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wǎng) 水果網(wǎng) 大田網(wǎng) 花木網(wǎng) 茶葉網(wǎng) 藥材網(wǎng) 菌菇網(wǎng) 畜牧網(wǎng) 家禽網(wǎng) 水產(chǎn)網(wǎng) 特養(yǎng)網(wǎng) 種子網(wǎng) 肥料網(wǎng) 農(nóng)藥網(wǎng) 飼料網(wǎng) 獸藥網(wǎng) 農(nóng)機網(wǎng) 溫室網(wǎng) 食品網(wǎng) 工藝網(wǎng)

五味子育苗技術(shù)介紹

   日期:2016-05-05     來源:聚農(nóng)網(wǎng)    作者:jn720.com    瀏覽:102    
北五味子是一種抗寒性很強的植物,芽眼萌動比一般樹木早(4月中旬),幾乎不受晚霜的危害,能耐受住早春寒冷的氣候而正常生長。5月上旬展葉,5月下旬至6月初開花,花期10―14天,單花6―7天開完,開花的臨界濕度0―1℃。在花期很少見到昆蟲在花上活動,所以認為北五味子是風(fēng)媒花植物。8月末至9月下旬果實成熟。

  北五味子在野生條件下,主要靠營養(yǎng)繁殖,由母株的地下橫走莖(分布在10―40cm腐殖質(zhì)層中)向四周伸展,盤根錯節(jié),新橫走莖頭一年形成不定芽,第二年長出新植株,同時又產(chǎn)生新的橫走莖又向四周伸長,每年如此繁衍,新植株從根莖上發(fā)生,沒有主根,只有少量須根,因此不耐干旱,其營養(yǎng)來源除本身從土壤中吸收外,還可從母株上獲得。據(jù)觀察,年老或生長在瘠薄土地上的植株多生雄花;幼年或壯年樹生活力強,多生雌花。北五味子植株壽命可達20年。

  1.育苗技術(shù)

  繁殖五味子苗木,一般有播種,扦插和壓條等幾種方法,因目前優(yōu)良品種較少,生產(chǎn)用苗仍以實生苗為主。培育五味子苗木,可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適宜方法?! ?/span>

  2.1實生繁殖  

  2.1.1采種、層積處理及催芽

  7月下旬以后可到栽培園或野外調(diào)查選種,選種標準是把穗長8cm以上,平均粒重0.5g以上,漿果著色早的結(jié)果樹,確定為采種樹。8月末至9月中旬采收果實,搓去果皮果肉,漂除癟粒,放陰涼處晾干。12月中下旬用清水浸泡種子2-3天,每天換一次水,然后按1:3的比例將濕種子與潔凈細河沙混合在一起,放入水箱或花盆中貯放,溫度保持0-5℃,沙子濕度一般為飽和含量40-50%,通常用手握緊成團又不滴水。北五味子種子層積處理所需要的時間80-90天,播種前半個月左右,把種子從層積沙中篩出,用涼水浸泡3-4天,每換水1次水。五味子種子催芽方法:按當?shù)夭シN期應(yīng)提前90-100天開始催芽,通常在1月末或2月初,將種子用50℃溫水浸泡,不停攪拌,直到水冷卻到30T以下,繼續(xù)浸泡48小時,撈出種子,用0.5%高錳酸鉀水溶液浸泡消毒岑小時,再用清水淋凈。篩顆粒均勻,用水沖洗潔凈的細河沙2-5倍拌種,盛人編織袋內(nèi),在0-5℃條件下放置l-2天,再移入室內(nèi)。室溫保持10-12℃,經(jīng)常翻動,保持濕度在60%左右,即手握成團,松手即松散力度。注意種子催芽處理間內(nèi)及堆積種子的水泥地面應(yīng)事先消毒并保持潔凈,適當通風(fēng),保持室溫均恒。經(jīng)過60-70天轉(zhuǎn)入0-5℃窖內(nèi),或在同一環(huán)境下逐漸降溫至0-5℃,經(jīng)過20天左右種胚發(fā)育成熟,有的種子已裂口。據(jù)報道,這種方法處理,種子發(fā)芽率達70%以上。北五味于種子秋播和層積處理,均能起到催芽效果,其原理與低溫催芽處理相同。浸水的種子種皮裂開或露出胚根,即可播種。

