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東部山區屬長白山一脈,蜜粉源充足,適合養蜂業的發展。培育越冬蜂是養蜂生產的重中之重,只有繁殖好越冬蜂才能獲得強壯的越冬蜂群,是第2年春季刺槐蜜源豐收的基礎。本人近幾年在遼東地區定地養蜂,總結了遼東地區培育越冬蜂的管理要點:
1 防病治螨
在培育越冬蜂前,蜂群經過了春、夏季的繁殖和生產,應是全年蜂螨寄生率最高的時期。在檢查蜂群時,割開雄蜂房,查看蜂螨寄生情況;另一方面觀察蜂體上有無蜂螨爬行,更應注意是否有小蜂螨存在,根據蜂螨寄生程度進行治療。我院試驗蜂場的做法是在荊條流蜜晚期用升華硫加復方絕螨2號刷封蓋子脾,把小蜂螨的危害力求降至最低,同時用水劑噴蜜蜂體表,效果明顯。如果外界不進蜜,用升華硫治螨時要進行補飼,連喂3天。臨近秋繁,再用螨撲掛在箱內,力求徹底殺滅蜂螨,為越冬蜂的培育創造良好條件。
2 培育新蜂王
經多年對比試驗證明,用秋繁前培育的新蜂王介入大群培育越冬適齡蜂,比同條件下老蜂王多培育出至少一框多的越冬蜂。介入蜂王時應保證有充足的飼料,有助于介紹成功。實踐證明,捉出老王3天后把新王放入繼箱,待蜂群接受后再放入巢箱成功率高,一般不發生圍王的現象。
遼東地區在8月15日至9月15日培育越冬蜂比較適合。為了在此時能適時用上新王,一般在荊條花期要培育一批新王。如果用秋季培養的蜂王,最遲應在8月初產卵;如果是春季培育的蜂王,應在秋繁前10天限制產卵,以提高秋繁時期產卵力。能夠組織雙王群的,可組織成巢箱或巢繼箱雙王群,為繁殖越冬蜂及下年的養蜂生產打下良好基礎。
3 調整群勢、布置蜂巢.
秋季繁殖越冬適齡蜂最佳群勢是每群9~10框足蜂,按照這個標準,將蜂場所有作為繁殖越冬蜂的蜂群都調整為這樣的群勢,群勢達不到的要補蜂。此時氣溫不穩定,一定要做到蜂多于脾。供蜂王產子的脾應當選用當年新脾或淺棕色巢脾,脾面平整,雄蜂房少。
秋繁時期,花粉較為豐富,要多貯存一些花粉脾供來年早春蜂群繁殖使用。檢查蜂群時,巢箱靠近巢門或邊脾位置有大面積花粉脾,應提到繼箱中集中貯存,原位置再加1張棕色空脾,繼續貯粉。花粉脾上少量子脾的工蜂已出房時,可將花粉脾撤出密封保存。在當地野菊花盛花期可以酌情脫粉。
個別年份秋季流蜜較好,蜂王產卵積極,應及時取蜜,以防壓子。實踐證明,此時取漿對越冬蜂體質影響較大,老蜂壽命縮短,越冬期死亡率明顯提高。9月初,蜜源結束,要及時把繼箱的子脾全部調至巢箱,弱群平箱飼養蜂多于脾。
4 蜂群飼喂
秋繁初期,根據外界進蜜狀況對蜂群適當獎勵飼喂,這樣能刺激蜂王產卵的積極性,提高工蜂哺育力。蜂群內有充足的飼料也是減少盜蜂的有力措施。在子脾的上部應該有蜜圈,蜂王產卵積極,能達到最佳獎飼效果。
9月15日扣王,補喂越冬飼料,在10月初喂足。實踐證明,早喂越冬飼料可以有利于蜂群越冬。我地蜂場一般從10月1日開始補喂越冬飼料,這樣部分越冬適齡蜂參加加工越冬飼料,越冬適齡蜂體力消耗很大,在越冬期死亡。而老齡蜂卻因加工飼料的負擔減輕而延長了壽命,白白浪費飼料。早喂越冬飼料,充分利用老蜂加工飼料,有利于越冬蜂的培育。待適齡越冬蜂出房后,經過排泄飛行,不參加釀造越冬飼料,保持腺體的發育狀態,能減少越冬的死亡率。適齡越冬蜂有較強的哺育幼蟲的能力,是來年春季刺槐豐收的基礎。
飼喂飼料越冬時要特別注意防治盜蜂。一定在天黑以后再喂,有的蜂友此時摻蜜喂蜂要特別小心,此時外界沒有蜜源,極易起盜。
5 越冬前管理
待越冬蜂出房后,選擇晴暖天氣水劑治螨。此時蜂螨暴露在蜂體表面,是治螨的最佳時機。治螨時要特別注意防止盜蜂。治螨時不能連續工作,隔幾箱治一箱,要做到迅速、輕快,治過后檢查落螨情況。治螨時檢查飼料情況,發現不足或被盜,應及時調封蓋蜜脾。
培育越冬蜂時應選擇背風向陽的場地。10月中旬,適齡越冬蜂出房后經過排泄飛行,即可把蜂群轉入背陰處,實行“凍蜂”。此時外界氣溫不穩定,溫度高時會造成蜜蜂無效空飛,浪費體力。若不能轉場,可以采取揭開覆布一角,蜂箱上蓋草簾遮陽,加大蜂路等措施控飛。
