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甘薯貯藏的特點
甘薯又稱紅苕、白薯等。它具有皮薄,肉質脆嫩,含水量高達70%、糖分多(達5—10%)、怕熱、怕冷、怕濕、怕受悶等特點。溫度低于9℃時易受凍害,高于16℃易發芽,受傷的薯塊極易感染病菌,發生大量爛薯造成大量的損失。因此,甘薯最難保管,常言道:“甘薯多收不多食”,就是這個道理。
二、甘薯保管方法
1.圍囤貯藏:用圍席打成圓囤,囤底用塑料薄膜鋪一層,超過圍席邊。在薄膜上鋪3-4寸厚的麥殼或谷殼,放一層紅苕,再鋪一層糠(麥殼、谷殼),直到把囤放滿,最后在其中插一支溫度計,以隨時檢查堆溫。當堆溫高于17℃時要敞蓋通風降溫,低至10℃以下后封蓋。要注意的是,堆四周要用谷殼,麥殼保溫。堆在室內、室外均可,在室外要注意雨水淋濕和低溫,室內要注意通風,最好放在屋角處,又不靠墻基,以免鼠害,所用谷殼、麥殼最好是干燥新鮮的,用過的谷殼必須翻曬、消毒,以免傳染病菌。有傷口的甘薯不入藏。
2. 窖藏
(1)窖藏標準:貯藏前期(入窖開始至大雪)排濕散熱;中期(大雪至立春)防凍,注意調氣;后期(立春至出窖)要調溫調濕,防止失水、空心或大量發芽。只要符合這些標準,屋窖、地窖、巖窖、防空洞窖均可。
(2)入窖前處理:甘薯入窖前,要檢查窖有無積水或潮濕,要求窖要干燥和通風良好,不漏雨水,不浸水。使用前要進行消毒處理,殺蟲滅菌。方法是:用石灰漿涂刷窖壁,或用福爾馬林1斤加水 50斤噴哂,也可以用艾蒿熏燒。若是舊窖,應先將窖的四壁舊土鏟掉再消毒。入窖的甘薯要經過精選,選用無傷口、無蟲蛀、無病斑的。入窖時可用托布津等殺菌劑浸泡消毒。方法是,一斤托布津兌1000斤水,可浸一萬斤甘薯,將精選的甘薯用竹筐裝起浸入配好的藥液中,以浸濕為準。取出濾水數秒鐘,待無水流下即可入窖。(3)檢查方法:甘薯入窖后,溫度低于9℃應設法用谷殼等物保溫,高于17℃時要敝開封蓋通風降溫,水份太重,窖內有水滴懸掛時,或紅苕已見濕面時,要用干谷殼或干谷草作吸濕排水、排水汽工作。
3.大屋窖保管:大屋窖是一種新型保管鮮薯的技術。鮮薯入窖后立即進行高溫處理,能有效的抑制黑斑病菌的發生和流行。實踐證明,大屋窖貯薯存量大,效果好,輕度損傷的薯塊能迅速的愈合,病腐率顯著降低,薯塊作種時發芽快、出苗齊、長勢好。因此,大屋窖最適合大量貯存鮮薯。
甘薯又稱紅苕、白薯等。它具有皮薄,肉質脆嫩,含水量高達70%、糖分多(達5—10%)、怕熱、怕冷、怕濕、怕受悶等特點。溫度低于9℃時易受凍害,高于16℃易發芽,受傷的薯塊極易感染病菌,發生大量爛薯造成大量的損失。因此,甘薯最難保管,常言道:“甘薯多收不多食”,就是這個道理。
二、甘薯保管方法
1.圍囤貯藏:用圍席打成圓囤,囤底用塑料薄膜鋪一層,超過圍席邊。在薄膜上鋪3-4寸厚的麥殼或谷殼,放一層紅苕,再鋪一層糠(麥殼、谷殼),直到把囤放滿,最后在其中插一支溫度計,以隨時檢查堆溫。當堆溫高于17℃時要敞蓋通風降溫,低至10℃以下后封蓋。要注意的是,堆四周要用谷殼,麥殼保溫。堆在室內、室外均可,在室外要注意雨水淋濕和低溫,室內要注意通風,最好放在屋角處,又不靠墻基,以免鼠害,所用谷殼、麥殼最好是干燥新鮮的,用過的谷殼必須翻曬、消毒,以免傳染病菌。有傷口的甘薯不入藏。
2. 窖藏
(1)窖藏標準:貯藏前期(入窖開始至大雪)排濕散熱;中期(大雪至立春)防凍,注意調氣;后期(立春至出窖)要調溫調濕,防止失水、空心或大量發芽。只要符合這些標準,屋窖、地窖、巖窖、防空洞窖均可。
(2)入窖前處理:甘薯入窖前,要檢查窖有無積水或潮濕,要求窖要干燥和通風良好,不漏雨水,不浸水。使用前要進行消毒處理,殺蟲滅菌。方法是:用石灰漿涂刷窖壁,或用福爾馬林1斤加水 50斤噴哂,也可以用艾蒿熏燒。若是舊窖,應先將窖的四壁舊土鏟掉再消毒。入窖的甘薯要經過精選,選用無傷口、無蟲蛀、無病斑的。入窖時可用托布津等殺菌劑浸泡消毒。方法是,一斤托布津兌1000斤水,可浸一萬斤甘薯,將精選的甘薯用竹筐裝起浸入配好的藥液中,以浸濕為準。取出濾水數秒鐘,待無水流下即可入窖。(3)檢查方法:甘薯入窖后,溫度低于9℃應設法用谷殼等物保溫,高于17℃時要敝開封蓋通風降溫,水份太重,窖內有水滴懸掛時,或紅苕已見濕面時,要用干谷殼或干谷草作吸濕排水、排水汽工作。
3.大屋窖保管:大屋窖是一種新型保管鮮薯的技術。鮮薯入窖后立即進行高溫處理,能有效的抑制黑斑病菌的發生和流行。實踐證明,大屋窖貯薯存量大,效果好,輕度損傷的薯塊能迅速的愈合,病腐率顯著降低,薯塊作種時發芽快、出苗齊、長勢好。因此,大屋窖最適合大量貯存鮮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