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先科巨鯽大規格魚種培育技術

   日期:2016-09-12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25    
  先科巨鯽是我國新一代鯽魚選育種。我們通過兩年試養,認為先科巨鯽在珠江流域當年魚苗可長成750克以上的商品魚。但在長江流域以北地區,當年魚苗只能長到500克左右,因此它的售價只能與異育銀鯽、彭澤鯽相仿,每千克8元左右,經濟效益不高。如果將當年魚苗進行高密度飼養,將其培育到平均體重150克左右,次年養到個體重1~2千克的大規格商品鯽,則每千克售價高達14~18元,經濟效益很高。為此,本文將先科巨鯽大規格魚種的培育技術簡介如下。 

    一、苗種池塘條件 

    苗種培育池有魚苗培育池和魚種培育池兩種。魚苗培育池是將水花培育成體長3.3厘米左右的夏花,每口魚苗培育池面積2~3畝,池深2米,水深1.2~1.5米。魚種培育池是將夏花培育成大規格魚種,每口培育池面積5~10畝,池深2~2.5米,水深1.5~2.0米。兩種培育池都要求池底平坦,水源充足,水質良好,進排水方便,有安裝增氧機和投餌機的條件。 

    二、苗種培育池的清整 

    每年3月中旬,排干池水,平整池底,修整塘埂及進排水口,4月上旬,先在魚苗培育池內注水少量,每畝用75~100千克生石灰化漿后全池均勻潑灑,一周后注水,魚苗培育池注水時務必用密眼聚乙烯布過濾,嚴防小雜魚、蝦及有害生物進入。4月中旬用同樣方法清整魚種塘,但在注水后須畝施豬、羊等畜禽糞肥1.0~1.5噸作基肥,基肥可堆放在背風向陽的池塘灘腳上,基肥堆以剛淹沒水下為宜,每隔5天翻動一次,加速其分解,從而繁殖大量的浮游生物,供給苗種豐富的適口天然餌料。 

    三、苗種培育池的放養 

    長江流域先科巨鯽魚苗培育的最適時間為4月上旬,放苗前2~3天,開始在魚苗培育塘內均勻潑灑豆漿,使魚池水呈淺綠色,水中輪蟲及浮游動物幼體大量繁殖,為魚苗準備豐富的開口飼料。魚苗培育塘水花的放養密度為每畝20萬~25萬尾。 

    先科巨鯽水花經過15~20天精心培育,體長普遍長到3厘米以上,稱為夏花。此時將夏花捕起放入魚種培育塘,其放養密度為8000尾/畝,秋后可長成體重150克左右的大規格魚種。 

    四、飼料投喂 

    魚苗培育階段,主要潑喂豆漿,每畝魚苗培育塘每天用黃豆3~4千克,經浸泡磨漿后,每天分2~3次均勻地潑灑全池,隨著魚體長大,黃豆的日用量逐步提高到5~6千克,黃豆培育魚苗,方法簡便,水質穩定,生長很快,魚體健壯,一般經15~20天培育,魚苗普遍達到體長3厘米以上。 

    魚種階段,由于魚種培育塘先施基肥,夏花下塘初期,池中天然飼料十分豐富,故頭幾天可以不投飼料,魚體生長也會很快。待魚種體長到4~5厘米時,在食場周圍手撒破碎的顆粒飼料,每天4次,借以引食,當魚體長到6~8厘米時,可用投飼機投喂粒徑1.5毫米的硬顆粒飼料,當魚體長到10厘米以上時,改投粒徑2毫米顆粒飼料。魚種飼養初期,日投喂3~4次,隨著魚體長大日投喂改為2~3次,每隔半月,隨機取樣20尾,量其體長,稱其體重,根據魚體平均體重,標出塘內魚種總重量,然后按日投飼量占魚體總重2%~3%的標準,標出并調整日投飼總量。 

    五、日常管理 

    1.掌控水質:魚種塘的水色要保持肥、活、嫩、爽。其措施是每隔20天左右潑1次生石灰水,石灰用量為每畝15~20千克,使池水pH值保持7左右;每天早上4~8時、下午2~4時按時開動增氧機,使池水溶解氧保持5毫克/升以上;每周加注新水1次,每次加水量以提高池水10~20厘米為宜,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5厘米左右。 

    2.魚病防治:在魚種及成魚養殖過程中很少發現魚病,我們除了每隔20天潑一次生石灰水外,沒有使用防、治病藥物。 

    六、養殖結果 

    2006年5月共試養大規格魚種塘30畝,于12月初清塘捕撈,共產個體重178克左右的大規格先科巨鯽魚種213280尾、38001.4千克,平均畝產1266.71千克。 

    七、效益分析 

    試驗總支出27.01萬元,其中塘租2.1萬元,夏花魚種2.4萬元,顆粒飼料單價3385元/噸,飼料款16.51萬元,水電2萬元,工資2萬元,其他2萬元。魚種售價按1.0元/千克計,總收入38萬元。盈利10.99萬元,即平均每畝收益3663元。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