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豬布魯氏桿菌病確診方法

   日期:2016-04-21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51    
 (一)細菌學檢查

用流產胎兒胃內容物或陰道分泌物等材料制成菲薄的涂片,干燥、火焰固定后,用沙黃一孔雀綠染色法染色,布魯氏菌被染成淡紅色、小球狀桿菌,其他細菌或細胞為綠色或藍色。也可觀察其培養特性。

小動物感染試驗:應用豚鼠接種分離的布魯氏菌,比用培養基分離可靠,因病料內細菌不多時,用培養基分離培養常不能生長。正式試驗時,取子宮分泌物、乳汁流產胎兒胃內容物、羊水、精液或病變組織,制成混懸液等,給2只體重350 - 400g的豚鼠皮下或腹腔接種,一般為0.5-1.0 - 2.0mL,接種后第2周開始采血,以后,每隔7-10d采血1次,檢查血清抗體,如凝集價達1:5以上時,即認為是陽性反應,證明已感染了布魯氏菌,此時,可從豚鼠心血中分離培養細菌,即使分離不到細菌,也可判為已感染布魯氏菌。通常一只在接種后第三周剖殺,另一只在第6周剖殺,如見到鼠蹊淋巴結與腰下淋巴結腫大,脾腫大、表面粗糙,有結節狀病灶,肝臟有灰白色細小平坦的壞死小結節,更可進一步證實試驗的陽性結果;若注射的豚鼠不發病,剖檢無病變,臟器分離培養陰性,可報告陰性。如為公豚鼠,腹腔接種時,可引起睪丸炎。如在接種后第3個月末,豚鼠不發病,未死亡,血清反應仍陰性,可報告為陰性。

(二)血清學試驗

1.凝集反應  動物感染布魯氏菌的4-5d后,血液中即出現凝集素,隨后凝集滴度逐漸增高,能持續1-2年或更久,以試管凝集反應檢查時,豬在1:50達“++”或“++"以上者,判為陽性反應,在1: 25達“++”時為疑似反應。大群檢疫時,為提高效率,可用玻板凝集反應,豬血清在0.04mL處凝集,判為陽性反應;在0.08mL處凝集時,判為疑似反應。

判為可疑的豬,3-4周后應采血重檢,如仍為可疑反應。可按以下情況來確定,即該群中既無本病的流行病情況發生,也無臨床病例出現,血檢也無陽性時,則可判為陰性反應。

2.虎紅平板凝集反應  虎紅布魯氏菌有色抗原呈酸性,且具有緩沖作用,并能抑制引起非特異性反應的IgM的活性和增強特異性IgG的活性,使反應的敏感性提高,特異性優于常規試管凝集反應。檢驗時,取被檢血清與虎紅抗原各0.03mL,滴加于平板上混勻,放置4 - 10min觀察結果二只要有凝集現象出現,即可判為陽性反應。

3.其他方法‘熒光抗體染色法、間接炭凝集反應、間接紅細胞凝集反應、協同凝集試驗、特異性花結吸附染色、酶標SPA染色、二巰基乙醇(2-ME)凝集反應、補體結合反應、細胞免疫檢查法、乳汁環狀反應、熱凝集反應、凝膠電泳法等均可用于布魯氏菌病的診斷。閻守敦等(1990)應用凝膠電泳法來鑒別布氏桿菌的人工感染和疫苗接種。近年來,間接血凝試驗、抗球蛋白(Coombs)試驗、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熒光抗體法、DNA探針以及聚合酶鏈式反應(PCR)等新的方法逐漸被用于本病診斷或檢疫。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