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水稻的鹽害

   日期:2016-08-10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39    
 1.概述  

    氯在作物體內的含量與磷、硫相似。但有關氯的生理作用有許多不明之處,一般認為氯能夠促進作物光合放氧過程中酶的活性,而且,氯參與淀粉、纖維素、木質素等的生成,當存在適量的氯時,這些高分子化合物則增加。 

    氯在體內主要存在于莖、葉等處,容易流動,并且能夠促進碳水化合物的移動。如果水稻生育后期含有適量的氯,就會抑制作物吸氮過多,改善鉀、鈣、鎂、硅等的吸收,促進結實。  

    2. 癥狀  

    水稻插秧后,如果土壤溶液中氯在0.1%以下,就能夠成活;如果達到0.13~0.16%,則成活率下降。隨著水分狀況的變化,氯濃度變化很大,在生育過程中,若氯濃度升高,則生長出現暫時性停滯,并隨著鹽分濃度的降低,又可以恢復生長發育。當氯深度達0.25%左右時,葉尖卷曲、變白、干枯,不過很少表現于整個水田,而是因地下水的涌出情況或土壤中鹽分積累情況的不同,在一部分水田出現毒害。即使氯深度為0.2%,為害較輕的時候,也將出現分蘗減少、植株不伸長、葉色濃綠等癥狀。如果在抽穗期以后受害,則空秕粒增多,到收獲期穗全部呈褐色,不能形成金黃的成熟色。氯濃度如超過0.3%,則水稻受害嚴重,若超過0.4%,就會枯死。 

    如果用土壤溶液中食鹽(NaCl)濃度表示,則生育障礙嚴重的臨界濃度為0.3%左右,枯死的臨界濃度為0.5%。 

    此外,受鹽害的水田土壤呈暗黑色,處于強還原狀態。  

    3. 發生原因  

    因作物體上附著海水(鹽分、NaCl)時,或因海水流入農田而增加作物根附近鹽深度時,或灌溉含鹽井水的時候,主要引起鈉和氯的過剩,從而使作物產生毒害,因此稱之為鹽害。 

    如果長年連續只采用含氯肥料即氯化銨、氯化鉀等,土壤中就會積累氯,對作物產生毒害。 

    因流入海水而出現鹽害的地區,其共同特點是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如果海水流進土壤,因為海水中不僅存在鹽分,而且含有較多硫酸,所以導致鹽害、硫酸根酸性毒害和硫化物毒害交叉發生,從而不僅加重毒害,而且使毒害癥狀復雜化。 

    排水開墾田因除鹽水不充分所造成的毒害是很大的。它常受到臺風的高潮為害以及高鹽井水的灌溉,因而土壤中積累鹽分,導致鈉和氯的過剩毒害。 

    氯過剩是由于施用過多含氯肥料所致。為了防止氯毒害,應避免連續使用含氯肥料,而且施肥后應防止土壤過于干燥。 

    不同水稻類型或品種,其耐氯能力各異。如雜交稻的耐氯性明顯高于粳稻。人們發現耐氯性弱的品種,其吸收Cl―的速度和把它轉運到地上部的速度較快,容易產生氯中毒;而耐氯性強的品種,則能控制Cl―的吸收與轉運,尤其是能控制Cl―轉運到地上部分。水稻對氯中毒的敏感期在3~5葉期,此時應避免施用含氯化肥。  

    4.防治方法  

    (1)在發生臺風等情況下,海岸地帶或即便是離海岸相當遠的地方,也會因海風的影響而出現葉片凋萎的現象。為了判斷葉片上是否含有很多海風帶來的鹽分,可以采集作物幾十片葉,浸在蒸餾水中溶解附著在葉片的氯,因而用硝酸銀溶液檢測。也可以從舔葉片時的咸淡程度來判斷。 

    一旦判斷為海風的為害,就應盡早用噴水器或噴霧器向葉面噴灑水,沖掉鹽分。 

    (2)因海水浸入而發生鹽害時,土壤中表面原土的含氯量為0.4~0.8%。水稻如果原土含氯量達到0.4%,則葉片卷曲,葉肉出現褐色斑點并枯死,所以應盡早放出海水,灌入新的灌溉水。盡管如此,鹽分可能仍不減少,此時如果條件允許,可進行反復換水,使氯濃度下降至0.1%,但實際上在這種情況下,沒有條件使用大量灌溉水。所以,在易受鹽害的地帶,應該設置排水泵及灌溉井,而且為了使鹽分易從土壤排出,應使用石灰質肥料,并且平常多施有機物,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質。 

    另外,8~9月份由于高溫,土壤及作物的水分蒸騰增多,所以靠近海岸的地方其鹽分濃度總量容易升高,因此在此期水稻不應進行曬田。 

    如果在農閑期農田流入了海水,則每667m2灑施100kg石灰肥料,然后灌入水使其向下滲透,從而達到除鹽的目的。將其操作重復進行2~3次,則效果明顯。 

    (3)如果已經施用過多含氯肥料,則灑施石灰肥料,再灌溉大量水,氯就會流失到地下。 

    (4)在土壤含氯(Cl―)量高的土壤,應盡量安排抗氯性強的品種,盡量不種耐氯(Cl―)能力弱的品種。 

    (5)在沒有灌溉條件的旱地和排水不良的鹽堿地,以及在干旱缺水地區或季節,不宜使用含氯化肥。施用含氯化肥時最好配施有機肥和磷肥,并盡量作基肥,而且應遠離種子及幼苗。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