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池塘的形狀不同,面積計算方法也不同
長方形池塘:面積(米2):水面長(米)×水面寬(米);正方形池塘:面積(米2)=水面邊長(米)×水面邊長(米);圓形池塘:面積(米2)=水面半徑(米)的平方×3.14;梯形池塘:面積(米2)=水面[上底(米)+下底(米)]/2×高(米);三角形池塘:面積(米2)=水面底邊長(米)×高(米)÷2。
不規則池塘,首先將其劃分成若干個三角形,然后再按照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計算出各個三角形的面積,最后將各個三角形的面積相加,即為池塘的養殖面積。
二、池塘的水體積計算
首先要測量池塘平均水深,其方法是:先要了解池塘較深的區域和較淺區域各占池塘的幾分之幾,按這個比例安排測量的點數,將所量得的深度加起來的總和再除以測量點數,即為平均水深。
池水體積的計算。將求得的池塘水面積乘以平均水深,即等于池塘的水體積。
池水體積(米3)=池水面積(米2)×平均水深(米)。
三、施放藥物用量的計算
池塘全池潑灑的藥物濃度單位常用ppm表示,即用百萬分之一表示,經換算后1ppm的濃度,就是1立方米體積的水,用藥量為1克,也就是用藥濃度是幾個ppm藥量就是幾克(1兩=50克,1公斤=1000克)。
那么用量(克)=池水體積(米3)×需用藥濃度(ppm)或毫克/升。
例如:一個長方形池塘的水面長為50米,寬為40米,平均水深為2米,若使用濃度為2ppm的藥物進行全池潑灑防病治療,其用藥量的計算方法是:池塘水面積=50x40=2000(米2);池塘水體積:2000X2=4000(米3);用藥量=4000×2=8000(克)=8千克。
四、潑灑藥應注意的事項
潑灑藥物前要盡量排除池水,以節約用藥量;潑灑藥物應選擇晴天進行,以提高藥效;潑灑藥物用的容器最好為木質、塑料、陶瓷、玻璃等材質,避免使用金屬容器,因有些藥物易與金屬發生反應,改變藥物特性;操作人員要注意防護,不要使藥物和人體皮膚接觸,避免藥物中毒;潑灑時要從池塘的上風處往下風處潑灑。
長方形池塘:面積(米2):水面長(米)×水面寬(米);正方形池塘:面積(米2)=水面邊長(米)×水面邊長(米);圓形池塘:面積(米2)=水面半徑(米)的平方×3.14;梯形池塘:面積(米2)=水面[上底(米)+下底(米)]/2×高(米);三角形池塘:面積(米2)=水面底邊長(米)×高(米)÷2。
不規則池塘,首先將其劃分成若干個三角形,然后再按照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計算出各個三角形的面積,最后將各個三角形的面積相加,即為池塘的養殖面積。
二、池塘的水體積計算
首先要測量池塘平均水深,其方法是:先要了解池塘較深的區域和較淺區域各占池塘的幾分之幾,按這個比例安排測量的點數,將所量得的深度加起來的總和再除以測量點數,即為平均水深。
池水體積的計算。將求得的池塘水面積乘以平均水深,即等于池塘的水體積。
池水體積(米3)=池水面積(米2)×平均水深(米)。
三、施放藥物用量的計算
池塘全池潑灑的藥物濃度單位常用ppm表示,即用百萬分之一表示,經換算后1ppm的濃度,就是1立方米體積的水,用藥量為1克,也就是用藥濃度是幾個ppm藥量就是幾克(1兩=50克,1公斤=1000克)。
那么用量(克)=池水體積(米3)×需用藥濃度(ppm)或毫克/升。
例如:一個長方形池塘的水面長為50米,寬為40米,平均水深為2米,若使用濃度為2ppm的藥物進行全池潑灑防病治療,其用藥量的計算方法是:池塘水面積=50x40=2000(米2);池塘水體積:2000X2=4000(米3);用藥量=4000×2=8000(克)=8千克。
四、潑灑藥應注意的事項
潑灑藥物前要盡量排除池水,以節約用藥量;潑灑藥物應選擇晴天進行,以提高藥效;潑灑藥物用的容器最好為木質、塑料、陶瓷、玻璃等材質,避免使用金屬容器,因有些藥物易與金屬發生反應,改變藥物特性;操作人員要注意防護,不要使藥物和人體皮膚接觸,避免藥物中毒;潑灑時要從池塘的上風處往下風處潑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