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水稻的分蘗期

   日期:2016-08-15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43    
水稻從移植到幼穗分化為分蘗期,這個過程約經30天左右(因品種、植期和育秧方式不同,而有變化)。分蘗期又可分為回青期(移植的)、有效分蘗期和無效分蘗期。  

    回青期:移植的秧苗,由于在拔秧、運秧和插秧過程中受到損傷,叫做植傷。因此,在插秧后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復原轉青而長出新根,這段時間就稱為回青期。回青期的長短與植傷的大小有關,植傷小的回青期短,植傷大的則回青期長。一般在插后5~7天可回青。如早稻選擇在晴暖天、晚稻選擇在陰涼天插植的易回青;鏟秧的比拔秧的早回青,鏟秧的有的沒有回青期(即插后不會轉黃)。 

    有效分蘗期:回青后如條件適宜,即可從假莖基部葉腋的腋芽伸出新株,這就叫做分蘗。當全田有10%的植株發生分蘗時,為分蘗始期;有50%的植株發生分蘗時,為分蘗盛期;有80%的植株停止分蘗時,為分蘗終期。當分蘗的莖數與分蘗長成的穗數相等時,稱有效分蘗期。在一般情況下,分蘗開始后的10天左右,長出的分蘗多數能成穗。 

    無效分蘗期:一般在插秧后20~25天以后所發生的分蘗,多數在中途停止生長而不能出穗,實際是浪費養分,所以叫做無效分蘗。此時稱為無效分蘗期。因此,在栽培上要在有效分蘗終止期以前,即插秧后20天以內,采取有效的措施促進早分蘗、多分蘗;在有效分蘗終止之后就要控制無效分蘗。這樣才能使水稻穗多、穗大和減輕田間蔭蔽現象,實現穩產高產。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