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蠶豆的立枯病

   日期:2016-08-17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13    
病原 Rhizoctonia solani Kuhn 稱立枯絲核菌,屬半知菌亞門真菌。有性態:Thanatephorus cucumeris (Frank)Donk稱瓜亡革菌,屬擔子菌亞門真菌。菌絲絲狀,具分枝,分枝處常有縊縮,初無色,后深褐色,菌絲寬度不等,寬處12―14um。菌核由桶狀細胞結聚形成,初白色,后呈深褐至黑色,形狀不一,常結合成塊,直徑l一10mm或更大。有性階段生在深褐色菌絲上,形成灰色子實層,層內混生有擔子,其頂抽出4個小枝,頂生單個擔孢子,擔孢子無色透明,卵圓至橢圓形,大小8―13×4~7(um)。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主要以菌絲和菌核在土中或病殘體內越冬。翌春以菌絲侵入寄主,在田間輾轉傳播蔓延。該菌侵染蠶豆溫限較寬,土溫l0一28℃均能產生病痕,以16―20℃為最適,長江流域11月中旬至翌年4月發病。土壤過濕或過干、砂土地及徒長苗、溫度不適發病重。該菌寄主范圍廣,國內已報道有80多種植物可被侵害,如十字花科、茄科、葫蘆科、豆科、傘形花科、藜科、菊科、百合科等多種蔬菜。 

    防治方法 (1)輪作 提倡與小麥、大麥等輪作3―5年,避免與水稻連作。(2)適時播種 春蠶豆適當晚播,冬蠶豆避免晚播。(3)加強田間管理,避免土壤過干過濕,增施過磷酸鈣,提高寄主抗病力。(4)種子處理 用種子重量0.3%的40%拌種雙粉劑或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拌種。(5)育苗床可用40%五氯硝基苯粉劑與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1:1混合,每m2 8g與10―15kg細土混勻,播種前取l/3鋪底,2/3蓋在種子上。(6)發病初期開始噴灑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一7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1100―1200倍液、72.2%普力克水溶性液劑600倍液、5%井岡霉素水劑40―50mg/kg,隔7天1次,防治1次或2次。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