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操作規程
1.秧床準備
秧床選擇在背風向陽、排灌方便的菜地或旱田地,稻田秧床應選擇地勢較高的田塊。秧床要整平整細,顆粒不能超過直徑2厘米,秧床寬度6.4厘米、長度30米左右為宜,每667平方米秧床上施磷酸二銨10千克、尿素5千克。
2.床土準備
床土選擇菜地土或秋翻的稻地土,用1厘米篩孔的篩子過篩,按每盤3.5千克準備,底土占2/3、蓋土占1/3備用;選擇腐熟的豬糞或牛糞進行過篩,將準備好的育秧底土與過篩的腐熟糞按4∶1的比例均勻混拌,拌完后進行調酸,堆積待播。
3.種子準備
將優質稻種曬2天,打破種子的休眠期,利于種子發芽。為防止惡苗病的發生,用使百克或402進行浸種。藥劑浸種3天后再用清水浸種,5~7天。將浸好的種子放在28~30℃的溫度條件下催芽,勤翻動,每4小時翻1次,待70%的種子露白后,將種子移入陰涼的室內,晾芽一晝夜。
4.播種程序
先將育秧底土均勻地篩到秧盤內用木板刮平,底土厚度保持在1.5~1.7厘米,播量按每盤110克干種進行播種,濕種重量大致在127克左右,種子均勻撒好后用木板輕壓,使種子三面入土;用篩好的凈土進行蓋土,蓋土厚度保持在0.8~1厘米;蓋土后,頭水要灌足,第2水要緊跟,一般頭水灌完2天后灌第2水,不留過夜水。
5.秧田管理
①待秧苗出齊后,見綠就通風,禁止通底風,在中腰通風,要早開風口,早關風口,以利于增加棚溫。
②新棚膜要建在背風向陽面進行遮陽,以免秧苗灼傷。
③灌水掌握3個標準:一是早晚觀察秧苗吐水,吐水正常不灌水,若不吐水,則要灌水。二是中午觀察秧苗葉片,如發白、發干表明缺水。
④用硫酸調酸的床土,播種后10天在2葉1心期間要追施化肥,每盤3克,插秧前一星期第2次追肥,用量每盤3克,用育秧土調酸基本不施肥。
二、整地要求
田塊要整平、耙細,泥腳深度不超過300毫米;不得有4平方米以上的田面浮出水面。灌水后田塊要求精細平整,軟硬適度。粘性土壤整地后應沉淀3~4天,壤土沉淀2~3天,砂性土壤沉淀半天到1天,泥漿土要沉淀5~7天。整地要求一般以插秧機機插的秧苗穩、直、不下沉,船板擁泥不影響鄰行秧苗為宜。插秧時水深保持在2厘米左右,插秧后立即灌水保苗,防止秧苗出現生理缺水。
三、秧苗選擇
一般每667平方米大田用20~25盤標準化秧苗。盤苗土層厚度為15~20毫米,土層均勻,不含石塊、樹根等雜物,形狀規則無殘缺,秧苗均勻度達到80%以上,寬度275~280毫米,長度580毫米,秧苗應有良好的盤根,取秧時土壤的含水率為30%~45%。機插秧苗壯秧的標準為:苗高100~250毫米,秧齡28~32天,葉齡3.5~4葉,苗挺葉綠。秧苗達到以上農藝要求就可使用插秧機插秧。
水稻機械化插秧緩秧快,抗逆性強,栽插后生長迅速,同時減輕了勞動強度,縮短了插秧期,在提高作業質量的同時,保證了基本苗的數量,為水稻增產創造了條件。
1.秧床準備
秧床選擇在背風向陽、排灌方便的菜地或旱田地,稻田秧床應選擇地勢較高的田塊。秧床要整平整細,顆粒不能超過直徑2厘米,秧床寬度6.4厘米、長度30米左右為宜,每667平方米秧床上施磷酸二銨10千克、尿素5千克。
2.床土準備
床土選擇菜地土或秋翻的稻地土,用1厘米篩孔的篩子過篩,按每盤3.5千克準備,底土占2/3、蓋土占1/3備用;選擇腐熟的豬糞或牛糞進行過篩,將準備好的育秧底土與過篩的腐熟糞按4∶1的比例均勻混拌,拌完后進行調酸,堆積待播。
3.種子準備
將優質稻種曬2天,打破種子的休眠期,利于種子發芽。為防止惡苗病的發生,用使百克或402進行浸種。藥劑浸種3天后再用清水浸種,5~7天。將浸好的種子放在28~30℃的溫度條件下催芽,勤翻動,每4小時翻1次,待70%的種子露白后,將種子移入陰涼的室內,晾芽一晝夜。
4.播種程序
先將育秧底土均勻地篩到秧盤內用木板刮平,底土厚度保持在1.5~1.7厘米,播量按每盤110克干種進行播種,濕種重量大致在127克左右,種子均勻撒好后用木板輕壓,使種子三面入土;用篩好的凈土進行蓋土,蓋土厚度保持在0.8~1厘米;蓋土后,頭水要灌足,第2水要緊跟,一般頭水灌完2天后灌第2水,不留過夜水。
5.秧田管理
①待秧苗出齊后,見綠就通風,禁止通底風,在中腰通風,要早開風口,早關風口,以利于增加棚溫。
②新棚膜要建在背風向陽面進行遮陽,以免秧苗灼傷。
③灌水掌握3個標準:一是早晚觀察秧苗吐水,吐水正常不灌水,若不吐水,則要灌水。二是中午觀察秧苗葉片,如發白、發干表明缺水。
④用硫酸調酸的床土,播種后10天在2葉1心期間要追施化肥,每盤3克,插秧前一星期第2次追肥,用量每盤3克,用育秧土調酸基本不施肥。
二、整地要求
田塊要整平、耙細,泥腳深度不超過300毫米;不得有4平方米以上的田面浮出水面。灌水后田塊要求精細平整,軟硬適度。粘性土壤整地后應沉淀3~4天,壤土沉淀2~3天,砂性土壤沉淀半天到1天,泥漿土要沉淀5~7天。整地要求一般以插秧機機插的秧苗穩、直、不下沉,船板擁泥不影響鄰行秧苗為宜。插秧時水深保持在2厘米左右,插秧后立即灌水保苗,防止秧苗出現生理缺水。
三、秧苗選擇
一般每667平方米大田用20~25盤標準化秧苗。盤苗土層厚度為15~20毫米,土層均勻,不含石塊、樹根等雜物,形狀規則無殘缺,秧苗均勻度達到80%以上,寬度275~280毫米,長度580毫米,秧苗應有良好的盤根,取秧時土壤的含水率為30%~45%。機插秧苗壯秧的標準為:苗高100~250毫米,秧齡28~32天,葉齡3.5~4葉,苗挺葉綠。秧苗達到以上農藝要求就可使用插秧機插秧。
水稻機械化插秧緩秧快,抗逆性強,栽插后生長迅速,同時減輕了勞動強度,縮短了插秧期,在提高作業質量的同時,保證了基本苗的數量,為水稻增產創造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