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恢復雙季稻生產 根據水稻區劃,我省除大湘西外,其他都屬雙季稻區。但近幾年一季稻面積增加,雙季稻面積減少。一季稻每667平方米產量為500公斤~600公斤,比雙季稻減產300公斤~400公斤。此外,部分農民朋友種植一季稻,由于品種選擇不當和播種不適時,造成嚴重減產,甚至失收,白白浪費了勞力、土地、種子、肥料和農藥。所以,雙季稻區一定要恢復雙季稻生產。
2.推廣軟盤旱育秧技術 ①秧盤選擇。常用秧盤有58厘米×31.5厘米(每盤468孔)或60.5厘米×33厘米(每盤561孔)。每667平方米大田需468孔秧盤45個~48個,561孔的秧盤38個~42個。②選好床地。早、中稻育秧場地可選擇菜地、空坪隙地或排水條件好的稻田。播種前用敵克松溶液消毒床地。③營養土配制。選優質菜園土或優質稻田土,風干搗碎,過篩備用。取備用土100公斤,加充分腐熟的優質有機肥20公斤、硫酸銨0.3公斤、磷酸二氫銨0.2公斤、硫酸鉀0.2公斤和敵克松10克,充分混拌均勻。也可將化肥配成600倍~800倍溶液均勻噴灑,使營養土含水量達到“手捏成團,落地即散”的程度。也可用五增牌多功能水稻壯秧劑配制營養土(參見其說明)。④擺盤播種。將床地雜物清除、整平,按寬1.2米~1.4米、長10米做廂,用水田做苗床按通氣秧田要求整地。苗床整好后,鋪一層2厘米~3厘米厚的泥漿,將秧盤挨緊擺到泥面并壓入泥中,使盤與泥緊密相接,防止吊氣死苗。播種前先將營養土填入盤孔1/3~2/3處,然后將破胸谷種分三四次均勻撒播,最后用10%~20%的種谷補(點)播于空穴處。雜交稻每孔播二三粒芽谷,常規稻播四五粒芽谷。播后再用營養土填平盤孔,掃除軟盤上的余土,防止串根。及時起拱蓋膜。⑤苗床管理。從播種至出苗,膜內溫度控制在35℃以內,超過35℃揭開秧廂一端薄膜通氣降溫,并保持盤上濕潤。為防止立枯病,每100平方米秧床用敵克松33克對水10公斤噴霧。出苗至1葉1心期,溫度控制在25℃左右,濕度以床土不發白為宜,噴施200毫克/升多效唑藥液控制徒長。1葉1心期以通氣煉苗為主,膜內溫度控制在20℃左右,選擇晴天下午或陰天揭開秧廂兩端薄膜通氣煉苗。到2葉1心期,選擇陰天或晴天下午揭膜,揭膜時淋1次水,以防青枯死苗,若遇寒流,重新蓋膜。拋秧前四五天追施1次稀薄人畜糞水作送嫁肥,同時噴1次:二環唑和殺蟲雙。
3.插足基本苗 ①早稻。早、中熟中穗品種采用小蔸密植的方法,密度為16.7厘米×20厘米,每667平方米插2萬蔸,每蔸插三四粒谷的苗。遲熟高產品種密度為16.7厘米×23.3厘米,每667平方米插1.8萬蔸~2萬蔸,雜交水稻每蔸插二三粒谷的苗,常規稻每蔸插四五粒谷的苗。②雙季晚稻。湖南雙季晚稻以雜交稻為主,密度以16.7厘米×26.6厘米為宜,每蔸插二三粒谷的苗。常規稻適當密植。③中稻(一季晚稻)。一般中稻(一季晚稻)的插植密度為20厘米×20厘米或20厘米×26.6厘米,雜交稻每蔸插2粒谷的苗,常規稻每蔸插三四粒谷的苗。超級稻可適當稀植。
