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蝸牛在我市蔬菜上發生晉遍,危害嚴重,蔬菜受害后葉片嚴重受損,并留下污痕,對產量、品質造成嚴重影響,經濟效益下降。為了摸清蝸牛的發生特點、為害習性及其防治方法,我們進行了系統的觀察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現總結分析如下:
1 蔬菜地蝸牛的發生特點
1.1 寄主多、食性雜 蝸牛的寄主種類很多,主要有十字花科的大白菜、小白菜、甘藍、油菜,藜科的菠菜、甜菜,傘形科的胡蘿卜、芫荽,豆科的大豆、菜豆,葫蘆科的黃瓜、南瓜,茄科的辣椒、番茄、茄子,百合科的蔥、蒜,菊科的萵苣等。在蔬菜作物中蝸牛最喜歡取食的有大白菜、小白菜、豌豆、豇豆、大豆,其次是菠菜、生菜、萵苣、胡蘿卜,蘿卜及百合科的蔬菜受害很輕或幾乎不受害。
蝸牛取食為害一年中有二個明顯高峰,即3~6月和9~12月,其中4~6月和9~10月發生量大,為害最重。在早春,3月上旬越冬成貝在塑料大棚中開始活動,直接為害蔬菜幼苗,其中葉菜類幼苗,黃瓜苗受害最重,可將菜苗和瓜苗的葉片、葉柄吃光,導致植株死亡,番茄、辣椒、茄子等受害輕;4月上中旬,為害露地栽培的豆科、葉菜類蔬菜;7~8月進入土壤中或草叢中越夏;入秋以后氣溫明顯下降,并出現連陰雨天氣,氣候條件非常適宜于蝸牛繁殖和轉移為害;天氣轉涼時,越夏成貝出來活動,大量取食各類秋播蔬菜,尤其嗜食大白菜、小白菜、菠菜、胡蘿卜等剛出土的幼苗及定植后的大白菜、小白菜等,常將幼苗咬斷,葉片、葉柄吃光,經濟效益顯著下降。
1.2 生活隱蔽,藥劑防治困難 蝸牛越夏和越冬時躲在土縫里,春、秋季為害時,白天多潛伏不動,只有夜間才出來取食,如遇陰雨天氣,晝夜均可取食為害。同時由于蝸牛屬于軟體動物,殺蟲劑對其防治效果較差。
1.3 種群數量多,容易暴發成災蝸牛雌雄同體,既可異體受精,也可自體受精繁殖,任何一個個體均能產卵,一個成貝一次可產卵50~60粒,一生可產卵300~2000粒,而且產卵集中,成堆產卵于一處,幼貝孵化時也比較整齊,常集中在蔬菜植株上取食。菜田調查,每平方米有100~200頭,最多的在一棵大白菜上就查獲蝸牛47頭。據系統定點觀察,一頭成貝一個晚上可咬斷10~15棵剛發芽的菜或胡蘿卜苗,可取食5~10cm的大白菜葉片,且對老葉嫩葉沒有選擇性。因此,蝸牛具有暴食性,往往1~2個晚上就可以將一棵蔬菜幼苗吃光。
2 綜合防治措施
2.1 農業防治 ①利用地膜覆蓋可明顯抑制蝸牛的活動和為害;②經常清潔田園,及時中耕,破壞其棲息地和產卵場所,減少蟲源;③秋冬深翻地,把卵和越冬成蟲翻至地表,曬死或被天敵吃掉;④在蝸牛發生較嚴重的地方,在冬春季和秋季翻耕土地時留一小塊雜草地,引誘蝸牛,然后集中消滅;⑤蔬菜收獲后,及時清除菜地的雜草及作物殘渣;⑥不施用未腐熟的有機肥等。
2.2 生石灰封鎖防治 在大白菜、小白菜等蔬菜定植后,及時在植株的周圍撒一層生石灰,蝸牛晚間出來取食時碰到生石灰就會死亡。或把生石灰撒在農田溝邊、壟間,形成封鎖帶,但不要撒在菜葉正面,以免影響光合作用。一般每畝用生石灰5~7kg可短期防治蝸牛進入菜田為害。
2.3 化學藥劑防治 使用專門的殺螺劑10%密達(四聚乙醛),每畝用0.5~1kg,于傍晚時均勻撒在畦面上;或用密達2~2.5kg撒入田間,此藥劑防治蝸牛有特效。也可先用80.3%克蝸凈WP170倍液噴霧防治,或選用6%除蝸靈2號,每畝500~750g均勻撒施防治。對蝸牛重發生田塊,隔10~15天,進行第二次防治,可有效地控制蝸牛的為害。
2.4 人工捕捉 晴天夜晚,一般在傍晚7時以后,蝸牛開始活動時即可進行捕捉,捕捉的最佳時間為8~9時,連續3~4個晚上,基本上可控制蝸牛的為害。
