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是公鹿額部生長的未骨化的嫩角。中醫學認為,鹿茸具有補腎壯陽的作用。近代科學研究表明,鹿茸具有調節肌體新陳代謝、抗衰老、抗疲勞以及提高人體免疫力、促進胃腸分泌、增強肌力等作用,是一種非常珍貴的中藥材。適時采收、加工可直接提高養鹿的經濟效益。
1.收茸前的準備工作
(1)組織專門人員 專業養鹿場一般由有經驗的加工人員組成收茸驗茸小組,每天對場內鹿茸的生長情況進行觀察,以便適時收茸。
(2)備好設備與物品 采用機械保定法收茸的場(戶),要對場內的半自動夾板式保定器(吊圈)進行全面檢修,備好鋸茸鋸、麻醉藥、止血藥及加工鹿茸所需的設備。
(3)掌握收茸準確時機 收茸規格要根據市場的需求決定,同時又要考慮鹿茸的產量。對梅花鹿頭鋸時,以收二杠茸為主,二鋸時一般收二杠茸。如果梅花鹿頭鋸可產鮮重0.5kg以上的二杠茸時,二鋸可以考慮收三杈茸。對三鋸以上的公鹿主要以收三杈茸為主。馬鹿一般不收馬蓮花茸(相當于梅花鹿二杠),主要收三杈茸,對個別生長良好、長勢旺盛的茸可以考慮收四杈茸。在收茸時,注意觀察茸的嘴頭和茸根情況。如果茸的嘴頭粗壯肥嫩,長勢旺盛且茸根不呈現黃瓜丁和癩瓜皮形態,可以考慮收大嘴頭茸,相反則應收小嘴頭茸。
2.鹿的保定
鹿的保定方法主要有機械保定和藥物保定。機械保定和藥物保定相結合的方法在實際應用中并不多見。
(1)機械保定 機械保定的主要器械為半自動夾板式保定器(吊圈),它是由與圈舍和保定器相通的通道構成。通道有多個擋門,有圓盤式轉門。當鹿進入通道時,可把待鋸茸的鹿推入保定器給予保定。
(2)藥物保定 主要是采用麻醉藥將鹿麻醉,使待鋸茸鹿處于昏迷狀態,達到保定的目的。常用的麻醉藥主要有司可林和眠乃寧兩種。
3.鋸茸技術
(1)時間 因整個收茸季節處于盛夏,氣溫較高,宜于清晨早飼前鋸茸。因為此時鹿空腹,環境安靜,便于鋸茸鹿體力的恢復和鋸后鹿茸的加工、防腐、干燥處理。
(2)部位 鹿保定后,用特制的茸鋸在珍珠盤上側1.5cm~2cm處下鋸。鋸口平面與珍珠盤平行,切勿損傷角基,以免生茸基礎被破壞。鋸下的鹿茸經過稱重和登記后送入加工室加工處理。
(3)止血 常用的止血藥為七厘散、氯化鋅各半,混合均勻研成粉末備用。將七厘散與黃土炒干后研成粉末備用,分成數分,放在厚紙片上,當鋸茸后,手托厚紙片把藥扣于鋸口,用手捻壓藥物均勻地涂在鋸口上即可。個別鹿出血嚴重時,可將止血藥在鋸口捻壓均勻后,將小塑料布覆蓋鋸口用草繩結扎于角基止血,24h內將塑料布和細草繩取下,防止時間過長而使角基壞死,失去生茸能力。
鋸茸結束后,通過機械保定法保定的鹿,松開保定器,使鹿得以放出。注射司克林麻醉的鹿,可讓其自然蘇醒。注射眠乃寧麻醉的鹿,可用回蘇靈催醒,也可讓其自然蘇醒。
4.加工新技術
鹿茸是名貴的中藥材,其成分十分復雜,既難于干燥,又易于變性腐臭。長期以來,我國一直沿用沸水煮炸與高溫烘烤相結合的工藝,將鮮鹿茸加工成干品。這種加工方法作業時間長,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極易導致鹿茸內有效成分與活性物質大量流失和破壞,出現破皮、空頭、酸敗、焦化和腐敗變質(臭茸)等現象而影響藥效。為超越傳統的加工方法,減少營養流失,降低能耗,提高我國鹿茸及其副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近年來科研人員利用現代微波技術、遠紅外技術和電子技術,研究開發出了適用于鹿茸加工的新技術和新設備,這些新工藝與傳統加工方法相比,茸內營養成分流失減少4%,糟茸、臭茸減少5%,加工的茸形完整,茸頭飽滿,含血充足,茸內活性物質新鮮、無異味。