4.后期不要脫水過早 水稻生長后期以增氧通氣、養根活根為中心,設法增強根系活力。孕穗期、始穗期至齊穗期保持淺水層外,其余時間均以保持田間濕潤為主,干干濕濕到成熟。收獲前5天~7天才能斷水,養根保葉防早衰。
2.推廣軟盤旱育秧技術 ①秧盤選擇。常用秧盤有58厘米×31.5厘米(每盤468孔)或60.5厘米×33厘米(每盤561孔)。每667平方米大田需468孔秧盤45個~48個,561孔的秧盤38個~42個。②選好床地。早、中稻育秧場地可選擇菜地、空坪隙地或排水條件好的稻田。播種前用敵克松溶液消毒床地。③營養土配制。選優質菜園土或優質稻田土,風干搗碎,過篩備用。取備用土100公斤,加充分腐熟的優質有機肥20公斤、硫酸銨0.3公斤、磷酸二氫銨0.2公斤、硫酸鉀0.2公斤和敵克松10克,充分混拌均勻。也可將化肥配成600倍~800倍溶液均勻噴灑,使營養土含水量達到“手捏成團,落地即散”的程度。也可用五增牌多功能水稻壯秧劑配制營養土(參見其說明)。④擺盤播種。將床地雜物清除、整平,按寬1.2米~1.4米、長10米做廂,用水田做苗床按通氣秧田要求整地。苗床整好后,鋪一層2厘米~3厘米厚的泥漿,將秧盤挨緊擺到泥面并壓入泥中,使盤與泥緊密相接,防止吊氣死苗。播種前先將營養土填入盤孔1/3~2/3處,然后將破胸谷種分三四次均勻撒播,最后用10%~20%的種谷補(點)播于空穴處。雜交稻每孔播二三粒芽谷,常規稻播四五粒芽谷。播后再用營養土填平盤孔,掃除軟盤上的余土,防止串根。及時起拱蓋膜。⑤苗床管理。從播種至出苗,膜內溫度控制在35℃以內,超過35℃揭開秧廂一端薄膜通氣降溫,并保持盤上濕潤。為防止立枯病,每100平方米秧床用敵克松33克對水10公斤噴霧。出苗至1葉1心期,溫度控制在25℃左右,濕度以床土不發白為宜,噴施200毫克/升多效唑藥液控制徒長。1葉1心期以通氣煉苗為主,膜內溫度控制在20℃左右,選擇晴天下午或陰天揭開秧廂兩端薄膜通氣煉苗。到2葉1心期,選擇陰天或晴天下午揭膜,揭膜時淋1次水,以防青枯死苗,若遇寒流,重新蓋膜。拋秧前四五天追施1次稀薄人畜糞水作送嫁肥,同時噴1次:二環唑和殺蟲雙。
3.插足基本苗 ①早稻。早、中熟中穗品種采用小蔸密植的方法,密度為16.7厘米×20厘米,每667平方米插2萬蔸,每蔸插三四粒谷的苗。遲熟高產品種密度為16.7厘米×23.3厘米,每667平方米插1.8萬蔸~2萬蔸,雜交水稻每蔸插二三粒谷的苗,常規稻每蔸插四五粒谷的苗。②雙季晚稻。湖南雙季晚稻以雜交稻為主,密度以16.7厘米×26.6厘米為宜,每蔸插二三粒谷的苗。常規稻適當密植。③中稻(一季晚稻)。一般中稻(一季晚稻)的插植密度為20厘米×20厘米或20厘米×26.6厘米,雜交稻每蔸插2粒谷的苗,常規稻每蔸插三四粒谷的苗。超級稻可適當稀植。
4.后期不要脫水過早 水稻生長后期以增氧通氣、養根活根為中心,設法增強根系活力。孕穗期、始穗期至齊穗期保持淺水層外,其余時間均以保持田間濕潤為主,干干濕濕到成熟。收獲前5天~7天才能斷水,養根保葉防早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