庭院高密度快速養甲魚技術 庭院高密度快速養甲魚法養甲魚,投資小,有一千余元便可上馬。管理方便、飼養容易、占地少、成活率高、防盜性能好。因設有加溫裝置,溫度低時可加溫,避免了冬眠,生長快,效益較高。適合于農民、離退休人員、下崗人員養殖和單位干部職工業余養殖,不適合于大規模養。 A、選址建池。 選光照充足、水方便(可用水泵)、比較衛生的庭院或其它場地。建池時先用碎石、水泥砂漿打底,用水泥砂漿抹面。四周用磚砌或用混凝土搗成高1米以上的豎直光滑池壁。開好排水縫。做好高出水面的食臺。放置木板作曬甲魚臺兼作遮陽板。池底上水面以下稍呈坡度橫穿池壁裝一根金屬管。池面蓋膜,池外圍做一小簿膜拱棚。 B、池子甲魚苗處理。 池內鋪適量細砂,注入加殺菌滅蟲藥物的水洗數次,洗至PH值降到7-7.72之間,且其它指標均適合甲魚生存時,按每平方米8只的密度放入優質、純正、健康甲魚苗進池。苗入池前應用殺菌滅蟲藥液浸。 C、日常管理。 甲魚苗保持4-6cm的淺水位養,以后隨個體增大加深水位。其適宜范圍隨個體增大。甲魚以29-31℃水溫生長最快。水溫不能在短時間內變化太快。溫度過高時遮陰或拆掀簿膜,過低時加溫、蓋膜增溫。水質在保持水溫相對穩定的前提下細水長流或間歇進水,以防水體腐敗變質。同時注意保持池水一定的能見度和肥度。 D、投食。 1天喂1-2次。甲魚食物來源廣,可買配合飼料或買原料自配或撈挖拾取自然的、常見的餌料來喂,如:魚蝦、蚯蚓、畜禽內臟等。飼料放食臺上喂,以防水體污染。 E、病蟲防治。 甲魚一般不發病。應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平時定時向水中灑殺菌滅蟲藥、搞好食物衛生、食物拌喂預防藥。萬一發病時,對癥用藥,用藥方法:潑灑、注射等。 F、繁殖。 待受精后的雌甲魚將蛋產于池中干砂堆內36-48時之后,將蛋放于細砂內孵化,注意保溫。當積溫達到足夠溫度時,甲魚苗即破殼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