  2.1.2苗圃地選擇及播種前準備  

  為了培育優(yōu)良的北五味子苗木,苗圃地最好選擇地勢平坦,水源方便,排水好,疏松、肥沃的沙壤土地塊。苗圃地應(yīng)在前一年土壤結(jié)凍前進行翻耕、耙細,翻耕深度25-30cm。結(jié)合秋翻施入基肥,每畝(667m2)施腐熟農(nóng)家肥5m2左右。  

  2.1.3露地直播  

  露地直播可實行春播(5月上旬)和秋播(土壤結(jié)凍前)。播種前作寬1.2m,長10m的低畦。播種采用條播法,即在畦面上按15-20cm的行距,開深2-3cm的淺溝,每畦撒播種子100-120g。覆2cm細土。用木磙鎮(zhèn)壓,澆透水,在床面上覆蓋一層稻草簾,以保持土壤濕度,至幼苗出土?xí)r揭去。為防止立枯病和其它土壤傳染性病害,在播種覆土后,結(jié)合澆水,噴施800-1000倍50%代森銨水劑?! ?/span>

  當出苗率達到50%-70%時,撤掉覆蓋物并隨即搭設(shè)簡易遮蔭棚,在幼苗至5-6cm時撤掉。苗期要適時除草松土,當幼苗長出3-4片真葉時進行間苗,株距保持7-10cm。苗期追肥2次,第1次在拆除遮蔭棚

時進行在幼苗行間開溝,每個苗床施硝酸銨200-250g;硫酸鉀50-60g;第2次在苗高10cm左右時進行,每個苗床施磷酸二銨300-400g,硫酸鉀60-80g。施肥后適當增加澆水次數(shù),以利幼苗生長?! ?/span>

  2.1.4保護地營養(yǎng)育苗  

  在無霜期短的地方露地直播育苗一般得兩年出圃,如果采取保護地提前播種掊育營養(yǎng)缽苗,然后移栽于露地苗圃的方法,可達到當年育苗當年出圃的目的?! ?/span>

  播種及播后管理4月初,扣塑料大棚,制作紙袋營養(yǎng)缽,規(guī)格為6×6×10cm或7×7×10cm;營養(yǎng)土的配比為:細河沙與腐殖土比例為1:3,并按5%的比例加放腐熟農(nóng)家肥及0.3%的磷酸二銨(研成粉末)。播種前給低缽營養(yǎng)土澆透水,播種時底土及覆土拌入敵苗靈,在播種后結(jié)合澆水,噴施800-1000倍代森銨。每個紙缽內(nèi)播種2粒,覆土1-1.5cm。  

  播種后要保持適宜的濕度,一般2-3天澆1次水,小苗出齊后要遮蔭20天左右,當溫度在30℃以上時要通風(fēng)降溫?! ?/span>

  幼苗移栽及圃地管理6月中下旬,幼苗帶土坨移入苗圃。栽苗前苗圃地要充分做好準備(翻耙、打壟等),栽苗時用平鎬破壟開15cm深溝,施入口肥(每畝用優(yōu)質(zhì)農(nóng)家肥400-500Kg),紙缽苗按株距10-15cm擺放溝中,用細土填平,澆透水,最后封壟?! ?/span>

  幼苗移入苗圃后,土壤干旱時及時灌水,勤除草松土。7月初進行第1次追肥。每延長米壟施硝酸銨30-40g,硫酸鉀10-15g;8月初進行第2次追肥,施三料復(fù)合肥50g或磷酸二銨40g、硫酸鉀10g.  

