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稻與目前廣泛種植的半矮稈水稻相比,其株型增高、稻稈增粗、穗型增大,較大幅度地提高了水稻單產。但其株型結構的變化也誘發了稻田病蟲種群數量的改變,如二化螟、稻飛虱、紋枯病、稻曲病發生數量大,危害嚴重,特別是稻曲病已由水稻的次要病害上升為超級稻的主要病害,局部地區稻瘟病危害嚴重。若采用常規的藥劑防治不但用藥成本高、污染環境和稻谷,還無法有效控制病蟲危害,對超級稻生產造成嚴重影響。我地農技植保部門經多年研究,總結出一套有效防治超級稻主要病蟲害的新技術。該技術對病害防效達80%,對蟲害的防效達90%以上,且用工少,比常規用藥減少二三次,用藥量只有常規施藥用量的1/6,較好地解決了超級稻齊穗后株型高大施藥難度大的問題?,F將其技術要點介紹如下:
一、技術操作規程
1.浸種前每公斤種子用2.5%適樂時懸浮劑15克或40%強氯精可濕性粉劑4克拌種進行種子消毒處理,防治秧田期惡苗病。
2.大田拋栽或移栽5~7天(秧苗成活)時,在追肥中每667平方米拌入38%拋秧一次凈40克(拋秧田)或拌入50%瑞飛特乳劑50毫升(移栽田)撒施大田中,防除雜草。
3.超級稻分蘗末期每667平方米用5%銳勁特懸浮劑15毫升加入30%愛苗乳劑20毫升,兌水稀釋后噴施,每667平方米噴施藥液量為30公斤,防治螟蟲及紋枯病、葉瘟病等危害。
4.在孕穗末期(破口前3~5天)、始穗期每667平方米用30%愛苗乳劑20毫升,兌水稀釋成1500倍液噴施1次,每次每667平方米噴施藥液量為30公斤,防治稻曲病、紋枯病、稻瘟病。使用30%愛苗乳劑時,可與5%銳勁特懸浮劑或乙酰甲胺磷等農藥混用,兼治螟蟲、稻縱卷葉螟等害蟲。若稻飛虱發生量大,最后一次施藥時每667平方米可加入25%阿克泰水分散粒劑3克混用。其他時期視病蟲發生情況確定是否增施1次農藥。
二、關鍵技術
1.抓住施藥適期用藥。試驗表明,超級稻主要病蟲藥劑防治施藥適期是:分蘗末期、破口前3~5天、抽穗始盛期,特別是預防稻曲病的大發生,一定要在這三個時期分別施1次對口農藥。
2.選用廣譜、高效、藥效期長、殘留量小的對口新農藥品種。經田間藥劑篩選試驗,適合超級稻主要病蟲防治的新農藥品種有:30%愛苗乳油、25%好利克、5%銳勁特、25%阿克泰等。
3.注意施藥方法和施藥器具的選擇。田間多種病蟲同時發生時,可選2種新農藥與1種常用農藥混合噴施。只發生某種病蟲時,則只選一種對口新農藥噴施。施藥器具最好選用超低容量或迷霧式噴霧器。
一、技術操作規程
1.浸種前每公斤種子用2.5%適樂時懸浮劑15克或40%強氯精可濕性粉劑4克拌種進行種子消毒處理,防治秧田期惡苗病。
2.大田拋栽或移栽5~7天(秧苗成活)時,在追肥中每667平方米拌入38%拋秧一次凈40克(拋秧田)或拌入50%瑞飛特乳劑50毫升(移栽田)撒施大田中,防除雜草。
3.超級稻分蘗末期每667平方米用5%銳勁特懸浮劑15毫升加入30%愛苗乳劑20毫升,兌水稀釋后噴施,每667平方米噴施藥液量為30公斤,防治螟蟲及紋枯病、葉瘟病等危害。
4.在孕穗末期(破口前3~5天)、始穗期每667平方米用30%愛苗乳劑20毫升,兌水稀釋成1500倍液噴施1次,每次每667平方米噴施藥液量為30公斤,防治稻曲病、紋枯病、稻瘟病。使用30%愛苗乳劑時,可與5%銳勁特懸浮劑或乙酰甲胺磷等農藥混用,兼治螟蟲、稻縱卷葉螟等害蟲。若稻飛虱發生量大,最后一次施藥時每667平方米可加入25%阿克泰水分散粒劑3克混用。其他時期視病蟲發生情況確定是否增施1次農藥。
二、關鍵技術
1.抓住施藥適期用藥。試驗表明,超級稻主要病蟲藥劑防治施藥適期是:分蘗末期、破口前3~5天、抽穗始盛期,特別是預防稻曲病的大發生,一定要在這三個時期分別施1次對口農藥。
2.選用廣譜、高效、藥效期長、殘留量小的對口新農藥品種。經田間藥劑篩選試驗,適合超級稻主要病蟲防治的新農藥品種有:30%愛苗乳油、25%好利克、5%銳勁特、25%阿克泰等。
3.注意施藥方法和施藥器具的選擇。田間多種病蟲同時發生時,可選2種新農藥與1種常用農藥混合噴施。只發生某種病蟲時,則只選一種對口新農藥噴施。施藥器具最好選用超低容量或迷霧式噴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