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誰的種子,到什么地方去買種子
春播備耕即將開始,農民朋友如何購買到放心種,總體上講,就是要買合法經營者的種子,要買資金雄厚、信譽好的大型種子公司的種子。按照種子法的規定,種子經營者包括具有種子經營許可證的種子經營者及其分支機構和代銷者、包裝種子的零售商。但所有經營者都應辦理營業執照。因此,購買種子應當到有固定的經營場所、當地種子公司等單位,最好是選擇大型種子公司的分支機構。
買什么樣的種子
一是要買小包裝的種子,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不同的包裝規格。二是要買標簽齊全的種子。根據種子法的有關規定,銷售的種子應當加工、包裝、附有標簽,標簽應當標注作物種類、種子類別、品種名稱、產地、種子經營許可證編號、質量指標、檢疫證明編號、凈含量、生產年月、生產商名稱、生產商地址以及聯系方式等,主要農作物種子還應當加注種子生產許可證編號和品種審定編號。種子法這樣規定是便于使用者選擇。多數種子生產商將標簽內容印在包裝袋上,農民購買時要注意查看,尤其是品種、質量是否符合需求,經營許可證編號、生產商地址及聯系方式是否齊全,必要時可通過經營許可證編號等信息向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核實生產商情況,通過品種審定編號查詢品種情況。三是要買質量合格的種子、優質的種子,不可貪圖便宜購買不合格的種子。四是要購買合適的種子,尤其要注意是否適宜當地種植,要注意查看標簽中標注的適宜種植區域是否包括本地,主要農作物品種應當是審定通過的品種,新品種首次要少量試驗、摸索其栽培技術及品種適應性,來年再大量種植。
不要買什么樣的種子
一是散裝種子或已打開包裝的種子或無證包裝的種子;二是標識模糊、標注不全的種子;三是走街串巷、沿街叫賣、來路不明的種子;四是小廣告宣傳新特優、郵寄的種子。
購種時注意事項
一是要注意核實種子經營者的證照,查看證照經營范圍與其所賣種子是否相符;二是查看包裝標簽是否完整清晰;三是向經營者索要發票等購種憑據,購種憑據要蓋有公章,并要求清楚地標明購買時間、品種名稱、數量、等級、價格等重要信息,不要接受個人簽名的字據或收條等;四是向經營者索要種子簡要性狀、主要栽培措施、使用條件的說明等材料(如生產商已將此類內容印在包裝袋上作為標簽一部分可以不索要)。另外,農民朋友購買種子后要妥善保存,尤其是在南方陰雨潮濕氣候條件下,最好放在冷涼干燥的地方,防止霉爛變質,特別是發芽率降低。
用種時注意事項
一是要嚴格按種子經營者提供的主要栽培措施、使用條件說明使用,要做到良種良法配套,尤其不可隨意改變播期和使用生長調節劑,以免因使用不當造成損失。近幾年接觸的一些種子案件,有相當一部分是使用不當引起的,如有些農民為了甘藍早上市,賣上好價錢,提前播種,結果造成抽薹,不結球,造成減產甚至絕收。二是要根據土壤墑情等因素合理確定播種量,自己儲存時間較長的種子最好先做一下發芽試驗。三是按規定處理剩余種子,尤其包衣種子要注意防止中毒,不可用作飼料或糧食。四是要妥善保存包裝袋、標簽、說明和購種憑證等物品,以便出現事故時作為證據。
種子使用中如果出了問題,怎么辦?
