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田式
要求加高加固田埂,一般田埂高50~70厘米,寬50厘米左右。田內開挖魚溝或魚溜,魚溝深30~40厘米,寬30~50厘米。田塊四周開挖環溝,中央開挖“十”字形中央溝。中央溝與環溝相通,環溝兩端與進、排水口相接,溝面積應占田塊面積的5%~8%。設計畝(1畝=667平方米)產魚量為30千克左右。
2.壟稻溝魚式
稻田四周開挖一圈主溝,主溝寬50~100厘米,深70~80厘米。壟上種稻,一般每壟種6行,壟間挖壟溝,溝寬小于主溝。若稻田面積較大,可在中央再挖一條主溝。溝面積占田面積的10%左右,設計畝產魚量約80~100千克。
3.魚凼式
稻田內開挖一個“魚凼”。魚凼面積一般為田面積的5%~8%,深2~2.5米。有條件的地方,為保證不塌陷,可用石條、水泥板等護坡。設計畝產魚量為50~70千克。
4.溝池式
設置小池和魚溝,面積占田塊的10%~15%。小池設在進水口一端,開挖面積占田面的4%~8%,深1~1.5米,上設遮蔭棚。田內設環溝及中央溝,溝寬30~40厘米,深28~30厘米。設計畝產魚量為50千克左右。
5.流水坑溝式
距進水口1米處開挖深1~1.5米,面積占稻田面積4%~8%的流水坑(又稱寬溝),四周設環溝。溝寬、深各25厘米。設計畝產魚量為50千克以上。
要求加高加固田埂,一般田埂高50~70厘米,寬50厘米左右。田內開挖魚溝或魚溜,魚溝深30~40厘米,寬30~50厘米。田塊四周開挖環溝,中央開挖“十”字形中央溝。中央溝與環溝相通,環溝兩端與進、排水口相接,溝面積應占田塊面積的5%~8%。設計畝(1畝=667平方米)產魚量為30千克左右。
2.壟稻溝魚式
稻田四周開挖一圈主溝,主溝寬50~100厘米,深70~80厘米。壟上種稻,一般每壟種6行,壟間挖壟溝,溝寬小于主溝。若稻田面積較大,可在中央再挖一條主溝。溝面積占田面積的10%左右,設計畝產魚量約80~100千克。
3.魚凼式
稻田內開挖一個“魚凼”。魚凼面積一般為田面積的5%~8%,深2~2.5米。有條件的地方,為保證不塌陷,可用石條、水泥板等護坡。設計畝產魚量為50~70千克。
4.溝池式
設置小池和魚溝,面積占田塊的10%~15%。小池設在進水口一端,開挖面積占田面的4%~8%,深1~1.5米,上設遮蔭棚。田內設環溝及中央溝,溝寬30~40厘米,深28~30厘米。設計畝產魚量為50千克左右。
5.流水坑溝式
距進水口1米處開挖深1~1.5米,面積占稻田面積4%~8%的流水坑(又稱寬溝),四周設環溝。溝寬、深各25厘米。設計畝產魚量為50千克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