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兔梭菌性腹瀉的防治辦法

   日期:2016-08-17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13    
該病是由A型產氣莢膜梭菌引起兔的一種急性腸道傳染病,以劇烈腹瀉、排泄物腥臭和迅速死亡為特征。 

  病原學 

  病原為A型產氣莢膜梭菌。 

  流行病學 

  除哺乳子兔外,不同年齡、品種、性別的家兔對本病菌均易感。以1月齡~3月齡子兔發病率最高。主要通過消化道或損傷的黏膜感染,發病誘因有飼養管理不當,青飼料短缺,粗纖維含量低,飼喂高蛋白飼料或長途運輸,氣候驟變等。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以冬春季節多發。 

  臨床癥狀 

  潛伏期2天~3天,長的可達10天。臨床特征為急劇下痢,臨死前水瀉。出現水瀉前精神和食欲無明顯變化;水瀉出現后,精神沉郁,不吃食。糞呈水樣,有特殊腥臭味,污染臀部及后腿。 

  病理變化 

  尸體外觀消瘦不明顯。胃內充滿食糜,胃底部黏膜脫落,有大小不一的潰瘍。小腸充滿氣體,腸壁變薄而透明。盲腸和結腸充滿氣體和黑綠色稀薄內容物,可嗅到腐敗味;肝臟質地變脆,脾呈深褐色。 

  診斷 

  根據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可做出初步診斷,確診須進一步做實驗室診斷。 

  實驗室診斷 

  病原檢查:抹片鏡檢(取空腸內容物抹片,檢查菌體)、分離培養(厭氣肉肝湯和小羊鮮血瓊脂平板)、毒素分離與鑒定(動物試驗和用標準的產氣莢膜梭菌定型血清做中和試驗)。 

  血清學檢查:凝集試驗、中和試驗和SPA-酶聯免疫吸附試驗。 

  鑒別診斷 

  本病應與球蟲病、兔巴氏桿菌病、沙門氏菌病鑒別。 

  防治 

  加強飼養管理,減少飼喂精料,增加粗纖維。常發地區應采用疫苗預防。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