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一機兩人掘就藥“財”致富路

   日期:2016-04-22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209    
 

 

  這是一支特殊的農民隊伍,隊員個個諳熟農機操作,能苦肯干,幾年來,他們采用現代化機具跨區域作業,收獲各類中藥材,足跡踏遍大半個中國,土里刨金掘出一條致富路,這支隊伍,便是以“一機兩人”為核心的山西省襄汾縣中藥材收貨服務隊。

    一機,是塔山牌薯類、中藥材收獲機。兩個人,一位是襄汾縣“農機界的袁隆平”、收獲機的發明者喬鳳鳴,另一位則是當地的“農機大戶”,收獲機的推廣使用者田同興,同樣熱愛農機、心系黃土,思維敏捷、敢想敢干,他們產研巧聯姻,將中藥材收獲機具的研制、革新與推廣、作業巧妙結合,不僅終結了人工收獲藥材費時、費力、費錢的歷史,造福藥農,還把收獲機駛向寧夏、青海、陜西、河南、北京等地和省內各個縣市,進行跨區域作業,創出一條農民致富的路子。

    收獲機:喬鳳鳴的愛農情結

    54歲的喬鳳鳴,在農機部門一干20余年,載譽無數,現為襄汾縣新城鳳鳴農業機械制造廠的負責人。1981年在臨汾市曲沃農機化學校畢業后,他先后在景毛鄉農機站、縣農機管理站任管理員,愛好新機具的研發、制造。

    上世紀九十年代,襄汾縣大面積栽植紅薯,但苦于商場上沒有薯類收獲機具,豐收時只能靠人力進行挖掘,“能不能研制出薯類收獲機,減輕農民的勞動強度?”生長在農村,時為農技推廣站站長的喬鳳鳴百般思索后,便一頭扎進研制薯類收獲機這個“漩渦”中。

    收集資料、繪制圖紙、制作模型、生產樣機、下地試機……,每個環節都需付出極大的耐心和百折不撓的韌性,失敗,重來,再失敗,繼續……,“倔強”的老喬抱定“不成功,絕不回頭”這個念頭,四處查閱資料,奔忙在無數次失敗之間。

    三年后,喬鳳鳴終于成功研制出薯類收獲機,將人工人均每天1畝的紅薯收獲效率提高到機均十畝以上,大大節省了勞動力,減少了農務開支,老百姓望著收獲機駛過后地表上成堆的紅薯,喜極而泣,直夸老喬是“農機界的袁隆平”。

    收獲紅薯的難題成功解決,隨著農民大面積種植中藥材地黃(供|求|鋪|資|價|科|手機訂閱),地黃收獲的難題又橫在喬鳳鳴面前。地黃和紅薯均為地下根狀作物,因入土較深,人均每天僅能收獲0.1畝藥材,收獲機的研制也異常困難。老喬在薯類收獲機的基礎上改制出樣機,并根據逐年土質干松、粘濕、地表雜草多等收獲難題,不斷改進技術,用了整整五年的時間研制出第一代藥材收獲機--萬能地黃收獲機。2002年,喬鳳鳴研制的“塔山牌薯類、中藥材收獲機”榮獲國家專利。

    “老百姓種啥藥材,咱就研制收啥的機器”,隨著農民種植藥材品種的增多,喬鳳鳴又陸續研制出第二、三、四、代中藥材收獲機,2009年2月,老喬又成功研制出能收獲黃芩(供|求|鋪|資|價|科|手機訂閱)、大黃(供|求|鋪|資|價|科|手機訂閱)、丹參(供|求|鋪|資|價|科|手機訂閱)、甘草(供|求|鋪|資|價|科|手機訂閱)等多種根狀中藥材的第五代萬能收獲機,機具銷售量累計突破8000臺。

    收獲機:田同興的“致富掘進機”

    58歲的田同興,是襄汾縣南賈鎮地地道道的農民,2004年臨汾市的“農機狀元戶”,2005年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因家境貧寒,老田自幼輟學,上世紀70年代,憑著魁梧身材和滿身力氣在生產大隊工廠做鍛工,掄了10年的大錘。

    1983年,田同興瞅準現代化這個農業發展方向,借款8000余元買了第一輛拖拉機和犁,為附近村民耕地賺錢,因為車況不好,客戶有限,第一年賠了一萬多元,田同興認真反思,第二年,買了新車,并主動聯系客戶,開始跨區域作業。

    田同興瞅準市場空白,逐年購回旋耕耙、旋耕犁、大型拖拉機、小麥聯合收割機等農具,增加服務品種,帶動一方百姓積極進行跨區域作業,農機事業越做越大。1996年,他第一時間與研制出薯類收獲機的喬鳳鳴取得聯系,雙方洽談后,老田購買了襄汾縣第一臺薯類收獲機,大力推廣機械化薯類收獲技術。

    從此,兩人因機結緣。“有什么問題,就給老喬提,他愛鉆研,研制出的機子我都第一個買,”田同興說,“別處沒有收獲機,咱去了不僅賺了錢,還為當地百姓提供方便,老喬的機子是個寶貝”。

    目前,田同興有大型拖拉機10余臺,中藥材收獲機8臺,常年帶領附近農民遠赴外地,進行大規模跨區域中藥材收獲作業,成了當地有名的“農機大戶”,“致富領頭雁”。

    產研聯姻:攜手開辟致富路

    2000年,田同興在長治跨區域收獲地黃時,農民問:“我們明年準備種丹參,你們能不能挖?”他把機子駛進附近丹參藥田就地實驗,因為丹參離地表比地黃深,收獲機挖不出來,老田立即與喬鳳鳴取得聯系,及時反饋情況,喬鳳鳴埋頭研究,反復試驗,經過3個月的努力,成功改制出能夠收獲地黃和丹參的新一代薯類收獲機。

    2008年秋天,田同興和他的收獲隊跨區域作業,獲得藥農一致好評。鄰村有人慕名而來,請求田同興為他收獲甘草,甘草離地表更深,收獲機無法作業,田同興只好一臉慚愧地拒絕。回到襄汾后,他連夜找到喬鳳鳴說明情況,二人利用春節農閑時間,反復揣摩、研制,多次試驗、試機。

    2009年春節過后,第五代薯類、中藥材收獲機終于成功問世,該機具一機多收,除了可以收獲紅薯、土豆、花生等地下作物,還兼具收獲各類藥材的功效,堪稱“地下作物全能收獲機”。

    這些只是田同興與喬鳳鳴十幾年產研結合、跨區域作業,開辟致富路的縮影,外地藥農夸老田“解決了藥材收獲難題,技術真高”,田同興熱心相告,“是喬鳳鳴研制的機子好,大伙兒可以找他去買”,喬鳳鳴的收獲機供不應求,暢銷各地,他總是講,“沒有老田把關,就沒有好機子”。

    目前,收獲隊兵分三路 ,一隊留守襄汾為當地老百姓收獲中藥材,一隊前往陜西收獲地黃,另一隊遠赴甘肅千畝丹參藥材基地跨區域作業。收獲機在千畝藥材間大施拳腳,舒展了甘肅藥農發愁藥材收獲緊皺的眉頭,也為收獲隊帶來豐厚的收益,按照時價,畝均收貨費元,是襄汾當地收獲價格的一倍多,機均每天純收入高達3000余元。“一機兩人”,掘出了一條藥“財”路。

    “只要農民過上好日子,再累也值!”成績面前,喬鳳鳴與田同興異口同聲道。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