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鱉稻生態輪作技術

   日期:2016-09-02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97    
近年來,中國養鱉業得到快速發展,采用鱉稻輪作模式,既可以做到種稻不施肥,同時種植水稻又可以起到改良鱉池底質和減少鱉病發生的作用。浙江清溪鱉業有限公司從1999年開始進行鱉稻輪作試驗,實踐中總結出“養2~3年鱉、種一季稻”的生態輪作模式,并已在生產中推廣應用。 

    一、種稻鱉池的建設 

    每口池面積在3畝以上,最大達80畝;池底泥土保持稻田原樣,只平整不深挖;鱉池四周采用水泥磚砌,墻高1.2m,能保持水位1m;鱉池的進排水水渠分設,進水渠道建在磚砌塘埂上,要求水渠三面光滑;排水口由PVC彎管控制水位,能排干池水,要求鱉池排灌方便。 

    二、鱉稻輪作模式 

    一般養殖2~3年鱉后,種植一季水稻。5月中旬放養幼鱉,幼鱉規格為體重180g左右,放養密度為500只/畝~1000只/畝,以甲魚配合飼料搭配鮮活魚投喂,于次年7月底前捕捉,捕鱉后在7月底~8月初種植晚稻。飼養過程中,除用生石灰等藥物清塘消毒外,不用抗生素、氯制劑等化學藥物,防病時多采用板蘭根等中草藥。關于水稻栽培技術,因鱉池土壤肥沃,要選擇矮桿抗倒伏優質品種,如甬優1號、98~110等,其次在栽培技術方面要圍繞“防倒”進行,采用“二控一防技術”,即:一控肥,整個生長期不施肥;二控水,方法是早擱田控苗,分蘗末期達到80%穗數苗時重擱,使稻根深扎;后期干濕灌溉,防止倒伏。只治蟲不防病,種植的水稻可以達到無公害稻米標準。 

    三、幾點體會 

    1.鱉稻輪作模式是一種較好的生態種養模式。養鱉肥田,種稻吸肥,通過動植物輪作,不僅病蟲害減少,而且鱉稻輪作區域種植水稻不需機耕、不施肥,僅用少量農藥治蟲,節工降本。 

    2.鱉稻輪作模式與魚鱉混養、鱉草輪作等模式相結合,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生態種養體系。根據鱉捕撈季節的不同,分別選擇種植水稻、玉米、宿根大麥等,同時,養鱉池中還可以套養魚類,種植的宿根大麥投喂草食性魚類,形成生態種養循環系統。 

    3,鱉稻輪作模式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養鱉可以增加水田肥力,種稻可以改良鱉池底質,輪作后鱉稻的病蟲害減少,生態效益十分明顯。稻田養鱉,提高了稻田經濟效益。鱉池種稻時不施肥,用藥少,降低了生產成本,而且稻谷產量增加約13%,鱉池種稻的經濟效益比單純種稻的水田高。實行鱉稻輪作,有利于穩定糧田面積,增加土地肥力,增加單位產出率,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鱉稻輪作模式值得在生產中推廣應用。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