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鵪鶉育雛的飼養管理

   日期:2016-05-06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89    
 鵪鶉素有"動物人參"之美譽,其肉質營養豐富,味道鮮美,食不膩人,營養價值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是上好的營養補品,是我國民間傳統的滋補良藥。鵪鶉飼養因其占地少、投資少、生產周期短、繁殖快、生長迅速、收益高等原因,在各地都有較大發展。由于雛鶉的飼養管理直接影響到它的成活率、生長發育和生產性能,因此對雛鶉的飼養管理要特別注意。 

    1 育雛前準備 

    先用生石灰消毒場地,然后用2%的氫氧化鈉溶液消毒,最后把清洗好的用具、墊料放進育雛室,每立方米用21克高錳酸鉀和42毫升福爾馬林(另加水20毫升)密閉熏蒸消毒24小時。進雛前兩天,進行通風換氣,把舍溫升高至35℃~37℃,并保持恒定、均勻,育雛室的相對濕度應保持在65%~70%。提前準備育雛飼料,要求飼料營養全面,適口性好易消化。 

    2 先飲水后開食 

    雛鶉的飼喂原則是先飲水后開食。雛鶉出殼24小時內開始飲水,第一天飲0.01%高錳酸鉀水,以后飲涼開水。飲水后1小時用玉米粉按100只加入1克酵母粉開食,4日齡后逐漸換成雛鶉料。對于不會采食的雛鶉應加以訓練,其方法是將飼料撒在紙面或無毒塑料膜上,把不會采食的雛鶉放在上面,用手輕輕敲打紙面或塑料膜,誘導其采食。雛鶉料可按如下配方:玉米粉52%、豆餅27%、麩皮5%、魚粉10%、葉粉5%、骨粉1%,另加多種維生素10克,將飼料攪拌均勻喂給。1~7日齡每日6~8次,以后逐漸減至4次,保證不斷料、不斷水。每日每只平均采食量:3日齡3~4克,5日齡5~7克,7日齡9~11克,11日齡13~15克,15日齡16~18克,以后自由采食。 

    3 保證適宜的溫、濕度和光照 

    育雛的溫度:1~3日齡為38℃~36℃,4~6日齡為36℃~35℃,7~12日齡為34℃~31℃,13~15日齡30℃~28℃;16~30日齡為28℃~20℃。一般21~28日齡后視天氣情況脫溫飼養,育雛施溫要根據溫度計、群體大小、天氣變化和鵪鶉的活動、休息和采食情況進行調整。 

    濕度:第1周的濕度控制在65%~70%,以后控制在50%~60%。 

    光照:第1周的光照時間為24小時,8~14天為16小時,15~30天為10小時,光照強度為10勒克斯,光源用白熾燈,在自然光照時間較長的季節,要把窗戶遮好,保持光照時間和強度。 

    4 飼養密度 

    密度過大時,生長發育緩慢,不均勻,育雛成活率低,易發生啄肛、食羽等惡癖,弱雛易受傷、壓死;密度過小時,浪費設備,飼養成本高。推薦每平方米1~7日齡100~120只,8~14日齡80~100只,15~21日齡60~80只,22~30日齡40~50只。根據鵪鶉群體的情況和季節調整飼養密度,一般日齡小可大一些,冬天可以大一些,夏天要小一些,可以有10%的增減幅度。 

    5 通風 

    育雛時人們往往重視保溫而忽視通風,室內空氣污濁,有害氣體對雛鶉造成危害,這時可通過開閉門窗或打開通氣孔來保持室內空氣新鮮,但在通風時要避免冷空氣直接吹到雛鶉身上。 

    6 日常管理 

    注意籠舍的清潔衛生,定期對食槽、水槽進行清洗消毒,注意鶉舍的門窗要有相應的防范措施,防止鼠、貓、狗等天敵的進入,墊料要平穩整潔;保持環境安靜,動作要輕,減少驚擾,1~4天注意防止逃竄;加料、喂水要小心,保證飼料與飲水的供應;防止飲水沾濕絨毛;經常觀察鶉群精神狀態、進食和排便情況,發現病鶉要及時隔離治療并淘汰發育不良的弱雛。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