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yǎng)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機插水稻大田期管理要點

   日期:2016-06-21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49    
機插水稻因其苗齡、秧齡、播期和植株性狀等條件限制,對移栽大田的耕整質量要求較高。同時機插實現了寬行、定穴、定苗和定深栽插,滿足了高產水稻群體質量栽培的群體基礎。因此,一著不讓抓好機插稻大田期管理,才能確保栽后早發(fā)穩(wěn)長,爭足穗、攻大穗、奪高產。 

    一、大田準備:  

    1、精細整地:大田耕整應采用旋耕滅茬,旋耕深度12-15厘米左右,上水后待完全吸足水分再進行耙地墁平,達到田面平整,全田高低差不超過3厘米,田面整潔無雜物、漂浮物,田面上細下粗、上爛下實,插秧作業(yè)時不陷機、不壅泥,同時清除田埂雜草,整修溝渠、田埂。 

    2、適施基肥:在基施腐熟有機肥或麥草還田的基礎上的,每畝施用45%的復合肥30公斤,在可能的條件下可增施硅肥10公斤、鋅肥2公斤作基肥。 

    3、淀實浮泥:為避免栽插過深或漂秧、倒秧,大田墁田后必須沉實時間2-3天,如季節(jié)、秧齡特別緊,沉實時間至少在24小時以上。達到泥水分清,沉淀不板結,清水插秧。 

    二、精細機插 

    1、適齡栽插:堅持“寧可田等秧,切不可秧等田”的原則,嚴格掌握葉齡在3.5葉左右不超過4葉,秧齡15-18天不超過20天。若因遇陰雨天氣或機械原因延遲栽插,要及時排水并采取措施遮雨,搶雨隙機插。 

    2、薄水栽插:機插時大田保持1-2cm薄皮水;水過深,易漂秧;水過小,不利于機械行進。 

    3、機械的調試:機械的調試應服從農藝栽培的要求,一般要求栽插深度控制在1-1.5厘米左右。株距為11.7厘米(株距調整手柄在90位置),密度在1.8萬穴/畝左右,單穴4苗,畝基本苗在7萬左右。 

    三、大田管理 

    1、及時補苗:由于秧苗不平衡、大田耕整質量差、沉淀時間短、水層過大、田邊機械不易操作等原因很容易出現缺棵、浮秧,機插結束后應及時進行人工補缺,以減少空穴率,確保基本苗數。 

    2、水漿調控:機插結束后及時灌水護苗,水深以不淹沒秧心為宜。插后3-4天進入薄水層管理,并間以短時間落干露田通氣,切忌長時間深水。分蘗期實行淺水勤灌,灌水以水深達3cm左右為宜,待其自然落干,適時露田,再上新水,如此反復。當平均每棵有12-13個分蘗時排水擱田,由輕到重, “輕擱”的標準是田邊開始起細裂縫,即應復水,通過多次輕擱,使土壤沉實,達到復水后清水硬板的要求。孕穗期至抽穗揚花期應建立淺水層,滿足穎花分化和抽穗揚花對水分的要求。灌漿結實期間歇上水,干干濕濕,以利養(yǎng)根保葉,活熟到老,切忌斷水過早。 

    3、精確施肥:有機肥與無機肥合理搭配,節(jié)氮增磷補鉀加硅添微肥,每畝大田總量折純氮20kg左右,五氧化二磷5kg,氧化鉀10-12kg,基(蘗)肥與穗肥之比為6:4。 

分蘗肥。第一次在栽后5天左右每畝施尿素5-6Kg,第二次在栽后12天左右施尿素10-12.5kg,栽后18天左右看苗適量補肥促平衡。 

長粗肥。一般7月中旬每畝用氯化鉀10kg左右。 

穗肥。查葉齡定施肥時間,看葉色定肥料用量。在主莖葉齡余數為4.0-3.5葉時施用促花肥(7月底8月初),每畝用尿素12.5-15kg;主莖余葉齡2.0葉時施用保花肥,每畝用尿素5kg左右,后期結合病蟲防治搞好藥肥混噴。 

    4、病蟲草害綜合防治。總的原則“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化除可結合第一次施用分蘗肥每畝用小苗除草劑37.5%銀拋手75克,拌尿素撒施,并保持水層5-7天。在栽培避蟲的基礎上,以水稻生育期為主軸,以病蟲發(fā)生輕重緩急為依據,在不同的生育價段,瞻前顧后,采用一藥兼治、多藥混用、藥肥混噴的方法,打好水稻病蟲防治3-4次總體戰(zhàn)。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