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養魚是利用稻田的特殊環境,即種稻又養魚,運用“魚稻共生”理論,通過“稻漁工程”建設,達到魚稻雙收的一種綜合養殖方式。
1、稻田養魚的好處
(1)、節約土地。以稻田代替魚塘,發揮了稻田的主體生產作用。
(2)、節約飼料,增產稻谷。稻田內魚的餌料比較豐富,可以減少投餌或不投餌。另外,還可增產稻谷4―10%。
(3)、節約肥料。一條魚就是一個有機肥料廠,魚糞可以肥水肥田,減少化肥施用量。
(4)、節約農藥。魚能吃草、吃蟲、還能疏松土壤,有利于稻谷增長,減少農藥施放。
(5)、節約人工。即管稻又管魚,還能減少施肥、除草、施藥的人工。
(6)、增加收入。一般稻田養魚畝純收入可達50元以上。在不投餌情況下,一般稻田養魚可畝產成魚15公斤左右,高的可達50公斤以上。
2、稻田養魚地塊選擇
(1)、地勢平坦,傾斜度低,土壤保水性能強。
(2)、水源有保障,無污染。不受洪水威脅,旱能灌、澇不淹。
(3)、低洼鹽堿地或長年水浸的地塊可以開溝成壟進行稻田養魚。
3、田間工程
(1)、田埂。高度50厘米,頂寬30厘米,底寬50―60厘米。
(2)、進出水口設置。寬30―60厘米。進水口設在田塊的高處,出水口設在最低處。
(3)、攔魚柵。一般采用鐵篩片或尼龍網片。安置時可設計成“∧”或“∩”型,凸面向田,深埋夯實。
(4)、魚溝魚溜的開挖。
魚溝魚溜開挖結合整地修埂進行。魚溝魚溜面積占稻田面積5―10%。魚溝要開在田塊的中央,形成“田”“井”或“日”字等形狀。魚溝一般寬30―50厘米,在魚溝交叉處挖魚溜,魚溜面積1―2平米,深1米。魚溜作用,一是稻田施藥放水時魚的避難場所。二是囤魚、投餌撈捕場所。
4、水稻的插秧要求
稻田養魚的前提是稻田不減產或增產。稻田因開挖溝溜減少了田的面積,為不減少稻秧的株數,要在溝溜邊密植,減行不減株,利用邊行優勢,仍能增產。
5、魚種放養
(1)、放養品種。一般以雜食性的鯉、鯽魚和草食性的草魚為主。占放養量的90%以上,搭配一些鰱鳙魚。
(2)、放養密度與搭配比例
①以鯉魚養殖為主:每1/15hm2放養尾重100―200g以上的大規格魚種25―30Kg。放養搭配比例為:鯉魚60%―70%,草魚20%―30%,鰱、鳙魚5%―10%,鯽魚5%―10%。
②以草魚養殖為主:每1/15hm2投放隔年大規模魚種25Kg以上。放養搭配比例為:草魚50%―60%,鯉魚20%―30%,鰱、鳙魚10%―15%,鯽魚5%―10%。
③革胡子鰱采用單養,每1/15hm2放養體長3―5cm的魚種1000―2000尾。
(3)、放養時間
5月末6月初。插秧前放養在魚溜中囤養,插秧后7―10天再將魚放入大田。
原則:早整地,早放水,早放苗,早插秧。
6、田間管理
(1)、日常用水的管理
經常巡查田埂是否牢固,進出水口是否暢通,發現問題及時維修。曬田時,要檢查魚溝和魚溜保證魚類順利進入魚溜。稻田放養大規格草魚,分蘗前不讓草魚進田。
(2)、施肥
以基肥為主占70―80%,追肥為20―30%,追肥應掌握少量多次,不能施入魚溝魚溜。
(3)、選用高效低毒農藥防治水稻蟲害。
一般選用殺蟲雙、樂果、敵敵畏、敵百蟲、多菌靈、托布津、甲胺磷、葉蟬散、稻瘟凈等低毒農藥。忌用魚藤精,五氯酚鈉、二二三、六六六,除草醚、毒殺芬等劇毒農藥。施藥時可適當加深田水。采用“量少次多,分段施藥”的辦法,盡量把藥噴在稻葉上。
