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大蠶高效飼育新法

   日期:2016-05-04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02    
大蠶期,特別是五齡蠶,用桑量占全齡期85%左右,除沙、給桑、捉熟蠶等大量用工都集中在五齡期。據調查,傳統的蠶箔養蠶。不但用工量大,而且養蠶人員十分辛苦,勞動效率低。采用大蠶固定蠶臺育與自動上蔟,不除沙、不捉熟蠶、不上下端箔,給桑、上蔟方便,與傳統的蠶箔育相比,可節省勞力50%以上,降低勞動強度40%~50%。 

    一、大蠶省力蠶臺的制作 

    用木料制作成蠶架。蠶架寬、長度應根據蠶室寬度、長度,并結合簇具寬、長度(塑料折蔟1.1米×0.8米,紙板方格蔟0.4米×0.55米)確定,一般內寬有1.3米、1.8米、2.4米三種規格,層間內空高40~50厘米,底層離地30厘米。如果在樓上飼養,底層應離地50厘米,可充分利用地面層,增加飼養量。每隔1.5米間距擱一個木架。在木架內兩邊各捆壓一根長竹竿,中間再捆2~4根竹子,再在竹子上面放上篾折(橫向放在竹竿上),篾折上沿四周各捆壓一根竹子和鋪上透氣的塑料編織布等(切忌用塑料薄膜鋪墊),這樣就形成一個蠶臺(床)。一般飼養一張蠶需蠶臺面積32~35平方米。蠶臺離墻10厘米以上,以避免熟蠶向上攀爬。在室內搭建蠶臺的蠶室,要求有對流窗,以保證室內通風良好,空氣新鮮。在屋中央搭一架蠶臺的四周或屋內兩邊各搭一架蠶臺的中間留人行操作道60~80厘米或1~1.1米左右,便于消毒、給桑、上蔟、采繭等操作。夏秋季可在竹林或樹林等蔭涼處搭建棚架蠶臺育,可降低高溫悶熱或高溫干燥等不良氣候對蠶兒的危害,獲得蠶繭穩產高產。 

    二、大蠶省力蠶臺育飼育技術 

    1.適時移蠶上臺。五齡蠶餉食喂兩次葉后,連葉帶蠶移上蠶臺中央,約占蠶臺面積的1/3,以蠶不挨蠶為宜。隨著蠶兒的生長逐步向四周自然擴大蠶座面積,直到上蔟時蠶臺上的蠶兒恰好鋪滿。同一批餉食的蠶放同一層蠶臺,早批放下層,遲批放上層,切不可早、晚批蠶同一層蠶臺混合飼養。 

    2.良桑飽食。要求每天給桑4~5次,把握好各次給桑時間及給桑量。每次給桑后要保證兩小時內蠶座上有余葉,做到吃飽不剩葉,夜間給桑量適當添加,不喂過嫩葉、發燒葉、病蟲葉等,達到良桑飽食。 

    3.嚴防悶熱悶氣。大蠶對高溫多濕的抵抗力弱,由于食桑量多,排糞量多,蠶座往往多濕,容易產生不良氣體,誘發蠶病。因此,在無大風的情況下,一般要開放門窗飼養,如遇高溫悶熱天氣,可適度開電扇,進行通風換氣,避免悶熱悶氣對蠶體的危害。 

    4.嚴格消毒排濕。大蠶上臺前要做好蠶房、蠶臺的藥物消毒。蠶兒上臺后不除沙,每天早上和晚上必須在蠶臺上各撒一次鮮石灰粉和石灰焦糠(3∶7)進行消毒排濕,以保持蠶座清潔干燥,切忌翻動蠶沙,防止蒸熱發酵。 

    三、熟蠶自動上蔟 

    1.捉青分批,遲餉食。待85%左右的蠶兒入四眠后撒上石灰粉止桑,并挑出青蠶另行飼養,起蠶餉食時要待眠蠶全部蛻皮后才給桑。這樣,能保證群體發育整齊一致。 

    2.適時添食蛻皮激素。見5%~8%熟蠶時(俗稱報信蠶)在傍晚添食蛻皮激素,促使蠶兒老熟齊一,便于熟蠶自動上蔟。 

    3.自動上蔟。添食蛻皮激素后,第二天上午基本上蠶兒已老熟,在蠶座上撒上石灰粉或谷草節,再擱上塑料折蔟或紙板方格蔟,熟蠶就會自動爬上蔟具找到合適的營繭位置吐絲營繭。也可在蔟具上覆蓋小蠶網(切忌覆蓋薄膜、報紙等不通風透氣排濕物),能加快熟蠶兒吐絲營繭速度。上蔟后蔟室應背光,保持光線暗淡,以利熟蠶吐絲結繭繭層厚薄均勻。待蠶繭基本形成后,捉去浮蠶,用鐵絲鉤將蔟懸掛在蠶臺中間,打開門窗,通風排濕,達到繭色潔白,提高蠶繭量,增加養蠶收益。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