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平菇“瘤蓋病”的防治

   日期:2016-08-24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36    
[摘要] 平菇瘤蓋病的防治  有一些菇農朋友反映,近來他們種植的平菇上長了粉刺也就是平菇菌蓋上密布著小疙瘩,嚴重影響商品質量,不好出售,問怎么辦?  其實這種癥狀是瘤蓋病。該種...
平菇“瘤蓋病”的防治
  有一些菇農朋友反映,近來他們種植的平菇上長了“粉刺”也就是平菇菌蓋上密布著小疙瘩,嚴重影響商品質量,不好出售,問怎么辦?
  其實這種癥狀是“瘤蓋病”。該種病菇不是受任何病菌侵染所致,而是因為其生長環境的溫度過低而形成的一種生理性反應,如同溫度過低時人體起雞皮疙瘩、溫度過高而流汗是一個道理,完全可以作為正常平菇食用,不必擔心,但一定程度上影響平菇的商品價值。
  平菇瘤蓋病菇的發生原因,主要是溫度過低。但有的菇農咨詢稱:菇棚溫度可達到8℃,甚至10℃以上,為何還會發生該現象?據了解,大部分菇農測量溫度多在中午時分,并且,測溫位置多在離地面1.5米左右的高度,而非地面或菇體所在位置的溫度,這就造成一種錯覺。大家知道,中午時分尤其是下午2點左右,是一天中溫度最高的時間段,此時測溫,未免偏頗。正確的方法:一是使用最高最低型溫度計,可將一天24小時的最高和最低溫度分別顯示出來;二是分別于下午2點和凌晨3點左右測量,簡單的計算方法就是將兩次測溫的數據相加除二,即可得出一天的平均溫度。但是,平均溫度的合適與否,并不代表著平菇能承受的最低溫度,一般冬季低溫條件下,應以平菇能承受的溫度下限指標與菇棚中的最低溫度作比較,如果超出其承受下限,則必將發生瘤蓋病。另外在選擇品種的時候,盡量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選擇溫型適合的品種。
  可以說,冬季生產中,如何提升菇棚溫度,是關系到是否發生瘤蓋病的關鍵,那么,該采取什么預防措施呢?
  1、日光升溫
  采取上午9點后至下午3點前揭去草苫,利用日光增溫的辦法,一般可使棚溫提高5℃~10℃,十分晴好、無風的天氣,甚至可提高15℃左右。但由于日光中的紫外線易對平菇菌絲及其幼菇發生負面影響,故應在棚內上方拉一層遮陽網或黑色塑料膜,使熱量進得棚來,而將光線擋住。也可采用內外雙層薄膜中間加草簾的方法,此法可省去揭草苫的麻煩,而且保溫效果要好些(因為多了一層薄膜)。
  2、加套小拱棚
  主要針對畦栽方式而言,方法是在菌畦上架起小拱棚,上覆黑色塑料膜,同樣在上午9點后至下午3點前揭去草苫,使棚溫快速上升。下午覆蓋草苫后,將小拱棚全部揭開,一則使之通氣,二則使熱量均勻,停一個小時左右,蓋嚴小拱棚保溫。
  3、煤爐升溫
  在棚外的雜物房內安裝煤爐,在棚內中間順棚或靠北墻用磚、坯砌起火墻代替煙囪,使煙氣從棚的另一頭排出,既可有效的提高棚溫,還不受天氣的影響。如果將之與第一種方法相結合,即晴天日光增溫,雨雪陰天煤爐升溫,則可收到既保證棚溫、又節省燃料的兩全其美的生產效果。
  此外,如將菇棚建成冬暖式溫室,或在棚內地下修建回龍火道,或加裝土暖氣等方式,會對提高溫度有很大的幫助。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