1、稻田養魚的好處
(1)、節約土地。以稻田代替魚塘,發揮了稻田的主體生產作用。
(2)、節約飼料,增產稻谷。稻田內魚的餌料比較豐富,可以減少投餌或不投餌。另外,還可增產稻谷4―10%。
(3)、節約肥料。一條魚就是一個有機肥料廠,魚糞可以肥水肥田,減少化肥施用量。
(4)、節約農藥。魚能吃草、吃蟲、還能疏松土壤,有利于稻谷增長,減少農藥施放。
(5)、節約人工。即管稻又管魚,還能減少施肥、除草、施藥的人工。
(6)、增加收入。一般稻田養魚畝純收入可達50元以上。在不投餌情況下,一般稻田養魚可畝產成魚15公斤左右,高的可達50公斤以上。
2、稻田養魚地塊選擇
(1)、地勢平坦,傾斜度低,土壤保水性能強。
(2)、水源有保障,無污染。不受洪水威脅,旱能灌、澇不淹。
(3)、低洼鹽堿地或長年水浸的地塊可以開溝成壟進行稻田養魚。
3、田間工程
(1)、田埂。高度50厘米,頂寬30厘米,底寬50―60厘米。
(2)、進出水口設置。寬30―60厘米。進水口設在田塊的高處,出水口設在最低處。
(3)、攔魚柵。一般采用鐵篩片或尼龍網片。安置時可設計成“∧”或“∩”型,凸面向田,深埋夯實。
(4)、魚溝魚溜的開挖。
魚溝魚溜開挖結合整地修埂進行。魚溝魚溜面積占稻田面積5―10%。魚溝要開在田塊的中央,形成“田”“井”或“日”字等形狀。魚溝一般寬30―50厘米,在魚溝交叉處挖魚溜,魚溜面積1―2平米,深1米。魚溜作用,一是稻田施藥放水時魚的避難場所。二是囤魚、投餌撈捕場所。
4、水稻的插秧要求
稻田養魚的前提是稻田不減產或增產。稻田因開挖溝溜減少了田的面積,為不減少稻秧的株數,要在溝溜邊密植,減行不減株,利用邊行優勢,仍能增產。
5、魚種放養
(1)、放養品種。一般以雜食性的鯉、鯽魚和草食性的草魚為主。占放養量的90%以上,搭配一些鰱鳙魚。
(2)、放養密度與搭配比例
①以鯉魚養殖為主:每1/15hm2放養尾重100―200g以上的大規格魚種25―30Kg。放養搭配比例為:鯉魚60%―70%,草魚20%―30%,鰱、鳙魚5%―10%,鯽魚5%―10%。
②以草魚養殖為主:每1/15hm2投放隔年大規模魚種25Kg以上。放養搭配比例為:草魚50%―60%,鯉魚20%―30%,鰱、鳙魚10%―15%,鯽魚5%―10%。
③革胡子鰱采用單養,每1/15hm2放養體長3―5cm的魚種1000―2000尾。
(3)、放養時間
5月末6月初。插秧前放養在魚溜中囤養,插秧后7―10天再將魚放入大田。
原則:早整地,早放水,早放苗,早插秧。
6、田間管理
(1)、日常用水的管理
經常巡查田埂是否牢固,進出水口是否暢通,發現問題及時維修。曬田時,要檢查魚溝和魚溜保證魚類順利進入魚溜。稻田放養大規格草魚,分蘗前不讓草魚進田。
(2)、施肥
以基肥為主占70―80%,追肥為20―30%,追肥應掌握少量多次,不能施入魚溝魚溜。
(3)、選用高效低毒農藥防治水稻蟲害。
一般選用殺蟲雙、樂果、敵敵畏、敵百蟲、多菌靈、托布津、甲胺磷、葉蟬散、稻瘟凈等低毒農藥。忌用魚藤精,五氯酚鈉、二二三、六六六,除草醚、毒殺芬等劇毒農藥。施藥時可適當加深田水。采用“量少次多,分段施藥”的辦法,盡量把藥噴在稻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