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選留種貂標準及注意事項

   日期:2016-05-16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23    
水貂是季節性繁殖的毛皮獸,每年秋、冬季是毛皮獸選種、留種、定種階段,種貂的質量關系到受胎率和產仔率,進而影響到翌年的生產效益,因此,選種的方法和標準是提高毛皮獸養殖水平的重要環節。隨著水貂品種的增多,品種間差異逐漸明顯,如何選好種貂的個體對提高水貂經濟效益尤為重要。 

    1 選種的重要性 

    選種可分選品種和選優種,包括選某一個好的品種和飼養這個品種的數量兩個方面。俗話說"種大芽子粗,公管一坡,母管一窩",要提高水貂養殖經濟效益,選種是關鍵。品種的好與孬差距很大,差1個等級就可少收入十幾元到幾十元,選種好壞決定經濟效益的高低。 

    2 選種方法 

    2.1 選品種 又稱選優勢群體為種群基礎,常留的標準水貂品種有錦州黑、美國短毛黑、彩貂、膠洲黑、紅眼白等。引進外國品種應考慮品種的適應性、抗病能力和生理的遺傳性。在優勢群體中選擇,提高了群體的整齊度、均勻度,可生產出000號以上的皮張,銷售價格高,效益好。在病貂群、小貂群中選留種用貂,再好也會帶有不良遺傳基因而影響翌年配種力、產仔率、成活率、抗病力和皮張質量。具體選種方法:外選公貂,最好從較遠的距離挑選,防止近親繁殖而造成品種退化、降低生產性能;內選母貂(指在自己場內選)。 

    2.2 選好個體 選留種貂是選品種中的個體、優勢群體中的個體,這是提高水貂產仔率和成活率的首要環節。母貂在自己的飼養群中選留母性好、產仔多的個體;公貂要從外場中選留。一般種貂公、母比例為1∶3~4,彩貂種貂公、母比例為1∶2~3。5月中、下旬出生的貂不能留作種用。

    3 優勢個體標準 

    3.1 體重 公貂2kg以上,不超過2.5kg;母貂1.2kg以上,不超過2kg。 

    3.2 毛色及密度 各品種有各自的標準。黑貂應全身烏黑發亮、絨毛綢密、針毛齊全且貂背部毛絨密度在12000根/cm以上;彩貂應各具各自的毛色特征,毛被光亮好看,換毛齊全。 

    3.3 體長 公貂鼻尖至尾根長45cm以上,母貂38cm以上。達不到體長標準的,除管理不當外,還有一個原因是出生晚、體成熟晚。 

    3.4 健康無疫病 頭眼靈活、好動戲耍,吃料、飲水正常,無患病史,無食毛、咬尾癖好。 

    3.5 繁殖能力 母貂產仔數在6只以上,且母性好。公貂配種能力在10次以上。 

    3.6 種用年齡 公貂最好的配種力是2~4年,個別的可利用到6~10年。每年選種比例:當年為30%,老齡為70%。實踐證明,利用小公貂優于老公貂。 

    4 注意事項 

    4.1 要仔細調查引進的品種譜系,避免近親繁殖。 

    4.2 調查用藥過程,對用過敏感藥的,最好不要留種。 

    4.3 用過激素(如褪黑激素)的貂不能留種。 

    4.4 夏毛未褪全的貂不可選為種用,特別是在5月中、下旬出生的水貂不能留做種用。 

    4.5 有咬尾食毛癥的貂不可選為種用。 

    4.6 頭、體比例失常的貂也不能做種用,立夏以后出生的貂不能做種用。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