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堿地區(qū)水稻育苗主要影響因素是鹽堿為害,水稻立枯病和水稻爛秧、惡苗病等也相對較重。因此,搞好水稻育苗床土的調(diào)配,做好可能發(fā)生病害的預防工作,控制好溫度水分,對育苗之成敗尤為重要。
1、種子消毒2006年春季由于在水稻浸種期間氣溫較低,加之某些品種惡苗病生理小種發(fā)生變化,因此有些常規(guī)浸種藥劑消毒效果較差,惡苗病發(fā)生比較普遍。針對這一情況,將惡苗凈加入滲透劑,調(diào)整助劑成分,使得惡苗凈防惡苗病效果達到99%以上;而且壯苗、生根、分蘗效果明顯。100克惡苗凈可浸種40公斤,常溫室溫浸種都可以,一般浸5~7天就可催芽播種。
2、置床處理鹽堿地育苗,苗床地要選擇地勢較高且平坦,背風向陽,有水源地方做床。置床做成申溝高床,利于鹽堿下滲、排洗。苗床地最好在頭一年上凍前深翻10厘米,加入適量的農(nóng)家肥摟勻,蓋上稻草過冬。春季播種前將二銨或復合肥撒在床面上,施用量為每平方米30~50克,用耙子摟勻耙平,再用1000倍液硫酸水澆透,待床面水滲干后在上面鋪隔離層。隔離層可以就地取材,如稻殼、廢編織袋、打孔地膜,或者用簡塑盤、拋秧盤、軟盤等。
3、營養(yǎng)土的配制取鹽堿比較輕的旱田土(沒施旱田除草劑的)、山皮土均可。用5毫米篩子過篩,加入30%有機肥或草碳土,再加入水稻育苗營養(yǎng)劑,如吉新藥肥酸混劑、育苗寶、壯苗精、三功能調(diào)理劑等。每袋可拌200~250公斤床土,育苗100~120盤。混拌均勻后的營養(yǎng)土即可平鋪在隔離層上或裝入盤中待播種用。
4、澆水播種 營養(yǎng)土裝盤鋪平后,用1000~1500倍硫酸水澆床面,之后播種。種量不能過大。每平方米250~300克種子為宜。
5、覆土、撒苗床除草劑播完種子后用拌有營養(yǎng)劑的床土蓋種,厚度1厘米為宜。再將苗床封閉除草劑-護秧,對細土或細沙混拌均勻撒在床面上,即可蓋地膜和扣膜。護秧每袋50克,盤育苗可處理20平方米,拋秧盤可處理30平方米。
6、防立枯病秧苗1.5個葉前澆立枯一次凈或枯必凈,每袋可處理40平方米苗床。秧苗2.5葉(離乳期)以后,如果秧苗徒長,根系不好,易得立枯病,在發(fā)病初期可用立枯一次凈或枯必凈兌水澆在發(fā)病處,3~5天即可發(fā)出新根長出新葉。這個期間如果床面返堿嚴重,可澆1次2000~2500倍酸化水。
7、追肥秧苗在2.5葉以后,根據(jù)秧苗顏色適當追施硫氨,每平方米施50~60克。
8、注意事項播種前置床和床面必須澆透水,出苗后2葉前盡量少澆水,不干不澆水。主要是控制上部徒長,促進根系發(fā)育。苗出齊后要及時抽掉地膜,棚內(nèi)溫度不能超過30℃,晴天高溫要及時通風,避免高溫燒苗。2.5葉以后溫度控制在25℃以內(nèi),棚內(nèi)要大通風,并及時澆水。
1、種子消毒2006年春季由于在水稻浸種期間氣溫較低,加之某些品種惡苗病生理小種發(fā)生變化,因此有些常規(guī)浸種藥劑消毒效果較差,惡苗病發(fā)生比較普遍。針對這一情況,將惡苗凈加入滲透劑,調(diào)整助劑成分,使得惡苗凈防惡苗病效果達到99%以上;而且壯苗、生根、分蘗效果明顯。100克惡苗凈可浸種40公斤,常溫室溫浸種都可以,一般浸5~7天就可催芽播種。
2、置床處理鹽堿地育苗,苗床地要選擇地勢較高且平坦,背風向陽,有水源地方做床。置床做成申溝高床,利于鹽堿下滲、排洗。苗床地最好在頭一年上凍前深翻10厘米,加入適量的農(nóng)家肥摟勻,蓋上稻草過冬。春季播種前將二銨或復合肥撒在床面上,施用量為每平方米30~50克,用耙子摟勻耙平,再用1000倍液硫酸水澆透,待床面水滲干后在上面鋪隔離層。隔離層可以就地取材,如稻殼、廢編織袋、打孔地膜,或者用簡塑盤、拋秧盤、軟盤等。
3、營養(yǎng)土的配制取鹽堿比較輕的旱田土(沒施旱田除草劑的)、山皮土均可。用5毫米篩子過篩,加入30%有機肥或草碳土,再加入水稻育苗營養(yǎng)劑,如吉新藥肥酸混劑、育苗寶、壯苗精、三功能調(diào)理劑等。每袋可拌200~250公斤床土,育苗100~120盤。混拌均勻后的營養(yǎng)土即可平鋪在隔離層上或裝入盤中待播種用。
4、澆水播種 營養(yǎng)土裝盤鋪平后,用1000~1500倍硫酸水澆床面,之后播種。種量不能過大。每平方米250~300克種子為宜。
5、覆土、撒苗床除草劑播完種子后用拌有營養(yǎng)劑的床土蓋種,厚度1厘米為宜。再將苗床封閉除草劑-護秧,對細土或細沙混拌均勻撒在床面上,即可蓋地膜和扣膜。護秧每袋50克,盤育苗可處理20平方米,拋秧盤可處理30平方米。
6、防立枯病秧苗1.5個葉前澆立枯一次凈或枯必凈,每袋可處理40平方米苗床。秧苗2.5葉(離乳期)以后,如果秧苗徒長,根系不好,易得立枯病,在發(fā)病初期可用立枯一次凈或枯必凈兌水澆在發(fā)病處,3~5天即可發(fā)出新根長出新葉。這個期間如果床面返堿嚴重,可澆1次2000~2500倍酸化水。
7、追肥秧苗在2.5葉以后,根據(jù)秧苗顏色適當追施硫氨,每平方米施50~60克。
8、注意事項播種前置床和床面必須澆透水,出苗后2葉前盡量少澆水,不干不澆水。主要是控制上部徒長,促進根系發(fā)育。苗出齊后要及時抽掉地膜,棚內(nèi)溫度不能超過30℃,晴天高溫要及時通風,避免高溫燒苗。2.5葉以后溫度控制在25℃以內(nèi),棚內(nèi)要大通風,并及時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