根據種子法的規定,種子使用中出現問題,可通過以下幾種途徑解決:一是與種子經營者協商;二是請求其他人或有關部門(農業局、工商局、消費者協會等)調解;三是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四是向人民法院起訴。
田間種植的莊稼出了問題,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除種子質量原因外,氣候、病蟲害、栽培不當等原因都可能造成問題。因此,出現問題后首先要注意保全證據,弄清原因。向當地農業局種子管理站、工商局、消費者協會等部門投訴,提交購種憑證和種子包裝袋等證據,請種子經營者及有關部門現場考察,進行現場鑒定等。關于如何鑒定原因和損失程度,2003年農業部發布了《種子質量糾紛田間現場鑒定辦法》,規定了鑒定程序和方法,種子管理部門會根據辦法給出一個科學的結論。同時,在這里提醒廣大農民朋友,為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在保全證據的前提下,要積極采取補種、加強田間管理等補救措施,切不可棄管。
春播備耕即將開始,農民朋友如何購買到放心種,總體上講,就是要買合法經營者的種子,要買資金雄厚、信譽好的大型種子公司的種子。按照種子法的規定,種子經營者包括具有種子經營許可證的種子經營者及其分支機構和代銷者、包裝種子的零售商。但所有經營者都應辦理營業執照。因此,購買種子應當到有固定的經營場所、當地種子公司等單位,最好是選擇大型種子公司的分支機構。
買什么樣的種子
一是要買小包裝的種子,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不同的包裝規格。二是要買標簽齊全的種子。根據種子法的有關規定,銷售的種子應當加工、包裝、附有標簽,標簽應當標注作物種類、種子類別、品種名稱、產地、種子經營許可證編號、質量指標、檢疫證明編號、凈含量、生產年月、生產商名稱、生產商地址以及聯系方式等,主要農作物種子還應當加注種子生產許可證編號和品種審定編號。種子法這樣規定是便于使用者選擇。多數種子生產商將標簽內容印在包裝袋上,農民購買時要注意查看,尤其是品種、質量是否符合需求,經營許可證編號、生產商地址及聯系方式是否齊全,必要時可通過經營許可證編號等信息向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核實生產商情況,通過品種審定編號查詢品種情況。三是要買質量合格的種子、優質的種子,不可貪圖便宜購買不合格的種子。四是要購買合適的種子,尤其要注意是否適宜當地種植,要注意查看標簽中標注的適宜種植區域是否包括本地,主要農作物品種應當是審定通過的品種,新品種首次要少量試驗、摸索其栽培技術及品種適應性,來年再大量種植。
不要買什么樣的種子
一是散裝種子或已打開包裝的種子或無證包裝的種子;二是標識模糊、標注不全的種子;三是走街串巷、沿街叫賣、來路不明的種子;四是小廣告宣傳新特優、郵寄的種子。
購種時注意事項
一是要注意核實種子經營者的證照,查看證照經營范圍與其所賣種子是否相符;二是查看包裝標簽是否完整清晰;三是向經營者索要發票等購種憑據,購種憑據要蓋有公章,并要求清楚地標明購買時間、品種名稱、數量、等級、價格等重要信息,不要接受個人簽名的字據或收條等;四是向經營者索要種子簡要性狀、主要栽培措施、使用條件的說明等材料(如生產商已將此類內容印在包裝袋上作為標簽一部分可以不索要)。另外,農民朋友購買種子后要妥善保存,尤其是在南方陰雨潮濕氣候條件下,最好放在冷涼干燥的地方,防止霉爛變質,特別是發芽率降低。
用種時注意事項
一是要嚴格按種子經營者提供的主要栽培措施、使用條件說明使用,要做到良種良法配套,尤其不可隨意改變播期和使用生長調節劑,以免因使用不當造成損失。近幾年接觸的一些種子案件,有相當一部分是使用不當引起的,如有些農民為了甘藍早上市,賣上好價錢,提前播種,結果造成抽薹,不結球,造成減產甚至絕收。二是要根據土壤墑情等因素合理確定播種量,自己儲存時間較長的種子最好先做一下發芽試驗。三是按規定處理剩余種子,尤其包衣種子要注意防止中毒,不可用作飼料或糧食。四是要妥善保存包裝袋、標簽、說明和購種憑證等物品,以便出現事故時作為證據。
種子使用中如果出了問題,怎么辦?
根據種子法的規定,種子使用中出現問題,可通過以下幾種途徑解決:一是與種子經營者協商;二是請求其他人或有關部門(農業局、工商局、消費者協會等)調解;三是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四是向人民法院起訴。
田間種植的莊稼出了問題,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除種子質量原因外,氣候、病蟲害、栽培不當等原因都可能造成問題。因此,出現問題后首先要注意保全證據,弄清原因。向當地農業局種子管理站、工商局、消費者協會等部門投訴,提交購種憑證和種子包裝袋等證據,請種子經營者及有關部門現場考察,進行現場鑒定等。關于如何鑒定原因和損失程度,2003年農業部發布了《種子質量糾紛田間現場鑒定辦法》,規定了鑒定程序和方法,種子管理部門會根據辦法給出一個科學的結論。同時,在這里提醒廣大農民朋友,為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在保全證據的前提下,要積極采取補種、加強田間管理等補救措施,切不可棄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