(1)微波與遠紅外線綜合加工鹿茸技術工藝①設備。該項新技術的配套設備有冷藏箱、微波設備(包括微波功率發生器和微波爐)、燙茸器、遠紅外線烘干箱、鼓風機等。②加工式藝。鮮茸→排血(帶血茸封鋸口)→洗刷去污→微波加熱葉燙煮茸皮→吹風冷涼→遠紅外線和微波能加熱烘干→回水→煮頭→成品茸。將煮炸后的鹿茸進行微波加熱處理。批量加工時每次可加工鮮茸10kg~15kg(含水量60%以上),或半干茸20kg~25kg(含水量約20%~30%)。微波爐功率為1.6kW~3.0kW,加熱3次~5次,每次需2min~3min,每次加熱后冷涼時間是加熱時間的3倍~5倍。冷涼時需打開微波爐門。
(2)冷凍干燥技術 ①煮炸。真空冷凍前將鹿茸煮炸1次,方法與常規加工的第1次沸水煮炸相同。②凍干。首先將鹿茸迅速冷凍(干燥箱內溫度為-30℃~25℃)2h,而后啟動冷凝器(溫度為-28℃)制冷30min;啟動真空泵鏟經5min的箱冷即可結束(這時的真空度達400Pa~533Pa),而冷凝器繼續制冷達-45℃~39℃。③加熱處理。箱冷停止后,利用加熱裝置加熱(箱內板溫1h升溫幅度以10℃為宜)到60℃,干燥時間約20h~25h。花二杠茸因其質嫩,板溫1h升溫20℃左右,需加熱到65℃,干燥時間為18h~20h。
(3)雙電子自動控制遠紅外線烘干箱加工技術
①設備。該項新技術的配套設備有雙電子自動控制遠紅外線烘干箱和電子自動恒溫燙茸器。②加工工藝。鮮茸→排血(帶血茸封鋸口)→洗刷茸皮→用電子恒溫燙茸器煮炸→冷涼→雙電子遠紅外線烘干→風干→回水→雙電子遠紅外線烘干斗風干→煮頭→成品茸。加工帶血茸時,一般取20支~40支同樣規格的鹿茸,前3次的烘烤溫度為75℃,烘烤時間為120min~180min,上午與下午各1次,次間及時回水、冷涼;第4次回水后,烘烤溫度為75℃,烘烤時間為120min左右,上午與下午也是各為1次,次間回水、冷涼。加工排血茸時,烘烤溫度為70℃,每次烘烤時間為45min~60min。該烘干箱自動控溫、定時、報警,排濕性能好,操作方便,可提高鹿茸加工產品的品質,遇到故障時還可自動排風降溫。
1.收茸前的準備工作
(1)組織專門人員 專業養鹿場一般由有經驗的加工人員組成收茸驗茸小組,每天對場內鹿茸的生長情況進行觀察,以便適時收茸。
(2)備好設備與物品 采用機械保定法收茸的場(戶),要對場內的半自動夾板式保定器(吊圈)進行全面檢修,備好鋸茸鋸、麻醉藥、止血藥及加工鹿茸所需的設備。
(3)掌握收茸準確時機 收茸規格要根據市場的需求決定,同時又要考慮鹿茸的產量。對梅花鹿頭鋸時,以收二杠茸為主,二鋸時一般收二杠茸。如果梅花鹿頭鋸可產鮮重0.5kg以上的二杠茸時,二鋸可以考慮收三杈茸。對三鋸以上的公鹿主要以收三杈茸為主。馬鹿一般不收馬蓮花茸(相當于梅花鹿二杠),主要收三杈茸,對個別生長良好、長勢旺盛的茸可以考慮收四杈茸。在收茸時,注意觀察茸的嘴頭和茸根情況。如果茸的嘴頭粗壯肥嫩,長勢旺盛且茸根不呈現黃瓜丁和癩瓜皮形態,可以考慮收大嘴頭茸,相反則應收小嘴頭茸。
2.鹿的保定
鹿的保定方法主要有機械保定和藥物保定。機械保定和藥物保定相結合的方法在實際應用中并不多見。
(1)機械保定 機械保定的主要器械為半自動夾板式保定器(吊圈),它是由與圈舍和保定器相通的通道構成。通道有多個擋門,有圓盤式轉門。當鹿進入通道時,可把待鋸茸的鹿推入保定器給予保定。
(2)藥物保定 主要是采用麻醉藥將鹿麻醉,使待鋸茸鹿處于昏迷狀態,達到保定的目的。常用的麻醉藥主要有司可林和眠乃寧兩種。
3.鋸茸技術
(1)時間 因整個收茸季節處于盛夏,氣溫較高,宜于清晨早飼前鋸茸。因為此時鹿空腹,環境安靜,便于鋸茸鹿體力的恢復和鋸后鹿茸的加工、防腐、干燥處理。
(2)部位 鹿保定后,用特制的茸鋸在珍珠盤上側1.5cm~2cm處下鋸。鋸口平面與珍珠盤平行,切勿損傷角基,以免生茸基礎被破壞。鋸下的鹿茸經過稱重和登記后送入加工室加工處理。
