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用鵪鶉以產蛋為主,淘汰的種鶉或蛋鶉仍可作食用。鑒別出的雄雛鶉也可養作仔鶉供食用。
一、朝鮮蛋鶉
原產朝鮮,經我國多年繁育,純度與生產性能有所提高。多作為自別雌雄配套系母系母本。羽色多屬于野生型的栗褐色類型。體型中等,頭部黑褐色,中央有淡色直紋三條。背部為赤褐色,均勻散布著黃色直條紋與暗色橫紋,腹羽灰白色。公鶉臉、下頜及喉部為赤褐色,胸羽為磚紅色;母鶉臉為黃褐色,下頜灰白色,胸羽淡黃褐色,其上有粗細不等的黑點。 成年公鶉約125-130克,母鶉約150-180克,6周齡左右開產,年產蛋270-280個,蛋重11-12克,蛋殼為棕色或青紫色的斑塊或斑點。產蛋鶉日耗料23-25克,料蛋比3:1。
二、北京白羽蛋鶉
由北京種鵪鶉場與南京農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院所聯合育成。體型中等,體羽潔白,偶有黃色條斑,眼粉紅色。喙、脛、腳為肉色。皮膚白色或淡黃色。
成年公鶉體重130-140克,母鶉160-180克。6周齡開產,年產蛋率85%左右,蛋重11.5-13.5克。殼色為棕色或青紫色的斑塊或斑點。料蛋比2.73:1。日耗料25-27克。為自別雌雄配套系的父系父本。產蛋率高。
一、朝鮮蛋鶉
原產朝鮮,經我國多年繁育,純度與生產性能有所提高。多作為自別雌雄配套系母系母本。羽色多屬于野生型的栗褐色類型。體型中等,頭部黑褐色,中央有淡色直紋三條。背部為赤褐色,均勻散布著黃色直條紋與暗色橫紋,腹羽灰白色。公鶉臉、下頜及喉部為赤褐色,胸羽為磚紅色;母鶉臉為黃褐色,下頜灰白色,胸羽淡黃褐色,其上有粗細不等的黑點。 成年公鶉約125-130克,母鶉約150-180克,6周齡左右開產,年產蛋270-280個,蛋重11-12克,蛋殼為棕色或青紫色的斑塊或斑點。產蛋鶉日耗料23-25克,料蛋比3:1。
二、北京白羽蛋鶉
由北京種鵪鶉場與南京農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院所聯合育成。體型中等,體羽潔白,偶有黃色條斑,眼粉紅色。喙、脛、腳為肉色。皮膚白色或淡黃色。
成年公鶉體重130-140克,母鶉160-180克。6周齡開產,年產蛋率85%左右,蛋重11.5-13.5克。殼色為棕色或青紫色的斑塊或斑點。料蛋比2.73:1。日耗料25-27克。為自別雌雄配套系的父系父本。產蛋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