  2.2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屬于無性繁殖方法之一,因而扦插苗能相對穩(wěn)定地保持原品種的特性和特征,一致性強,隨著優(yōu)良品種及其種源的增多,這種方法將成為培育生產(chǎn)用苗的主要方法?! ?/span>

  2.2.1硬枝扦插:在5月中旬至6月初,將母樹上一年枝剪成8-10cm插條,上部留一個3-5cm的新梢,插條基部用200PPMα-萘酸或吲哚酸浸泡24小時或用2000PPM液浸蘸3分鐘。扦插基質(zhì)上層為細河砂5-7cm,下層為營養(yǎng)土(大田表層土加腐熟農(nóng)家肥)10cm左右。插條與床面成30o角,扦插密度5×10cm,苗床上扣遮蔭棚,插條生根前,葉片保持濕潤?! ?/span>

  2.2.2綠枝扦插:在6月上中旬,采集半木摶化新梢,剪成8-10cm插條上留一片葉,用1000PPMABT1號生根粉液浸蘸插條基部15秒或300PPMα―萘乙酸浸蘸3分鐘,扦插基質(zhì)及扦插管理方法同上?! ?/span>

  2.2.3橫走莖扦插  

  在栽培園中,3年生以上五味子樹可產(chǎn)生大量橫走莖,分布于地表以下10-15cm的土層中,萌芽前結(jié)合清理萌蘗,把清理出的橫走莖選取具有飽滿芽部分,剪取15cm左右的插條,插條基部5-7cm處用15-20PPmα-萘乙酸浸蘸,栽植于事先準備的苗圃地。栽苗時用平鎬破壟開15cm的深的溝,插條按株距10cm放入溝中,用細碎潮濕的土復(fù)蓋至溝深的一半,不要踏實。每栽3-4m長就及時澆透水,待水滲下之手復(fù)土成原壟,上蓋稻草或草簾保濕,10-15天后芽眼萌發(fā)出嫩梢。幼苗期管理與實生育苗方法相同。

3.五味子實生苗培育

  經(jīng)催芽處理的種子,播種時間在5月中下旬,以出苗后避過當?shù)氐耐硭獮闇?。采用條播,行距12cm,苗床橫向開溝,溝深3-4cm,稍加鎮(zhèn)壓,播種量25g/m2,播后蓋土2-3cm厚,壓實,床面再覆蓋一層草,保持土壤濕潤,以利出苗。根據(jù)需要,培育S2-0苗播種量較培育S1-1苗適當小些。

  五味子喜肥沃濕潤、疏松、含腐殖質(zhì)多、排水良好的暗棕壤。播種時連同沙子一同播火。插入后經(jīng)常澆水,保持床面濕潤,經(jīng)30-40天即可陸續(xù)出苗。幼苗出土后,逐漸撤出覆蓋物,同時搭棚遮蔭。幼苗怕日灼,苗期每日適當遮蔭是保苗的關(guān)鍵。遮蔭棚高度60-70cm,上面覆蓋葦簾或采用50%-60%遮光率的

遮陽同。苗期適時除草松土及定期噴灑1:1:100信波爾多液,預(yù)防白粉病發(fā)生。

  3.1無性苗繁殖

  五味子幾種無性繁殖方法中,以利用地下匍匐莖作材料進行無性繁殖效果較好,成本低,技術(shù)簡單易行。根據(jù)當?shù)亟鈨銮闆r,挖取走莖苗的時間以4月末5月初為宜。橫走莖每段長20-30cm,其上有較多的不定根,帶一l-2年生地上枝條,高度50cm左右即可。栽植深度15一20cm,澆水保濕。為防止失水挖取后應(yīng)立即放人大塑料袋內(nèi),隨挖隨栽。當田栽不完可在遮蔭處就地假植。挖取走莖苗進行移栽,二年成苗,三年結(jié)果,五年豐產(chǎn),為無性繁殖建立五味子生態(tài)豐產(chǎn)國的一種好方式。

  北五味子地上莖條截采扦藏插,生根較為困難。據(jù)有關(guān)材料報道用150x10-6濃度的ABTI號生根粉浸泡插穗下端6小時,扦插45天后,其生根率可達80%以上。但這種扦插苗宜在有遮蔭的塑料棚內(nèi)生長1年再移栽上山,而抗旱、抗凍能力仍較弱。此外,壓條法也可局部使用。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shù)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shù)
點擊排行
網(wǎng)站首頁  |  關(guān)于聚農(nóng)網(wǎng)  |  會員服務(wù)  |  網(wǎng)站建設(shè)  |  廣告服務(wù)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lián)系方式  |  網(wǎng)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wǎng)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