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霉病該病是鮭鱒魚類養殖過程中的一種常見病
病原該病病原為藻菌綱內的水霉、綿霉、絲囊霉、腐霉等霉菌,它們都具有細長的菌絲,其菌絲的一端著生于魚的皮膚組織里,吸取營養,另一端大部分伸出體表,形成灰白色棉纖維狀絨毛。其無性生殖是由菌絲形成厚垣孢子或由動袍子囊產出游動孢子。有性生殖則由菌絲生出藏卵器、藏精器,精子與卵球結合產生卵袍子。
癥狀霉菌最初寄生時一般看不出病魚有何異常,動孢子從魚體傷口侵入,吸收皮膚養料,向外長出棉毛狀菌絲,菌絲與傷口的細胞組織纏繞粘附,使組織壞死,病魚食欲減退,瘦弱而死。孵化中的魚卵也常感染霉菌,絨毛狀的菌絲會把魚卵粘成一團,造成魚卵大批死亡。鮭鱒魚類的卵孵化時間較長,更易遭受其危害。
防治水霉菌基本上屬于腐生性,在魚的傷口寄生,多數情況下是繼發性病原體,健康魚體通常不被侵染。在魚卵孵化中,也是首先侵入死卵及未授精卵,然后波及好卵。因此在捕撈搬運和放養操作中要盡量仔細,勿使魚體受傷。注意放養密度,改善魚的生活環境,提高魚的活力是預防水霉病的重要條件。在鮭鱒魚類孵化過程中需先剔除死卵,采卵后一周內用4ppm~5ppm孔雀石綠溶液藥浴兩次,每次30分鐘~60分鐘,隔3日~4日反復進行。對病魚也可采用上述方法,因一次處理難以痊愈,需隔3日~4日反復處理。或用60ppm~70ppm孔雀石綠溶液藥浴10秒鐘也有效果。黑龍江水產研究所渤海試驗站采用每5天用1/30萬孔雀石綠溶液流水浴40分鐘的辦法孵化虹鱒,效果很好。
病原該病病原為藻菌綱內的水霉、綿霉、絲囊霉、腐霉等霉菌,它們都具有細長的菌絲,其菌絲的一端著生于魚的皮膚組織里,吸取營養,另一端大部分伸出體表,形成灰白色棉纖維狀絨毛。其無性生殖是由菌絲形成厚垣孢子或由動袍子囊產出游動孢子。有性生殖則由菌絲生出藏卵器、藏精器,精子與卵球結合產生卵袍子。
癥狀霉菌最初寄生時一般看不出病魚有何異常,動孢子從魚體傷口侵入,吸收皮膚養料,向外長出棉毛狀菌絲,菌絲與傷口的細胞組織纏繞粘附,使組織壞死,病魚食欲減退,瘦弱而死。孵化中的魚卵也常感染霉菌,絨毛狀的菌絲會把魚卵粘成一團,造成魚卵大批死亡。鮭鱒魚類的卵孵化時間較長,更易遭受其危害。
防治水霉菌基本上屬于腐生性,在魚的傷口寄生,多數情況下是繼發性病原體,健康魚體通常不被侵染。在魚卵孵化中,也是首先侵入死卵及未授精卵,然后波及好卵。因此在捕撈搬運和放養操作中要盡量仔細,勿使魚體受傷。注意放養密度,改善魚的生活環境,提高魚的活力是預防水霉病的重要條件。在鮭鱒魚類孵化過程中需先剔除死卵,采卵后一周內用4ppm~5ppm孔雀石綠溶液藥浴兩次,每次30分鐘~60分鐘,隔3日~4日反復進行。對病魚也可采用上述方法,因一次處理難以痊愈,需隔3日~4日反復處理。或用60ppm~70ppm孔雀石綠溶液藥浴10秒鐘也有效果。黑龍江水產研究所渤海試驗站采用每5天用1/30萬孔雀石綠溶液流水浴40分鐘的辦法孵化虹鱒,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