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稻曲病的綜合防治

   日期:2016-04-21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95    
   1.病狀診斷 該病只在水稻穗部發生,為害谷粒不能結實。早期外觀不明顯,菌絲在谷粒內逐漸增大,使內外穎稍張開露出淡綠色塊狀物即孢子座,后呈黑綠色龜裂,散出粉末厚垣孢子。一般病穗在水稻齊穗后4~5天始見,8~10天后為發病高峰。高峰期病穗數占總病穗的75%以上,齊穗后15天病穗出齊持續10天左右。 

    2.發生規律 病原菌以菌核在地面越冬,也可以厚垣孢子在種子上越冬。病菌在24℃~32℃時發育良好,26℃~28℃最適宜。低于12℃或高于35℃時菌絲生長速度減緩或被抑制。一般7~8月開始抽生子座,上生子囊殼,子囊孢子逐漸成熟。病菌孢子隨氣流傳播,散落于稻葉上,在水稻破口期侵入花器及幼穎,造成籽粒發病。病粒主要在穗的中下部,上部次之。抽穗開花時遇多雨低溫,特別連陰雨天發病重。品種間抗病差異顯著,抽穗晚的品種有大發生的趨勢,雜交稻發病高于常規稻;偏施氮肥及穗肥用量過多均會加重病害發生。當年發病重的田塊由于種子帶菌量大,有可能翌年發病重;淹水串灌也可導致稻曲病傳染發生。 

    3.防治方法 ①農業防治,選用抗病早熟品種,建立無病留種田;改進施肥技術,施足底肥,增施農肥少施氮肥,配施磷鉀,慎重用穗肥;淺水勤灌,后期采取淺干濕交替灌溉,適時落田。②化學防治,浸種催芽前用硫酸銅200倍液或福爾馬林50倍液或3%~5%生石灰水浸種3~5小時。也可用 50%多菌靈500倍液浸種24小時。在大田防治中波爾多液和硫酸銅液防效高于井岡霉素和多菌靈,但抽穗后使用硫酸銅液容易發生藥害。大田第一次防治在破口前8天,到破口抽穗20%時施藥效果最好。通常選在下午3時以后用藥。每畝用1∶1∶500的石灰倍量式波爾多液或晶體硫酸銅50克或14%絡安銅100克或50%DT粉劑100~150克加水50公斤噴霧。第二次防治每畝用井岡霉素150克加水50公斤噴霧,兼治紋枯病。如要兼治穗莖瘟,可同加適量三環唑或多菌靈等藥劑。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