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如何防治棗縮果病

   日期:2016-09-05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27    
棗縮果病是棗樹的一種新病害,常與炭疽病混合發生,該病大發生時,輕者減產,重者絕收,近幾所在我市棗區曾造成巨大的損失。 

    該病主要為害棗果,引起爛棗和落棗。在棗果著色期發病,我市7月中下旬開始發病,8月中下旬為發病高峰期。受害棗果先在果肩及胴部出現淡黃色暈圈,后逐漸擴大成圓形或不規則水漬狀內色病斑,中間呈圓形褐點,病區果肉松軟萎縮,病果易早期脫落。病果個小,皺,干瘦,病組織呈海綿狀壞死,味苦失去食用價值。該病 的發生與氣溫、降雨、棗果發育期等因素有關,棗果進入著色期,旬氣溫在23oC―26oC時,遇陰雨或多霧天氣,該病易暴發成災。 

    引起棗縮果病的病原物,目前尚無定論,一種觀點認為是由細菌中的噬棗歐文氏菌引起,另一種說法是由真菌中聚生小穴殼菌所致,也有的認為是兩種病菌共同為害。 

    防治棗縮果病應加強綜合防治,主要技術是: 

    1、科學管理。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少施氮肥,合理間作,忌間作高稈作物,改善棗園通風透光條件,適量坐果,以增強樹勢,提高棗樹自身的抗病力。 

    2、清潔果園,鏟除菌源。秋冬季節徹底清除棗園病果爛果,集中處理,以減少菌源。棗樹萌芽前全園噴布3至5波美度石硫合劑。 

    3、合理噴藥。根據氣溫和降雨情況,7月下旬至8月上旬噴第一次藥,間隔10天左右再噴2至3次藥,棗果采收前10至15天是防治關鍵期。目前比較有效的藥劑有:細菌性縮果病可用農用鏈霉素70至140單位/ml,土霉素140至210單位/ml,卡那霉素140單位/ml;對真菌性縮果病,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據試驗,在發病高峰前噴50%棗縮果寧1號可濕性粉劑600倍,防效明顯。噴藥時要均勻周到,霧點要細,使果面全部著藥,遇雨及時補噴。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