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質量好的抗蟲棉種,特別是雜交抗蟲棉種的價格較高,所以不少棉農為了節省購買棉花良種錢,在棉花收獲時,便在自家棉田里進行棉種自選、自留、自用。其結果是:使用自留棉種,導致棉花嚴重減產減收的事例屢見不鮮。為此,提醒廣大農民朋友,為了確保您的植棉效益,種植抗蟲棉,千萬不可自留種!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自留種的純度低,抗蟲性能下降,勢必減產減收 因棉花是常異交作物,異花授粉率一般在10%左右,高者可達20%。在抗蟲棉的良種繁育田周圍,一般需要設置寬500米以上的隔離帶,在隔離帶內不能種植棉花。如果不設置這樣的隔離帶,其它棉花的花粉就會造成良種田的棉種混雜。這樣高的防雜措施,對一家一戶來說,是很難做到的。對于常規棉花品種來說,棉種稍有點混雜(在5%以內),造成的減產減收不明顯;而對抗蟲棉來說,少量混雜便會造成較大損失。這是因為目前種植的抗蟲棉品種,均對3齡以上棉鈴蟲幼蟲的殺滅作用很差。混入的雜株不但本身不抗棉鈴蟲,使棉鈴蟲在其上存活危害,而且還會向周圍抗蟲棉株上遷移危害,危害較重時,如果不及時防治,就會造成較大減產。據筆者近年來對中棉所系列、魯研棉系列等13個抗蟲棉品種的純度田間調查結果:品種純度98%以上的,第2代棉鈴蟲在一般發生年份,未進行噴藥防治,棉株頂尖受害率只有2.5%~4.36%,平均畝產75.2公斤;自留棉種田的平均純度86.6%,2代棉鈴蟲噴藥防治平均2.7次,棉株頂尖受害株10.1%,平均畝產68.4公斤。自留種棉田比合格種棉田,每畝減產6.8公斤,減產9.04%,每畝減收(含防治用工、用藥)86元。
雜交抗蟲棉只能種植雜交第一代種,不能留種種植第二代。目前我國種植的常規抗蟲棉品種,只要搞好提純復壯,保持原來的種性,可以留種進行多年種植。而中棉所29號、38號,魯研棉15號、20號、23號、24號、25號等雜交抗蟲棉品種,只能種植雜交第一代種子,需要年年配制雜交第一代種子用于大田生產。雜交第一代種棉田所產的種子便是雜交第二代,如果將雜交第二代種子用于大田生產,田間長出的植株便出現嚴重分離,株型各異,抗蟲性能、產量、品質都大幅降低。據試驗,同一品種的雜交第二代種,比雜交第一代種一般減產15%以上。所以,棉農種植雜交抗蟲棉不能留種,需購買雜交第一代種用于大田生產。
自留種子的加工質量差 正規的大型種子企業生產的抗蟲棉種,是按照國家棉花良種繁育程序和質量標準生產的。采用的是先進種子加工設備加工和嚴格的質量檢測。棉種經過機械汰選、硫酸脫絨、種衣劑包衣、小袋包裝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經過機械汰選,將秕籽、破籽、霉變籽、過大過小籽全部剔除,使棉種達到均勻整齊飽滿的標準。然后經過硫酸脫絨,將毛棉籽表面的短絨除去,消滅了短絨所帶的病菌,加快了棉種的吸水發芽出苗過程。最后用種衣劑包衣,種衣劑含有殺蟲劑、殺菌劑、微量元素,使棉種具有明顯的抗病蟲害能力,確保了幼苗生長健壯。這樣高質量的棉種,棉農自留種是不可能達到的。
自留種的純度低,抗蟲性能下降,勢必減產減收 因棉花是常異交作物,異花授粉率一般在10%左右,高者可達20%。在抗蟲棉的良種繁育田周圍,一般需要設置寬500米以上的隔離帶,在隔離帶內不能種植棉花。如果不設置這樣的隔離帶,其它棉花的花粉就會造成良種田的棉種混雜。這樣高的防雜措施,對一家一戶來說,是很難做到的。對于常規棉花品種來說,棉種稍有點混雜(在5%以內),造成的減產減收不明顯;而對抗蟲棉來說,少量混雜便會造成較大損失。這是因為目前種植的抗蟲棉品種,均對3齡以上棉鈴蟲幼蟲的殺滅作用很差。混入的雜株不但本身不抗棉鈴蟲,使棉鈴蟲在其上存活危害,而且還會向周圍抗蟲棉株上遷移危害,危害較重時,如果不及時防治,就會造成較大減產。據筆者近年來對中棉所系列、魯研棉系列等13個抗蟲棉品種的純度田間調查結果:品種純度98%以上的,第2代棉鈴蟲在一般發生年份,未進行噴藥防治,棉株頂尖受害率只有2.5%~4.36%,平均畝產75.2公斤;自留棉種田的平均純度86.6%,2代棉鈴蟲噴藥防治平均2.7次,棉株頂尖受害株10.1%,平均畝產68.4公斤。自留種棉田比合格種棉田,每畝減產6.8公斤,減產9.04%,每畝減收(含防治用工、用藥)86元。
雜交抗蟲棉只能種植雜交第一代種,不能留種種植第二代。目前我國種植的常規抗蟲棉品種,只要搞好提純復壯,保持原來的種性,可以留種進行多年種植。而中棉所29號、38號,魯研棉15號、20號、23號、24號、25號等雜交抗蟲棉品種,只能種植雜交第一代種子,需要年年配制雜交第一代種子用于大田生產。雜交第一代種棉田所產的種子便是雜交第二代,如果將雜交第二代種子用于大田生產,田間長出的植株便出現嚴重分離,株型各異,抗蟲性能、產量、品質都大幅降低。據試驗,同一品種的雜交第二代種,比雜交第一代種一般減產15%以上。所以,棉農種植雜交抗蟲棉不能留種,需購買雜交第一代種用于大田生產。
自留種子的加工質量差 正規的大型種子企業生產的抗蟲棉種,是按照國家棉花良種繁育程序和質量標準生產的。采用的是先進種子加工設備加工和嚴格的質量檢測。棉種經過機械汰選、硫酸脫絨、種衣劑包衣、小袋包裝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經過機械汰選,將秕籽、破籽、霉變籽、過大過小籽全部剔除,使棉種達到均勻整齊飽滿的標準。然后經過硫酸脫絨,將毛棉籽表面的短絨除去,消滅了短絨所帶的病菌,加快了棉種的吸水發芽出苗過程。最后用種衣劑包衣,種衣劑含有殺蟲劑、殺菌劑、微量元素,使棉種具有明顯的抗病蟲害能力,確保了幼苗生長健壯。這樣高質量的棉種,棉農自留種是不可能達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