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角蕨為高貴的蕨類。因為它的葉子呈枝叉狀,好似鹿角,因而得名。鹿角蕨為附生植物,天然生長在熱帶樹木的樹皮和樹枝上,靠收集樹表面的腐爛有機質為生,這在蕨類中是少見的。它的葉子分裸葉和實葉兩種。裸葉為光滑的基部蕨葉,用以固著在樹干上,支持蕨自身,并包裹在根周圍保護蕨根。從鹿角蕨基部生長出的大鹿角形蕨葉為實葉,一般向下低垂。 鹿角蕨對濕度的要求并不比一般的室內植物高。但因為它是附生植物,澆水時需浸水數分鐘然后控水,這樣往往會弄濕室內地板為了克服這種困難,可在水房進行,炎熱的夏季每星期兩次,陰冷的冬季每星期一次,浸水、控水后再放回原處。初學的種植者往往澆水過多,結果出現生長不良甚至不生長的現象:沒有新的基部蕨葉生出,基部蕨葉水濕,基質生長藻類,嚴重時基部蕨葉上會出現由紫到黑的腐爛斑點。但過分缺水又會造成幼蕨葉的收縮和枯萎,老的蕨葉變軟,呈現灰色,基部蕨葉的內部變干。 室內種植鹿角蕨時,常把鹿角蕨固定于木板上,掛于墻壁。植物根和木板間要墊以苔蘚或其它長的纖維物質(如巖棉舊尼龍襪等),以便基部的蕨葉緊貼其上,就旬它們緊抱在樹皮上一樣。需要有明亮的間接光照,良好的通氣,夜間的溫度應保持在10?16℃。從春季到晚秋可?個月左右施一次稀薄液肥??葉面噴霧,冬季可延長至逐個半月或兩個月施一次肥。不能施用固體肥料,因為固體肥料的顆粒會落入基部的蕨葉間,造成灼傷或感染。鹿角蕨的種植要注意清潔衛生,以防感染細菌或真菌。一旦感染,控制比較困難,有人采用切割的辦法,盡早距患處一厘米外把患處切除。 和其他服類一樣,鹿角蕨可以由能育葉下面生長的孢子繁殖。也可以用基部蕨葉生長的小植物繁殖。當小植物長到5?8厘米高時,即可把帶有少量根的小植物取下,進行栽植,春季為栽植的最好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