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癥狀識別水稻移栽后遭受鹽堿危害,稻苗返青遲緩,發根差,新根少,葉片呈淺黃綠色,個別田塊植株發紅,心葉有萎蔫現象,并從底葉開始逐漸向上蔓延。葉尖開始變黃褐色枯死,漸及葉基、葉鞘;植株先發生卷葉,后變為枯焦,最后全株凋萎枯死。受害稻苗根系變黑腐爛。水稻分蘗期受鹽堿危害,分蘗和生長受到明顯抑制,植株下部葉片發黃或黃白色;抽穗期延遲并延長,穗長縮短;嚴重時植株基部葉片先行枯死,逐漸蔓延到上部葉片,最后心葉枯死。根系顏色逐漸變黑而腐爛,呈死亡狀態。
2.發生原因 鹽堿土地上種植水稻或引用鹽堿水灌溉造成水稻生理障礙;干旱、水源匱乏、地下水位下降造成海水倒灌;節水種稻只灌不排,稻田鹽堿積累濃度增高;地表循環水灌溉等都可造成鹽堿危害。水稻各生長階段中以插秧返青期受害最重。
3.整地改土防治 ①單排單灌,在渠系配套的基礎上實行單獨灌水排水,并根據每個田格洗鹽堿的不同要求獨立灌水排水。②深溝排水,排水溝寬度70~80厘米、溝底深80~120厘米,排水徹底及時,利于排鹽洗堿,降低地下水位,防止鹽堿滯留在耕層。③洗鹽排堿,泡田整地時洗鹽排堿1~2次,將土壤中鹽堿充分溶解后排掉泡田水。④插秧后淺灌勤換水,對鹽堿較重的地塊晝夜灌水,次日早晨排干,再灌新水。⑤培肥地力改良土壤,改造鹽堿稻田必須培肥地力,主要措施有逐年增施農家肥、高留稻茬、秋翻地、配方施肥等。
4.栽培管理防治 ①選種優質抗鹽堿、適應當地生長的水稻優良品種,如鹽豐47等。②培育壯秧增強抗鹽堿能力,選擇無鹽堿肥水、應用育苗調制劑調節床土酸堿度、應用無紡布等新技術培育壯苗。③科學施肥,稻苗返青期對鹽堿反應敏感,尿素在分解時會造成局部強堿性反應,所以鹽堿稻田施用氮肥應以硫酸銨和碳酸氫銨為主,最好不用尿素。返青期已受鹽堿危害的切勿追肥和施藥,待緩解后正常管理。④調節鹽堿,灌排沖洗鹽堿的方法在干旱缺水、灌溉井水鹽堿度偏高的情況下無法采用,只能用“凌技牌”水稻鹽堿調制劑調節鹽堿,均勻撒入稻田后,只灌水不排水,保持適宜的水層。施用方法是插秧前對土壤pH8左右的堿性土壤及堿性井水灌溉的地塊,每畝20公斤左右,可視鹽堿度大小增減施用量;孕穗前酌情減量與穗肥混施;在水稻生育期內出現鹽堿危害,可隨時施用調節劑以減輕危害。
2.發生原因 鹽堿土地上種植水稻或引用鹽堿水灌溉造成水稻生理障礙;干旱、水源匱乏、地下水位下降造成海水倒灌;節水種稻只灌不排,稻田鹽堿積累濃度增高;地表循環水灌溉等都可造成鹽堿危害。水稻各生長階段中以插秧返青期受害最重。
3.整地改土防治 ①單排單灌,在渠系配套的基礎上實行單獨灌水排水,并根據每個田格洗鹽堿的不同要求獨立灌水排水。②深溝排水,排水溝寬度70~80厘米、溝底深80~120厘米,排水徹底及時,利于排鹽洗堿,降低地下水位,防止鹽堿滯留在耕層。③洗鹽排堿,泡田整地時洗鹽排堿1~2次,將土壤中鹽堿充分溶解后排掉泡田水。④插秧后淺灌勤換水,對鹽堿較重的地塊晝夜灌水,次日早晨排干,再灌新水。⑤培肥地力改良土壤,改造鹽堿稻田必須培肥地力,主要措施有逐年增施農家肥、高留稻茬、秋翻地、配方施肥等。
4.栽培管理防治 ①選種優質抗鹽堿、適應當地生長的水稻優良品種,如鹽豐47等。②培育壯秧增強抗鹽堿能力,選擇無鹽堿肥水、應用育苗調制劑調節床土酸堿度、應用無紡布等新技術培育壯苗。③科學施肥,稻苗返青期對鹽堿反應敏感,尿素在分解時會造成局部強堿性反應,所以鹽堿稻田施用氮肥應以硫酸銨和碳酸氫銨為主,最好不用尿素。返青期已受鹽堿危害的切勿追肥和施藥,待緩解后正常管理。④調節鹽堿,灌排沖洗鹽堿的方法在干旱缺水、灌溉井水鹽堿度偏高的情況下無法采用,只能用“凌技牌”水稻鹽堿調制劑調節鹽堿,均勻撒入稻田后,只灌水不排水,保持適宜的水層。施用方法是插秧前對土壤pH8左右的堿性土壤及堿性井水灌溉的地塊,每畝20公斤左右,可視鹽堿度大小增減施用量;孕穗前酌情減量與穗肥混施;在水稻生育期內出現鹽堿危害,可隨時施用調節劑以減輕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