1 防病治螨
在培育越冬蜂前,蜂群經過了春、夏季的繁殖和生產,應是全年蜂螨寄生率最高的時期。在檢查蜂群時,割開雄蜂房,查看蜂螨寄生情況;另一方面觀察蜂體上有無蜂螨爬行,更應注意是否有小蜂螨存在,根據蜂螨寄生程度進行治療。我院試驗蜂場的做法是在荊條流蜜晚期用升華硫加復方絕螨2號刷封蓋子脾,把小蜂螨的危害力求降至最低,同時用水劑噴蜜蜂體表,效果明顯。如果外界不進蜜,用升華硫治螨時要進行補飼,連喂3天。臨近秋繁,再用螨撲掛在箱內,力求徹底殺滅蜂螨,為越冬蜂的培育創造良好條件。
2 培育新蜂王
經多年對比試驗證明,用秋繁前培育的新蜂王介入大群培育越冬適齡蜂,比同條件下老蜂王多培育出至少一框多的越冬蜂。介入蜂王時應保證有充足的飼料,有助于介紹成功。實踐證明,捉出老王3天后把新王放入繼箱,待蜂群接受后再放入巢箱成功率高,一般不發生圍王的現象。
遼東地區在8月15日至9月15日培育越冬蜂比較適合。為了在此時能適時用上新王,一般在荊條花期要培育一批新王。如果用秋季培養的蜂王,最遲應在8月初產卵;如果是春季培育的蜂王,應在秋繁前10天限制產卵,以提高秋繁時期產卵力。能夠組織雙王群的,可組織成巢箱或巢繼箱雙王群,為繁殖越冬蜂及下年的養蜂生產打下良好基礎。
3 調整群勢、布置蜂巢.
秋季繁殖越冬適齡蜂最佳群勢是每群9~10框足蜂,按照這個標準,將蜂場所有作為繁殖越冬蜂的蜂群都調整為這樣的群勢,群勢達不到的要補蜂。此時氣溫不穩定,一定要做到蜂多于脾。供蜂王產子的脾應當選用當年新脾或淺棕色巢脾,脾面平整,雄蜂房少。
秋繁時期,花粉較為豐富,要多貯存一些花粉脾供來年早春蜂群繁殖使用。檢查蜂群時,巢箱靠近巢門或邊脾位置有大面積花粉脾,應提到繼箱中集中貯存,原位置再加1張棕色空脾,繼續貯粉。花粉脾上少量子脾的工蜂已出房時,可將花粉脾撤出密封保存。在當地野菊花盛花期可以酌情脫粉。
個別年份秋季流蜜較好,蜂王產卵積極,應及時取蜜,以防壓子。實踐證明,此時取漿對越冬蜂體質影響較大,老蜂壽命縮短,越冬期死亡率明顯提高。9月初,蜜源結束,要及時把繼箱的子脾全部調至巢箱,弱群平箱飼養蜂多于脾。
4 蜂群飼喂
秋繁初期,根據外界進蜜狀況對蜂群適當獎勵飼喂,這樣能刺激蜂王產卵的積極性,提高工蜂哺育力。蜂群內有充足的飼料也是減少盜蜂的有力措施。在子脾的上部應該有蜜圈,蜂王產卵積極,能達到最佳獎飼效果。
9月15日扣王,補喂越冬飼料,在10月初喂足。實踐證明,早喂越冬飼料可以有利于蜂群越冬。我地蜂場一般從10月1日開始補喂越冬飼料,這樣部分越冬適齡蜂參加加工越冬飼料,越冬適齡蜂體力消耗很大,在越冬期死亡。而老齡蜂卻因加工飼料的負擔減輕而延長了壽命,白白浪費飼料。早喂越冬飼料,充分利用老蜂加工飼料,有利于越冬蜂的培育。待適齡越冬蜂出房后,經過排泄飛行,不參加釀造越冬飼料,保持腺體的發育狀態,能減少越冬的死亡率。適齡越冬蜂有較強的哺育幼蟲的能力,是來年春季刺槐豐收的基礎。
飼喂飼料越冬時要特別注意防治盜蜂。一定在天黑以后再喂,有的蜂友此時摻蜜喂蜂要特別小心,此時外界沒有蜜源,極易起盜。
5 越冬前管理
待越冬蜂出房后,選擇晴暖天氣水劑治螨。此時蜂螨暴露在蜂體表面,是治螨的最佳時機。治螨時要特別注意防止盜蜂。治螨時不能連續工作,隔幾箱治一箱,要做到迅速、輕快,治過后檢查落螨情況。治螨時檢查飼料情況,發現不足或被盜,應及時調封蓋蜜脾。
培育越冬蜂時應選擇背風向陽的場地。10月中旬,適齡越冬蜂出房后經過排泄飛行,即可把蜂群轉入背陰處,實行“凍蜂”。此時外界氣溫不穩定,溫度高時會造成蜜蜂無效空飛,浪費體力。若不能轉場,可以采取揭開覆布一角,蜂箱上蓋草簾遮陽,加大蜂路等措施控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