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wǎng) 水果網(wǎng) 大田網(wǎng) 花木網(wǎng) 茶葉網(wǎng) 藥材網(wǎng) 菌菇網(wǎng) 畜牧網(wǎng) 家禽網(wǎng) 水產(chǎn)網(wǎng) 特養(yǎng)網(wǎng) 種子網(wǎng) 肥料網(wǎng) 農(nóng)藥網(wǎng) 飼料網(wǎng) 獸藥網(wǎng) 農(nóng)機網(wǎng) 溫室網(wǎng) 食品網(wǎng) 工藝網(wǎng)

藥用植物枸杞灰斑病

   日期:2016-05-17     來源:聚農(nóng)網(wǎng)    作者:jn720.com    瀏覽:128    
癥狀又稱枸杞葉斑病。主要為害葉片和果實。葉片染病初生圓形至近圓形病斑,大小2―4mm,病斑邊緣褐色,中央灰白色,葉背常生有黑灰色霉狀物。果實染病也產(chǎn)生類似的癥狀。

病原CercosporalyciiEll.etHalst.稱枸杞尾孢,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子實體生在葉背面,子座小,褐色;分生孢子梗褐色,3―7根簇生,頂端較狹且色淺,不分枝,正直或具膝狀節(jié)0―4個,頂端近截形,孢痕明顯,多隔膜,大小48―156×4―5.5(μm);分生孢子無色透明,鞭形,直或稍彎,基部近截形,頂端尖或較尖,隔膜多,不明顯,大小66―136×2―4(μm)。

傳播途徑和發(fā)病條件病菌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在枸杞的枯枝殘葉或隨病果遺落在土中越冬,翌年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進行初侵染和再侵染,擴大為害。高溫多雨年份、土壤濕度大、空氣潮濕、土壤缺肥、植株衰弱易發(fā)病。

防治方法(1)選用枸杞良種。如寧杞1號。秋季落葉后及時清潔杞園,清除病葉和病果,集中深埋或燒毀,以減少菌源。(2)加強栽培管理,提倡施用日本酵素菌漚制的堆肥,增施磷、鉀肥,增強抗病力。(3)進入6月開始噴灑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30%綠得保懸浮劑4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連續(xù)防治2―3次。采收前7天停止用藥。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shù)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shù)
點擊排行
網(wǎng)站首頁  |  關(guān)于聚農(nóng)網(wǎng)  |  會員服務  |  網(wǎng)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lián)系方式  |  網(wǎng)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wǎng)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