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縊蟶與對蝦生態養殖技術

   日期:2016-08-25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90    
縊蟶和日本對蝦都是營養豐富、味道鮮美的水產品,深受消費者歡迎。山東省無棣縣在養蝦池塘內進行縊蟶和日本對蝦混養,利用了縊蟶穴居、濾食和對蝦表泥潛伏、抱食的特性,對蝦的殘餌及排出的糞便起到肥水作用,促進浮游植物繁殖,為縊蟶提供鮮活優質餌料;而縊蟶通過在穴內上下移動和濾食,增加了底泥的通透性,保證上下水層的交換對流,凈化了底質和水質,兩者在同一水體中,互相促進,共同生長,能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一、池塘選擇和清淤改造。池塘要進排水方便,水位在1.0米以上,有獨立的進排水閘門。海水比重在1.005~1.022之間,水質肥沃,小新月菱形藻、大扁藻等浮游動植物含量豐富。養殖前,對池底進行清淤改造,清淤深度5厘米并建造蟶埕俗稱"蟶板",即在蝦池底灘建造寬3.50米、高0.40米的蟶埕,蟶埕為南北走向,埕長與蝦池底長度相等,蟶埕面積占蝦池總面積的1/8。蟶埕筑起后,將蟶埕土塊破碎耙細,同時翻勻整平,使埕面穩定光滑,表層土不易被水流沖刷流失和下淤,以利于縊蟶的鉆潛穴居。 

    二、消毒和進水。3月上中旬進水,進水閘安裝60目錐形網過濾。進水至淹沒蟶埕,投放浸泡24小時后的茶子餅,用量為15毫克/升,24小時后將水排干重新進水,使水位達蟶埕以上20厘米。放苗前15天左右施肥,每667平方米(1畝)施有機肥約20千克,無機肥為純氮4毫克/升,五氧化二磷0.5毫克/升,以后每5~7天追肥1次,直至水色變為淡黃綠色。 

    三、苗種放養。蟶苗規格平均為1.5厘米左右,苗種體色為殼前端黃色,殼面青黃色,邊緣略呈綠色,水管帶淡紅色,殼厚且半透明,健壯無病害。縊蟶苗淋浸海水,陰干1小時左右,將苗種震蕩幾次使水管充分收縮后放入船中,順蟶埕用手均勻拋灑,放養時間在3月下旬,667平方米放苗量50千克左右。日本對蝦苗種平均規格在體長0.8厘米以上,健康、無病毒。第1茬放養時間在5月上旬,第2茬放養時間是7月,放養密度為0.6萬~0.8萬尾。 

    四、養殖管理。水質管理:養殖過程全封閉不排水,以縊蟶生態凈化和EM復合有益菌改善水質。前期水深保持在蟶埕以上20~40厘米。中后期可多次進水,使水質保持清新,水位逐漸增加到蟶埕以上50厘米以上。7月下旬,水質變瘦,可以適當施肥改善水色。餌料投喂:日本對蝦投喂專用餌料,每日傍晚和凌晨各1次。日投餌量:蝦重1~5克/尾時為體重的7%~10%,蝦重5~10克/尾時為體重的4%~7%,蝦重在10克/尾以上時為體重的3%~4%,還應結合飽食度、天氣和水溫變化情況進行酌情增減。投喂對蝦餌料時,應避免投在蟶埕上。縊蟶餌料為專用飼料,養殖中后期縊蟶新陳代謝加快,自然繁殖的生物餌料不能滿足縊蟶需求,為了縊蟶生長和促肥,應在蟶埕上投喂少量的餌料,1星期投喂1次。投喂縊蟶餌料時,應盡量投在蟶埕上。 

    五、收捕方法。縊蟶采用人工挖掘收捕,對蝦采用倒須網(插網)采收。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