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黃粉蟲工廠化生產技術

   日期:2016-05-04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05    
一、良種 

    山東農業大學昆蟲研究所已培育出CH-1、GH-2、黃粉蟲與黑粉蟲的雜交種HH-1三個品種。GH-1個體大,生長快;適宜作為飼料或食品加工原料;GH-2個體小,但生長整齊速度較好,適合于活體飼料的應用;HH-1生活力強,繁殖率高,個體大,適于留種。 

    二、飼料 

    1、麥麩。傳統飼養所用飼料以小麥麩皮為主,以各種新鮮蔬菜葉或土豆片作為水分來源的補充材料。 

    2、農作物秸稈糠粉生物飼料。可以利用各種農作物秸稈糠粉、樹葉、雜草等,經過酵化處理,制作成生物飼料進行飼喂。 

    三、環境條件 

    黃粉蟲對溫度的適應范圍很寬,但最佳生長發育和繁殖溫度為25~32℃,致死高溫為36℃。最適相對濕度成蟲、卵為55%~75%,幼蟲、蛹為65%~75%。黃粉蟲具趨光性,怕光而趨暗。 

    四、飼養器具 

    1、標準飼養盤。目前生產上最常采用的養殖盒規格為長80厘米、寬40厘米、高6厘米。為了節約成本,也可利用舊木料自行制作木盤,或者采用硬紙制作成紙質養殖盒,但規格必須與上統一。 

    2、飼養架。飼養架由∠30×30×4角鋼組裝而成,一般分為6層,每層可以放置6個標準飼養盤。 

    3、分離篩。分離篩分為2類,一類用于分離各齡幼蟲和蟲糞,一類用于分離老熟幼蟲或蛹。幼蟲與蟲糞的分離篩由8目、20目、40目、60目鐵絲網或尼龍絲網作底制作而成,四周用1厘米厚的木板制成。 

    4、產卵盤。產卵盤與生產飼養盤規格統一。產卵盤由產卵隔離網篩和生產飼養盤2部分組成,產卵隔離篩由40~60目篩網制作而成,四周比標準飼養盤縮小3~5厘米。 

    5、孵化箱和羽化箱。 

    五、防疫 

    1、軟腐病。山東省出現于7~9月份。發病后幼蟲行動遲緩,食欲下降,糞便稀清,最后變黑而死亡,死亡蟲體初黑軟,且散發惡臭氣味,后變干癟、僵硬。發現本病要停放青料,清理殘食,調節室內濕度。將0.25克氯霉素或金霉素與麥麩250克混合均勻投喂。嚴禁在飼料中積水或于飼養盤中見水珠。 

    2、干枯病。蟲體患病后,由體節部位干枯發展到全身干枯而死亡。在空氣干燥季節,及時投喂青料,在地面上灑水,設水盆降溫。 

    3、螨害。螨類對黃粉蟲危害很大,造成蟲體瘦弱,生長遲緩,孵化率低,繁殖力減弱,一般發生于7~9月份。調節室內空氣濕度,夏季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防止食物帶螨。飼料要密封儲存,料糠、麥麩最好消毒,晾干以后再飼喂。特別在濕度過大的夏季雨天,所投青料必須干爽,不能過濕,及時清除殘食,保持蟲箱清潔,并使用強氯精200倍液消毒、在陽光下暴曬10分鐘。 

    4、其他蟲害。主要是米象、米蛾的幼蟲,同黃粉蟲爭食飼料,形成糠團。及時發現剔除。還要注意飼養室內嚴防螞蟻、蒼蠅、蟑螂、老鼠、壁虎,室內嚴禁放置農藥。 

    六、生產技術 

    1、飼養的種群密度。幼蟲飼養種群密度一般保持在每標準飼養盤1~2公斤(7000~15000頭)。隨著生長發育,幼蟲越大相對密度應小一些,室溫高、濕度大,密度也應小一些。繁殖用成蟲飼養密度一般保持在每標準飼養盤4000~6000只。 

    2、幼蟲的飼養與蟲糞篩除。從卵的置放和孵化開始,就要保持整個生長發育階段的整齊性,最好將1~3天內的卵作為一批。飼養前,先在飼養箱、盒等器具內放入麩皮或其他飼料,再將黃粉蟲卵或初孵化幼蟲放入,幼蟲密度以布滿器具或最多不超過3~4厘米厚為宜,最后在上面鋪放菜葉、其他蔬菜果品殘體等。每隔一周左右,篩除蟲糞,換上新飼料。當幼蟲長到20~35毫米時,便可采收用于飼喂動物。一般幼蟲體長達到30毫米時,顏色由黃褐色變淡,且食量減少,這是老熟幼蟲的后期,以后即很快進入化蛹階段。一般幼蟲為3~5天篩1次蟲糞,投放一次飼料。1~3齡幼蟲可以不篩除蟲糞,4~8齡用60目篩網,10齡以上可用40目篩網,老熟幼蟲用普通鐵窗紗為宜。 

    3、成蟲的分離與飼養。分離成蟲的方法主要有3種: 

    菜葉誘集。選擇含水量較大的蔬菜葉,在剛出現羽化的成蟲時,將菜葉置于飼養器具中,成蟲便迅速爬到菜葉上取食,然后將菜葉連同成蟲一起取出,放到集卵箱中。 

    用浸濕的黑布或海綿等物覆蓋在飼養器具中蛹和成蟲上面,將黑布移至集卵箱中,把成蟲撥下來即可,如此反復幾次,即可將成蟲分離出來。 

    人工手揀,可以使蛹和成蟲受傷率降低,但用工浪費。在育種材料的選擇中,人工手揀仍是必要的手段。 

    在工廠化生產模式中,將分離出來的蛹集中在一起,置于羽化箱中,經過8~10天便集中羽化為成蟲。將羽化出的成蟲放置于飼養容器內,喂給麩皮或其他各種飼料(生物飼料、精料配合飼料、全價飼料)及青菜,經1周后體色逐漸變成黑褐色,這時便開始產卵,經1~2個月進入產卵盛期。成蟲期應在黑暗的環境,并盡量減少干擾。交配對溫度也有要求,20℃以下或32℃以上很少交配。交配產卵期要供給營養豐富的飼料。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