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五味子是長白山區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藥用植物,由于多年來人為因素的破壞,野生資源大幅的減少,依靠野生資源已遠遠不能滿足中藥材市場、制藥和加工企業日益增長的需求,開展野生變家植的研究,使之走向栽培化勢在必行。本成果以大量試驗研究為基礎,首次提出以育苗、建園、整形修剪、土壤管理和病蟲害防制為主要內容的北五味子豐產配套栽培技術,使北五味子在人工栽培條件下,三年生園平均畝產漿果150公斤,四年園生400公斤,五年生以上園600公斤,達到優質、豐產、穩產的目標,收集保存優良種質資源150份,并對北五味子主要育種性狀進行了評價研究,選育出我國第一個北五味子新品種“紅珍珠”;研制出五味子果酒和飲料共3個產品,并提出了其加工工藝。
本項目的完成,為吉林省在中藥現代化建設中搞好北五味子無公害規范化栽培和新產品開發奠定了良好的基礎。1997年以來,本項目成果推廣面積6200畝,其中人工栽培面積1900畝,野生保護面積4300畝;果酒釀造技術在吉林省蛟河市龍鳳鄉和泉陽林業局得到應用推廣,累計創產值2814.8萬元,創利稅1880.0萬元,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
本項目的完成,為吉林省在中藥現代化建設中搞好北五味子無公害規范化栽培和新產品開發奠定了良好的基礎。1997年以來,本項目成果推廣面積6200畝,其中人工栽培面積1900畝,野生保護面積4300畝;果酒釀造技術在吉林省蛟河市龍鳳鄉和泉陽林業局得到應用推廣,累計創產值2814.8萬元,創利稅1880.0萬元,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