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選擇宜貯藏的果實
選擇硬度不低于每平方厘米10公斤、可溶性固形物不低于6.5%、糖酸比8~10:1、果形大小均勻、肉色較佳的果。
下列果實不宜冷藏:施氮過多或施肥不當的、采果前大量灌水和降雨果園的、棚架下過于蔭蔽的、病蟲危害、灼傷及葉片黃化樹上的果實,在采收、分級、包裝、換箱、運輸過程中造成機械損傷的果實或畸形果。
采收前10天最好能噴回次殺菌劑。
2.采收應注意事項
采收時間應避開中午高溫期;采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訓練,指甲剪短,采果時應戴上干凈的線手套等,而還應輕拿輕放,避免日曬。
3.裝箱、入庫
將挑選、分級后的獼猴桃逐個輕輕放入內側和內底均襯有干凈報紙或草紙的貯果箱內,每箱重12~13公斤。冷庫在果實入庫前1周用0.5%的高錳酸鉀或福爾馬林熏蒸消毒,然后打開庫門用排氣扇通風3~5天后再把庫溫降至5~7℃。裝箱的果實必須盡快入庫,時間間隔最多不得超過24小時。冷庫內的果箱堆放時應注意留通風道,其通風道走向應與空氣流動方向一致。
4.換箱加保鮮劑
獼猴桃入庫4~14天,應在冷庫內換箱并加保鮮劑,選用經試驗證明保鮮效果良好的保鮮劑。若果實含水量少、著色好、含糖量高可早換箱加保鮮劑。操作人員戴上手套,然后把獼猴桃輕輕放入內襯有厚度為0.02~0.05毫米、寬度75~80厘米的高質量透明聚乙烯袋中。每袋裝果約12.5公斤,注意剔除不合格果,最后扎住袋口。扎袋口不要用繩子扎,只需把袋口折后即可。
5.冷庫(中小型)溫度管理
入庫期間庫溫盡量避免波動,入庫后要求在48小時以內將庫溫降到0~3℃。入庫后1個月內每天測溫1次,以后每周不少于2次,每次測定有詳細記錄。冷風機應最大限度地使庫內空氣溫度分布均勻。獼猴桃代謝中產生的氣體乙烯和揮發性物質,可利用夜間或早晚低溫時通過進排風口進行通風換氣,但要注意防止庫內溫度有較大波動。每隔半月從庫內不同部位抽樣檢查,發現問題應及時換箱,剔除不宜貯藏的果。
在精細管理條件下,獼猴桃可貯藏4~6個月。出庫至銷售前果實硬度不得低于每平方厘米4~6公斤。
選擇硬度不低于每平方厘米10公斤、可溶性固形物不低于6.5%、糖酸比8~10:1、果形大小均勻、肉色較佳的果。
下列果實不宜冷藏:施氮過多或施肥不當的、采果前大量灌水和降雨果園的、棚架下過于蔭蔽的、病蟲危害、灼傷及葉片黃化樹上的果實,在采收、分級、包裝、換箱、運輸過程中造成機械損傷的果實或畸形果。
采收前10天最好能噴回次殺菌劑。
2.采收應注意事項
采收時間應避開中午高溫期;采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訓練,指甲剪短,采果時應戴上干凈的線手套等,而還應輕拿輕放,避免日曬。
3.裝箱、入庫
將挑選、分級后的獼猴桃逐個輕輕放入內側和內底均襯有干凈報紙或草紙的貯果箱內,每箱重12~13公斤。冷庫在果實入庫前1周用0.5%的高錳酸鉀或福爾馬林熏蒸消毒,然后打開庫門用排氣扇通風3~5天后再把庫溫降至5~7℃。裝箱的果實必須盡快入庫,時間間隔最多不得超過24小時。冷庫內的果箱堆放時應注意留通風道,其通風道走向應與空氣流動方向一致。
4.換箱加保鮮劑
獼猴桃入庫4~14天,應在冷庫內換箱并加保鮮劑,選用經試驗證明保鮮效果良好的保鮮劑。若果實含水量少、著色好、含糖量高可早換箱加保鮮劑。操作人員戴上手套,然后把獼猴桃輕輕放入內襯有厚度為0.02~0.05毫米、寬度75~80厘米的高質量透明聚乙烯袋中。每袋裝果約12.5公斤,注意剔除不合格果,最后扎住袋口。扎袋口不要用繩子扎,只需把袋口折后即可。
5.冷庫(中小型)溫度管理
入庫期間庫溫盡量避免波動,入庫后要求在48小時以內將庫溫降到0~3℃。入庫后1個月內每天測溫1次,以后每周不少于2次,每次測定有詳細記錄。冷風機應最大限度地使庫內空氣溫度分布均勻。獼猴桃代謝中產生的氣體乙烯和揮發性物質,可利用夜間或早晚低溫時通過進排風口進行通風換氣,但要注意防止庫內溫度有較大波動。每隔半月從庫內不同部位抽樣檢查,發現問題應及時換箱,剔除不宜貯藏的果。
在精細管理條件下,獼猴桃可貯藏4~6個月。出庫至銷售前果實硬度不得低于每平方厘米4~6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