2.5 其他防治方法 早春和秋末冬初采用地膜覆蓋栽培時,一般做畦后,每畝撒菜餅150kg,然后蓋膜,菜餅吸水發酵,可明顯減輕蝸牛的為害。另外在整地時每畝撒生石灰5~7kg,也可減輕蝸牛為害。
1 蔬菜地蝸牛的發生特點
1.1 寄主多、食性雜 蝸牛的寄主種類很多,主要有十字花科的大白菜、小白菜、甘藍、油菜,藜科的菠菜、甜菜,傘形科的胡蘿卜、芫荽,豆科的大豆、菜豆,葫蘆科的黃瓜、南瓜,茄科的辣椒、番茄、茄子,百合科的蔥、蒜,菊科的萵苣等。在蔬菜作物中蝸牛最喜歡取食的有大白菜、小白菜、豌豆、豇豆、大豆,其次是菠菜、生菜、萵苣、胡蘿卜,蘿卜及百合科的蔬菜受害很輕或幾乎不受害。
蝸牛取食為害一年中有二個明顯高峰,即3~6月和9~12月,其中4~6月和9~10月發生量大,為害最重。在早春,3月上旬越冬成貝在塑料大棚中開始活動,直接為害蔬菜幼苗,其中葉菜類幼苗,黃瓜苗受害最重,可將菜苗和瓜苗的葉片、葉柄吃光,導致植株死亡,番茄、辣椒、茄子等受害輕;4月上中旬,為害露地栽培的豆科、葉菜類蔬菜;7~8月進入土壤中或草叢中越夏;入秋以后氣溫明顯下降,并出現連陰雨天氣,氣候條件非常適宜于蝸牛繁殖和轉移為害;天氣轉涼時,越夏成貝出來活動,大量取食各類秋播蔬菜,尤其嗜食大白菜、小白菜、菠菜、胡蘿卜等剛出土的幼苗及定植后的大白菜、小白菜等,常將幼苗咬斷,葉片、葉柄吃光,經濟效益顯著下降。
1.2 生活隱蔽,藥劑防治困難 蝸牛越夏和越冬時躲在土縫里,春、秋季為害時,白天多潛伏不動,只有夜間才出來取食,如遇陰雨天氣,晝夜均可取食為害。同時由于蝸牛屬于軟體動物,殺蟲劑對其防治效果較差。
1.3 種群數量多,容易暴發成災蝸牛雌雄同體,既可異體受精,也可自體受精繁殖,任何一個個體均能產卵,一個成貝一次可產卵50~60粒,一生可產卵300~2000粒,而且產卵集中,成堆產卵于一處,幼貝孵化時也比較整齊,常集中在蔬菜植株上取食。菜田調查,每平方米有100~200頭,最多的在一棵大白菜上就查獲蝸牛47頭。據系統定點觀察,一頭成貝一個晚上可咬斷10~15棵剛發芽的菜或胡蘿卜苗,可取食5~10cm的大白菜葉片,且對老葉嫩葉沒有選擇性。因此,蝸牛具有暴食性,往往1~2個晚上就可以將一棵蔬菜幼苗吃光。
2 綜合防治措施
2.1 農業防治 ①利用地膜覆蓋可明顯抑制蝸牛的活動和為害;②經常清潔田園,及時中耕,破壞其棲息地和產卵場所,減少蟲源;③秋冬深翻地,把卵和越冬成蟲翻至地表,曬死或被天敵吃掉;④在蝸牛發生較嚴重的地方,在冬春季和秋季翻耕土地時留一小塊雜草地,引誘蝸牛,然后集中消滅;⑤蔬菜收獲后,及時清除菜地的雜草及作物殘渣;⑥不施用未腐熟的有機肥等。
2.2 生石灰封鎖防治 在大白菜、小白菜等蔬菜定植后,及時在植株的周圍撒一層生石灰,蝸牛晚間出來取食時碰到生石灰就會死亡。或把生石灰撒在農田溝邊、壟間,形成封鎖帶,但不要撒在菜葉正面,以免影響光合作用。一般每畝用生石灰5~7kg可短期防治蝸牛進入菜田為害。
2.3 化學藥劑防治 使用專門的殺螺劑10%密達(四聚乙醛),每畝用0.5~1kg,于傍晚時均勻撒在畦面上;或用密達2~2.5kg撒入田間,此藥劑防治蝸牛有特效。也可先用80.3%克蝸凈WP170倍液噴霧防治,或選用6%除蝸靈2號,每畝500~750g均勻撒施防治。對蝸牛重發生田塊,隔10~15天,進行第二次防治,可有效地控制蝸牛的為害。
2.4 人工捕捉 晴天夜晚,一般在傍晚7時以后,蝸牛開始活動時即可進行捕捉,捕捉的最佳時間為8~9時,連續3~4個晚上,基本上可控制蝸牛的為害。
2.5 其他防治方法 早春和秋末冬初采用地膜覆蓋栽培時,一般做畦后,每畝撒菜餅150kg,然后蓋膜,菜餅吸水發酵,可明顯減輕蝸牛的為害。另外在整地時每畝撒生石灰5~7kg,也可減輕蝸牛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