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水稻臺灣稻螟

   日期:2016-09-29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64    
學名 Chilo auricilius Dudgeno異名Chilotraea auricilia (Dudgeon)鱗翅目,螟蛾科。分布在中國南方稻區。臺灣、福建、海南、廣東、廣西、云南、四川均較常見。江蘇、浙江也有發生。  

    寄主 水稻、甘蔗、高梁、玉米、粟等。  

    為害特點 幼蟲從葉鞘、葉耳處侵入后,先集中在葉鞘內取食,形成枯梢,有的蛀入莖內,形成枯心苗和白穗,幼蟲常轉株為害,蛀孔大,略呈方形。 
  
    形態特征 雄蛾體長6.5―8.5mm,翅展18―23mm,觸角略呈鋸齒狀。前翅黃褐色,布有暗褐色點,中央具隆起的有金屬光澤的4個深褐色斑塊,外緣具小黑點7個。后翅淺黃褐色,緣毛白色。雌蛾體長9.2―11.8mm,翅展23―28mm,觸角絲狀。前翅色與雄蛾相近,斑紋較雄蛾色淺但粗大,后翅雌雄相似。卵扁橢圓形,白色至灰黃色,卵塊成行排列,1―3行呈魚鱗狀。末齡幼蟲體長16―25mm,頭部暗紅色至黑褐色,體淺黃白色,背面具褐色縱線5條,最外側縱線從氣門上方通過。臺灣稻螟幼蟲 5―7齡。幼蟲腹足趾鉤雙序全環,外方趾鉤稍短,但與內方同密,別于二化螟。蛹長9―15mm;紡錘形,褐色,與二化螟相近,但額中央凹下,兩側呈角狀突出,5―7腹節背面近前緣處各具1橫列齒狀小突起。背面有5條褐色縱線。 

    生活習性 我國南方年生3―6代,多以幼蟲在稻茬或稻草中越冬。廣東越冬代發蛾期與二化螟相近,以后各代早于二化螟,3月中旬進入盛發期L成蟲有趨光性,喜在濃綠的稻苗上產卵,每雌產卵4―6塊,每卵塊有卵30多粒,個別高達190粒。初孵幼蟲吐絲借風飄散,在葉鞘內為害的幼蟲老熟后爬至最外層葉鞘內吐絲結繭化蛹,已鉆入稻莖的幼蟲則遷至稻株近水面6―10cm處,把稻莖的內壁咬一環狀羽化孔,僅留十層薄膜,然后化蛹在莖內,成蟲羽化后破膜而出。 

    防治方法 同水稻二化螟。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