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水稻干尖線蟲病

   日期:2016-09-29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48    
  癥狀 又稱白尖病、線蟲枯死病。分布在國內各稻區。苗期癥狀不明顯,偶在4-5片真葉時出現葉尖灰白色干枯,扭曲干尖。病株孕穗后干尖更嚴重,劍葉或其下2-3葉尖端1-8cm漸枯黃,半透明,扭曲干尖,變為灰白或淡褐色,病健部界限明顯。濕度大有霧露存在時,干尖葉片展平呈半透明水漬狀,隨風飄動,露干后又復卷曲。有的病株不顯癥,但稻穗帶有線蟲,大多數植株能正常抽穗,但植株矮小,病穗較小,秕粒多,多不孕,穗直立。 

    病原 Aphelenchoides besseyi Ch ristie稱貝西滑刃線蟲(稻干尖線蟲),屬線形動物門。雌蟲蠕蟲形,直線或稍彎,體長500-800μm,尾部自陰門后變細,陰門角皮不突出。雄蟲上部直線形,體長458-600μm死后尾部呈直角彎曲成必狀。尾側有3個乳狀突起,交接刺新月形,刺狀,無交合傘。線蟲活躍時宛如蛇行水中,停止時常扭結或卷曲成盤狀。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以成蟲、幼蟲在谷粒穎殼中越 冬,干燥條件可存活3年,浸水條件能存活30天。浸種時,種子內線蟲復蘇,游離于水中,遇幼芽從芽鞘縫鉆入,附于生長點、葉芽及新生嫩葉尖端的細胞外,以吻針刺入細胞吸食汁液,致被害葉形成干尖。線蟲在稻株體內生長發育并交配繁殖,隨稻株生長,侵入穗原基。孕穗期集中在幼穗穎殼內外,造成穗粒帶蟲。線蟲在稻株內約繁殖1-2代。秧田期和本田初期靠灌溉水傳播,擴大為害。土壤不能傳病。隨稻種調運進行遠距離傳播。 

    防治方法 (1)選用無病種子,加強檢疫,嚴格禁止從病區調運種子。(2)種子進行溫湯浸種,先將稻種預浸于冷水中24小時,然后放在45-47℃溫水中5分鐘提溫,再放入52-54℃溫水中浸10分鐘,取出立即冷卻,催芽中,防效90%。或用0.5%鹽酸溶液浸種72小時,浸種后用清水沖洗5次種子。或40%殺線酯(醋酸乙酯)乳油500倍液,浸種50kg種子,浸泡24小時,再用清水沖洗。或用15g線菌清加水8kg,浸6kg種子,浸種60小時,然后用清水沖洗再催芽中。或用80%敵敵畏乳油0.5kg加水500k,浸種48小時,浸后沖洗催芽。用溫湯或藥劑浸種時,發芽勢有降低的趨勢,如直播易引致爛種或爛秧,故需催好芽。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