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新建魚塘高產有7招數

   日期:2016-09-29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08    
 新開挖的魚塘塘底無淤泥,水質瘦,水體泥水渾濁,浮游動植物繁殖量少,產氧能力差,易缺氧。有的水中含有較多的重金屬鹽或有毒物質,對魚類刺激大,易發生魚病,影響經濟效益。因此,新挖魚塘當年養魚獲高產,除按常規管理外,還應重點抓好以下幾項技術措施: 

  1.徹底清塘消毒平整和夯實池塘斜坡和壩腳,防止滲漏水。一般在放養魚苗之前必須用清水浸泡洗塘,即將準備養魚的新挖塘灌滿清水,浸泡數天后排掉,曝曬數日后再重復浸洗一次。這樣可以清除危害魚體的重金屬鹽和有毒物質。在放養魚種前7~10天用生石灰徹底消毒,以改良池塘底質。一般干泥每畝用生石灰75公斤化漿全池勻灑,或帶水按每畝水深1米用生石灰150公斤化水全池潑灑,殺滅病原體。 

  2.保證足量基肥當浸泡塘第三次灌水時應同時施入基肥,以提高塘水肥度,促進浮游生物繁殖和生長,為魚類提供充足天然餌料。基肥應以豬、牛等畜禽糞肥為主,一般在魚苗下塘前7~15天施下,畝施500~600公斤。具體施肥量還應視魚塘底質,還可以配合施用化肥30~40公斤,以培養大量的浮游生物,供魚類攝食。 

  3.合理選擇魚種魚苗下塘前,要求水深1.5~2米左右,水色以灰白色為好,一般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左右;水質肥度要適中,不能過肥,否則會引起魚苗浮頭死亡。魚種投放應做到:草食性魚為主,肥水性和雜食性魚為輔,放養數量根據水源條件,增氧設備,魚種大小和養殖技術綜合考慮。一般按1畝池塘放大規格魚種800~1000尾,當年產量可達400~500公斤。搭配比例:草魚及團頭魴60%、鰱鳙魚30%、鯽魚及其它魚類10%,魚種一般宜在冬季放養。魚苗規格要求達到16.5厘米以上,水體較深的應達到20厘米以上,以提高魚的成長率和成長速度。 

  4.經常潑灑石灰新挖池塘養魚普遍泥水渾濁,影響魚的呼吸和浮游生物的繁殖。每10~15天潑灑一次生石灰,具有良好的沉泥清水效果,同時也起到預防魚病的作用。用量是每畝池塘每次20~30公斤化水遍灑全池。 

  5.科學施肥投餌追施的肥料主要是人糞尿、化肥等。追肥應堅持少施,勤施,一般每畝追糞肥150~250公斤。對以養草魚或青魚為主的池塘,或者鰱鳙魚混養青、草魚的池塘,除施肥外還要投餌。常用的餌料有水草、旱草、豆餅、蚯蚓等,最好是加工成配合飼料投喂。并根據水質、天氣、水溫等靈活增減,保持池水呈茶褐色、草綠色、棕黃色為宜。 

  6.切實防治魚病對魚體、餌料臺(場)、工具等進行經常性的消毒清理,以消滅病原提高魚體的抗病力。一旦發現魚病,應及時對癥采取措施治療,平時投喂一些魚血寧、四黃粉、魚蟲滅等,均可預防和治療魚類腸炎,爛鰓及寄生蟲等魚病。 

  7.防止浮頭泛塘新挖魚塘魚類的溶氧等生態環境的改良時間較長,應加強早晚巡視,勤注新水。池塘要做到無雜草、無渣屑、無殘餌等,養殖前期水環境較差,后期載魚量大,在陰雨連綿或遇天氣悶熱情況下,易浮頭甚至泛塘死魚,應及早采取措施消除。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