(3)止血 常用的止血藥為七厘散、氯化鋅各半,混合均勻研成粉末備用。將七厘散與黃土炒干后研成粉末備用,分成數分,放在厚紙片上,當鋸茸后,手托厚紙片把藥扣于鋸口,用手捻壓藥物均勻地涂在鋸口上即可。個別鹿出血嚴重時,可將止血藥在鋸口捻壓均勻后,將小塑料布覆蓋鋸口用草繩結扎于角基止血,24h內將塑料布和細草繩取下,防止時間過長而使角基壞死,失去生茸能力。
鋸茸結束后,通過機械保定法保定的鹿,松開保定器,使鹿得以放出。注射司克林麻醉的鹿,可讓其自然蘇醒。注射眠乃寧麻醉的鹿,可用回蘇靈催醒,也可讓其自然蘇醒。
4.加工新技術
鹿茸是名貴的中藥材,其成分十分復雜,既難于干燥,又易于變性腐臭。長期以來,我國一直沿用沸水煮炸與高溫烘烤相結合的工藝,將鮮鹿茸加工成干品。這種加工方法作業時間長,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極易導致鹿茸內有效成分與活性物質大量流失和破壞,出現破皮、空頭、酸敗、焦化和腐敗變質(臭茸)等現象而影響藥效。為超越傳統的加工方法,減少營養流失,降低能耗,提高我國鹿茸及其副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近年來科研人員利用現代微波技術、遠紅外技術和電子技術,研究開發出了適用于鹿茸加工的新技術和新設備,這些新工藝與傳統加工方法相比,茸內營養成分流失減少4%,糟茸、臭茸減少5%,加工的茸形完整,茸頭飽滿,含血充足,茸內活性物質新鮮、無異味。
(1)微波與遠紅外線綜合加工鹿茸技術工藝①設備。該項新技術的配套設備有冷藏箱、微波設備(包括微波功率發生器和微波爐)、燙茸器、遠紅外線烘干箱、鼓風機等。②加工式藝。鮮茸→排血(帶血茸封鋸口)→洗刷去污→微波加熱葉燙煮茸皮→吹風冷涼→遠紅外線和微波能加熱烘干→回水→煮頭→成品茸。將煮炸后的鹿茸進行微波加熱處理。批量加工時每次可加工鮮茸10kg~15kg(含水量60%以上),或半干茸20kg~25kg(含水量約20%~30%)。微波爐功率為1.6kW~3.0kW,加熱3次~5次,每次需2min~3min,每次加熱后冷涼時間是加熱時間的3倍~5倍。冷涼時需打開微波爐門。
(2)冷凍干燥技術 ①煮炸。真空冷凍前將鹿茸煮炸1次,方法與常規加工的第1次沸水煮炸相同。②凍干。首先將鹿茸迅速冷凍(干燥箱內溫度為-30℃~25℃)2h,而后啟動冷凝器(溫度為-28℃)制冷30min;啟動真空泵鏟經5min的箱冷即可結束(這時的真空度達400Pa~533Pa),而冷凝器繼續制冷達-45℃~39℃。③加熱處理。箱冷停止后,利用加熱裝置加熱(箱內板溫1h升溫幅度以10℃為宜)到60℃,干燥時間約20h~25h。花二杠茸因其質嫩,板溫1h升溫20℃左右,需加熱到65℃,干燥時間為18h~20h。
(3)雙電子自動控制遠紅外線烘干箱加工技術
①設備。該項新技術的配套設備有雙電子自動控制遠紅外線烘干箱和電子自動恒溫燙茸器。②加工工藝。鮮茸→排血(帶血茸封鋸口)→洗刷茸皮→用電子恒溫燙茸器煮炸→冷涼→雙電子遠紅外線烘干→風干→回水→雙電子遠紅外線烘干斗風干→煮頭→成品茸。加工帶血茸時,一般取20支~40支同樣規格的鹿茸,前3次的烘烤溫度為75℃,烘烤時間為120min~180min,上午與下午各1次,次間及時回水、冷涼;第4次回水后,烘烤溫度為75℃,烘烤時間為120min左右,上午與下午也是各為1次,次間回水、冷涼。加工排血茸時,烘烤溫度為70℃,每次烘烤時間為45min~60min。該烘干箱自動控溫、定時、報警,排濕性能好,操作方便,可提高鹿茸加工產品的品質,遇到故障時還可自動排風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