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水庫高產養魚如何巧用氨基酸原粉

   日期:2016-09-07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33    
水庫養魚是發揮水庫蓄水灌溉以外的重要功能,化肥養魚是一項不投餌(青、精餌料)、不施藥(魚藥、農藥)、無病害、生長快、操作易、見效快、效益高的無污染、無公害水產健康養殖技術。 

    氨基酸原粉代替尿素、氯化銨、碳酸氫銨等氮肥,是化肥養魚技術新的突破。氨基酸原粉是從動物副產物中提取的純生物產品,無化學合成,魚蝦和浮游生物(魚蝦餌料)可直接吸收利用,轉化徹底無殘留,不污染水質,具有肥水養魚雙重功效。且含量高用量少,節省運費勞力成本。 

    一、水庫條件: 

    以水面開闊的中、小型水庫為宜,水深最好在20米以內、溢洪量不大,一般庫水年交換次數在3次以下。 

    二、魚種放養: 

    1、投放品種:施放化肥的目的是肥水,繁育浮游生物,所以水庫應以投放白鰱(鰱)、花鰱(鳙)等肥水性為主,適當搭配草、鳊、鯉、青魚。 

    2、投放比例肥水性魚占80~90%(白鰱占40~45%、花鰱占50~55%),其他魚占10~20%。許多水庫習慣鰱鳙比1∶0.3,但從水體中魚種搭配均衡和經濟效益考慮是不合理和不科學的,形成原因一是老養殖戶的習慣,二是魚種投放密度不合理,三是施肥數量不足和氮磷比例不合理,因此建議鏈鳙至少比例1∶0.6~0.8。 

    3、投種時間與規格①數量:畝放養量按計劃產量、水深和常年排水后最低水面積確定,一般畝放各類魚種100~300尾。②規格:最好采用隔年魚種。一般要求鳙苗5寸以上、鰱苗4寸以上,以0.05~0.10公斤/尾為宜。③投放時間:秋冬春季分批投庫。若投夏花魚種最好6.60厘米以上,以5月下旬至7月初投庫為宜,分2~3批投庫。 

    三、科學施肥: 

    1、施化肥時間:水溫達到18℃即可施放化肥。施肥時間一般為4月中旬~10月下旬。重點在7~9月。施肥一定要在晴天的上午進行,施肥時水溫在20℃以上。 

    2、化肥的種類 水庫施用的化肥有氮肥和磷肥。氮肥用尿素、氯化銨、碳酸氫銨代替,磷肥用粉狀磷酸一銨代替過磷酸鈣,用量少成本低,效益高。 

    3、氮磷肥比例:根據含量和肥效等因素考慮,應選擇速溶速效化肥。據科學實驗,當庫水中氮的含量達到2毫克/升,磷0.20~0.60毫克/升時,浮游生物量達到20毫克/升以上,符合高產要求。因此氨基酸原粉與磷銨比例為1∶0.8~1。 

    4、施肥數量 四月中下旬但水溫達到18℃時,第一次施肥應施足以保證浮游生物(藻類)的繁殖數量,每畝1~2米水深施用氨基酸原粉1.5~2.2公斤十磷銨1.5~2.5公斤,水深超過2米應適當增加用量。再次施肥根據水色判斷浮游生物數量,一般施用氨基酸原粉1~2公斤+磷銨1~2公斤。 

    全年施肥量根據計劃產量、養殖密度和水質肥瘦確定。計算公式為全年施肥量=(每畝計劃產量~魚種量)×0.3~0.5(氨基酸原粉和磷銨的綜合轉化系數)×水庫面積。 

    四、水庫養魚的水質判斷: 

    水庫養魚的關鍵是肥水,水的肥瘦決定餌料(浮游生物)的多少,魚類的生長快慢。因此觀察判斷水質好壞、肥瘦是養殖的重要技術,是是否投肥和投肥多少的重要依據。 

    施肥后水肥時的水色呈綠或褐色。對養魚有利的水色有二類。一類是綠色,包括黃綠、褐綠、油綠三種。另一類是褐色,包括黃褐、紅褐、綠褐三種。這二類水體中的浮游生物數量多,魚類容易吸收消化的也多,此類水可稱為"肥水"。如果水色呈淺綠、暗綠或灰藍色,只能反映浮游植物數量多,而不能說明其質量好,這種水一般視為"瘦水",是養不好魚的。如果水色呈烏黑、棕黑或銅綠色,甚至帶有腥臭味,這是變壞的預兆,是老水或惡水,將會造成泛塘死魚。 

    五、施肥注意事項: 

    1、掌握好施肥順序和方法:若施碳銨和普鈣,施肥的順序是先施磷肥后施氮肥,不能顛倒。或第1天施磷肥,第2天施氮肥。氮磷肥更不能拌一起混合施,否則損失肥效。氨基酸原粉和磷銨可混合用水溶解,均勻潑灑。在水庫的上風淺水區施放。船走S形。 

    2、選擇好天氣:以晴天施肥為佳。天晴施肥利于浮游生物在光照條件下進行光合作用。一般是上午9~12時,化肥停留在水上層的時間長,利于光合作用,利于浮游生物吸收生長。雨天、陰天、大風天氣,無陽光或光照條件差,水體較渾濁,不宜施肥。 

    3、施肥要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則:庫水較肥時,浮游生物豐富,應及時補充營養元素,有利于浮游生物快速繁殖生長,為魚類生產提供豐富而穩定的食料。切忌等到水變瘦時再施肥,否則需大量追肥水才變肥,成本上升,且耽誤了生產時間,影響效益。 

    4、施肥間隔時間:主要根據水色變化確定是否施肥,水色變淡說明浮游生物減少,應及時施肥。每次施肥后,水體透明度小型水庫30~35厘米、中大型水庫35~40厘米。一般情況下,水溫20~25℃,8~10天;水溫在25℃以上,5~7天一次,水色變淡后應及時施肥。 

    5、施用生石灰調節水質和增加鈣質:長期施用化肥水質容易變酸。在5~8月,每月應施1次生石灰,每次每畝15~20公斤,使庫水含鈣量達到100毫克/升以上(最好為120~180毫克/升)。且施生石灰亦是為了滿足浮游生物和魚類骨質生長需鈣要求。Ph值保持在6.5~8.5之間利于魚類生長。 

    6、畜禽糞便可作為水庫的有機肥料,以鰱鳙為主的水庫,糞便等有機肥應充分腐熟后投放。生糞便投放過多在水中腐化過程要吸氧發熱,既不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長,又容易造成水庫缺氧泛塘死魚。表現為水質發黑,難于通過施肥改變水質。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