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虹鱒池塘健康養殖技術

   日期:2016-09-02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11    
2006年,房山區水產技術推廣站在實施“水產科技人戶工程”的過程中精心組織、深入服務,確保了水產科技人戶工作的順利完成,特別是技術指導員根據實際情況向有條件的虹鱒養殖示范戶重點推廣了虹鱒健康養殖技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同時取得了較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全區推廣應用面積達到100畝,虹鱒產量80萬公斤,產值1600萬元,利潤480萬元,比2005年產量提高了13%,利潤提高20%,病害發生率降低15%,通過虹鱒健康養殖技術的推廣,示范戶的科技應用能力得到了普遍增強,水產品質量安全意識得到了顯著提高。 

    一、放養前的準備工作 

    1.池塘選擇 選擇流水條件的水泥池,面積在50平方米~100平方米左右,池深50cm~100cm,池形為長方形或圓形,無死角,并設置進水口、排水口、防逃柵、排污口、排污渠等設施,保證養殖池水流通暢,也便于水流交換與排污方便,易管理,易捕撈,水體利用率高。 

    2.池塘消毒 采用漂白粉或生石灰全池潑灑的辦法,可將池水排干,漂白粉用量為60g/平方米~100g/平方米或生石灰用量75g/平方米~100g/平方米,用水溶化后,池底、池幫全部潑灑或粉刷均勻,以消滅敵害生物和致病生物。養殖池放置4天~6天后放水備用。 

    3.養殖用水選擇 養殖用水應符合漁業用水標準,水質無污染,可為不渾濁的山泉、水庫底層水或河流冷涼水,水溫常年變化在5℃~20℃之間,水量供給恒定。虹鱒養殖用水的各項指標控制在:溶解氧>7mg/L、氨態氮<0.0075mg/L、亞硝酸鹽<0.5mg/L、硝酸鹽<1mg/L、磷酸鹽<0.2mg/L、懸浮物<15rog/L、pH為6.5~7.5。 

    二、魚種養殖 

    1.放養條件 水溫達到10℃~15℃時,選擇面積40平方米~60平方米水泥池,水深控制在50cm~60cm,水流流速控制在2cm/s~4cm/s,交換頻率達到2次/小時~4次/小時,溶解氧保持在5.5mg/L以上,天氣無風、無雨,苗種池與魚種培育池溫差控制在2℃以內,再放養苗種。 

    2.魚苗選擇 充分認識苗種質量的重要性,放養經有關部門檢疫合格的或者自己培養的魚苗,要求體質健壯、無病無傷、規格整齊、不攜帶任何病原菌、規格在10g/尾左右。 

    3.放養密度 根據池塘條件、水流量的大小來合理控制放養密度。一般情況下,規格為10g/尾左右的魚苗放養密度為1500尾/平方米~1800尾/平方米。放養密度過低,產量低,池塘利用率低;放養密度過高,容易造成溶解氧不足,病害增加。 

    三、成魚養殖 

    1.魚池選擇 一般選擇長方形或圓形的水泥池,面積100平方米左右,水深控制在60cm~80cm,水流流速不要超過30cm/s,池水交換頻率應大于或等于2。魚池并聯排列,進水口稍高于池水面,排水采用底部排水,有利于沉淀物的排出。 

    2.魚種選擇 放養選擇個體強健、光澤度好、沒有傷病、規格大且整齊、游動迅速、一般個體重量在70g~100g的虹鱒魚不中。 

    3.放養密度 在有限的水體中獲得最大的生產量,最重要的前提是放養足夠數量和一定規格的魚種,放養密度受水量、水溫、溶解氧狀況等多種因素制約,要求合理安排養殖密度。一般地,規格為70g/尾~100g/尾的魚種放養密度在150尾/平方米~180尾/平方米之間,即可獲得較高的產量。 

    四、飼料投喂 

    虹鱒養殖要投喂高質量的人工配合全價顆粒飼料,飼料質量要符合國家標準。必須選用質量高、信譽好的廠家生產的配合顆粒飼料,飼料中動物性成分要高于40%,蛋白質含量45%左右,脂肪含量為6%~12%,碳水化合物含量為9%~12%,還要添加必要的維生素和無機鹽,以保證飼料中各種營養成分的均衡。飼料投喂適時、適量,同時注意每天魚群的活動情況,原則上投餌率占魚體總重的2%~6%,苗種期每天投喂3次~4次,成魚期每天投喂2次~3次,第二天的投喂量可根據魚體攝食強弱靈活掌握,同時,投喂量還取決于操作環境、魚體自身狀況和投喂水平,避免盲目大量投喂,保證魚體的健康和飼料的合理利用。 

    五、病害防治和藥物使用 

    虹鱒養殖過程中,盡量減少用藥。生產中對于虹鱒疾病的防治要堅持有病早治、對癥下藥、防止濫用藥的原則,加強日常管理,勤觀察、勤檢查,同時要確保飼料的優質新鮮。提倡使用高效、無毒、無副作用的綠色水產藥物,堅決杜絕國家明令禁止藥物的使用,保證產品質量,使虹鱒產品達到國家行業標準《無公害食品 虹鱒》的要求。 

    六、水質管理 

    由于虹鱒屬于冷水性魚類,在進行高密度養殖過程中,水環境中的各種理化因子變化都直接影響虹鱒的正常生長,最重要的指標是溶解氧和水溫。虹鱒對溶解氧的要求非常高,對水溫的升高也非常敏感,兩者中任何一種因子變化都直接影響虹鱒的生長率和飼料利用率,特別是在夏季水溫偏高時,可適當加大池塘水體的交換量。因此,保持池水充足的溶解氧水平和適宜的水溫,是虹鱒養殖的重要條件。另外,養殖過程中也要注意水量的變化,必要時可輔助添加井水和增氧劑。 

    七、 日常管理 

    虹鱒高密度養殖條件下,需要進行精心的、科學的管理,并做好生產和用藥記錄。漁場技術人員做到按時巡塘,注意觀察虹鱒活動和攝食情況;勤刷閘門,保證水流通暢;定時清污,保持水環境清潔;發現異常,及時采取措施。每天堅持測量水溫、溶解氧、pH、氨態氮、亞硝酸鹽等理化指標,定期進行實驗室內的魚體抽樣檢測,掌握水質變化規律。 

    八、 出塘 

    根據市場需要,適時出塘,爭取獲得最大的利潤。對養殖中出現規格不齊的現象,及時篩選已達到商品規格的個體進行出售,避免出現池中大小魚體爭食和放養密度過高的現象。同時,做好運輸過程中的各項準備工作,提高運輸成活率,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出塘后的池塘,要做好清塘消毒,以備再次養殖使用。當前,由于多重因素,致使養殖利潤空間越來越小,養殖場應加強規范化管理,提高行業組織化程度,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減少技術環節的損失,以取得更高的經濟效益。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