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超級稻優質高效生產技術(下)

   日期:2016-04-25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06    
    3.麥草旋耕全量還田技術 該技術核心是將麥秸全量機械切碎分散、旋耕還田,配套應用機插秧、機直播、拋秧等栽培方式,集秸稈還田、省工節本、生態環保、高產高效于一體。一般每畝還田麥秸300~400公斤,畝產稻谷550~650公斤,比不還草對照田增產5%~8%,畝節支30~50元。重點抓好以下幾個關鍵環節:一是切碎分散麥秸。麥子成熟時,用久保田類聯合收割機距離田面10厘米左右收割麥子,同時開動切碎機械,切斷麥秸并均勻分散于田面。或用桂林類聯合收割機滾動式扎碎麥秸,人工分散于田面。二是施好大田基肥。應用定量精確施肥方法,確定基肥氮肥用量,并根據土壤測試結果補足磷、鉀肥用量,提倡有機肥、無機肥結合,均勻撒施于田面。三是旋耕埋草技術。實施麥草帶水淺旋耕還田,與中型拖拉機配套的耕整機械宜選用姜堰市新科制造有限公司生產的單軸正旋1ZSD型埋茬耕整機械,嚴格控制水層,以田面水層高處見墩、低處有水為準。耕整后田面露草量每平方尺豎立的碎草在10根之內。四是抓好水稻大田肥水管理,水分管理上,分蘗期及時露田增氧、排除毒害,中期及早分次擱田使土壤沉實,后期宜間隙灌溉,既保水又透氣。肥料應用上,粳稻施肥策略是重兩頭控中間,秈稻全程平衡施肥。病蟲草害防治上,根據預測預報,做好綜合防治工作。 

    4.機械化直播技術 水稻機械化直播無需育秧、拔秧、移栽等程序,具有省工、省力、省秧田等優點是一種輕型、簡化的低成本稻作新技術。重點抓好以下幾項技術關鍵:一是品種選擇及種子處理。可選用當地大面積推廣應用的主體品種,但以分蘗性一般或偏弱、穗型偏大、抗倒綜合性狀優良的品種為佳。播種前要加強種子處理,并以藥劑浸種。二是精細整地。要求按畦面寬2.4米,溝寬和深各0.2米左右的標準在田四周開好圍溝,做到溝溝相通,以保證排灌暢通。三是精量播種確保一播全苗。江蘇省以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為最佳播種期。早熟晚粳品種在6月10日前、遲熟中粳在6月 15日前結束播種。每畝播種量5~6公斤,基本苗10萬~14萬,最少不低于8萬,最多不超過15萬。四是綜合防治病蟲草害。重點做好二次防除,第一次化除在播種上水落干后,即每畝用36%丁惡合劑150克對水50公斤無效噴霧,噴藥后至齊苗田間不能積水,以防藥害;第二次化除在第一次用藥后15~20天(秧苗3葉期)再用丁惡合劑或60%丁草胺100克或10%水星10克,拌細土20~25公斤在稻田有水層的情況下撒毒土,并保持水層3~5天;對稗草較多的田塊,在稗草3~5葉期,每畝用50%快殺稗450~750克對水噴霧,對稗草局部發生的田塊應進行跳治,見草打草,以節省農本;3葉期后逐漸建立水層,以水“悶”草,以后如有少量雜草輔以人工拔除。根據當地水稻病蟲發生預測與預報,做好病蟲綜合防治工作。五是少吃多餐施用肥料。施肥策略是“前促、中控、后穩”。“前促”指基蘗肥要施足有機肥和適量的復合肥,基肥、分蘗肥各占總氮量的40%左右。一生總用量與常規栽培要遲平略減,分蘗肥采用少吃多餐看苗促進的方法,分2次施用;“中控”指總莖蘗苗達到預期穗數前要控制肥料施用,配合脫水擱田,控制無效分蘗和無效生長,只用10%左右化肥看苗促平穩保蘗;“后穩”指普施、重施促花肥,占總肥量40%左右,一般不施保花肥,或看苗少量施用,以防貪青遲熟。六是抓好水漿管理,濕潤灌溉以利出苗,齊苗至3葉期前以灌跑馬水為主,3葉后逐步建立淺水層,促進分蘗早生快長和以水抑草。在夠苗期前(即在預期穗數苗的70%~80%時,分次輕擱田,協調群體保穩長。拔節孕穗期,間隙灌溉,強根壯稈爭大穗。后期干干濕濕,養根護葉,活熟到老,收割前5~7天斷水,嚴防脫水過早影響粒重。 

    5.無公害安全生產技術該技術是通過選擇優良環境、培育水稻壯秧、配套應用肥料調優、優質群體調控、節水調優灌溉、無公害病蟲綜合防治、適期收獲等技術體系,實現水稻生產優質化、標準化、無公害化、輕簡高效化。重點抓好以下幾個關鍵環節:一是無公害水稻生產基地建設與監測技術;二是無公害投入品及其使用技術;三是無(少)殘留農藥綜合防治技術等。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