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稻生長中,后期常見病害有稻瘟病、稻紋枯病、稻白葉枯病、稻曲病、稻胡麻斑病、細菌性條斑病、細菌性褐斑病、稻病毒病等。其中,在當地水稻生產中常發生而又對水稻危害最嚴重的病害有稻瘟病、稻紋枯病、稻白葉枯病、稻曲病,這些病害每年給水稻生產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失,特別是稻瘟病在個別年份造成嚴重減產,直接影響著水稻生產者的經濟效益。為此各地水稻生產者也都十分注意防治這些病害,但由于各方的原因防治效果都不是那么理想。針對這一問題我們提出抓住關鍵環節防治病害,將病害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現將主要病害的關鍵防治時期及有效藥劑介紹如下。
1.稻瘟病
水稻稻瘟病在世界各地均有發生,成為糧食作物中世界性難題。稻瘟病的發生既有品種抗性問題,又有栽培技術問題,還有氣候和稻瘟病病菌問題。水稻在整個生育過程中各個部位均可發病,其中,以葉瘟和穗頸瘟為害水稻最重。為此防治上要抓住葉瘟和穗頸瘟兩個病情發生的關鍵時段。
(1)葉瘟:暗綠色,近圓形或橢圓形病斑,隨后兩端稍尖;一般有急性型病斑或有發病中心出現時,特別是氮肥用量高,生長嫩綠繁茂的稻田,當20穴水稻上在抽穗前整個生長期間所發生的葉瘟病斑總數達400個以上就必須施藥防治,以3~5天為間隔期,連續施藥2次。
(2)穗頸瘟:發生在穗頸上,病斑初呈淡褐色,隨后圍繞穗頸產生褐色或黑褐色的變色部,造成白穗或谷粒不飽滿。防治穗頸瘟主要在水稻孕穗末期和始穗期,尤以始穗期(稻穗剛露出劍葉苞)更為重要。目前常用防治葉瘟及穗頸瘟藥劑有:①40%富士一號可濕性粉劑畝用60~75克或40%富士一號乳油57~72毫升,對水60~75升噴霧。②20%三環唑可濕性粉劑畝用100克,加水50千克噴霧。③40%稻瘟靈可濕性粉劑畝用75毫升,加水50千克噴霧。④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畝用75克,加水50千克噴霧。⑤75%好艷可濕性粉劑,畝用量20~25克兌水60~80公斤均勻噴霧。
2.稻紋枯病
主要為害葉鞘及葉片,嚴重時也侵害稻穗和深入莖稈。初在稻株近水面處的葉鞘上產生暗綠色水漬狀的小斑,像開水燙過的樣子,后逐漸擴大成橢圓形或云紋狀,邊緣褐色,中部淡褐色或灰白色,病斑多時互相合并成大斑紋。當水稻發病達到20%時(10穴中2穴發病)要進行施藥防治。防治適期重點在孕穗至齊穗期,發病嚴重的稻田可提早到分蘗期。施藥要及時,過遲收效不大。常用防治藥劑有:①3%井崗霉素水劑,畝用200毫升,或5%井崗霉素水劑,畝用150毫升左右,加水50千克噴霧。②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700倍液噴霧。每隔7~10天噴藥一次,連噴3次,可有效地控制病害的發展和流行。
3.稻曲病
是稻穗上的主要病害,為害稻穗部分谷粒,每穗發病一粒居多,最多達幾十粒。初見穎殼合縫處露出淡黃色塊狀物,逐漸膨大,發展到包裹整個穎殼,病粒比健谷大3~4倍,成為黑綠色、表面平滑的菌塊。最后開裂,散出墨綠色的粉末。主要在水稻破口抽穗前感病,所以防治適期的重點在破口抽穗前5天左右。常用防治藥劑有:①30%DT可濕性粉劑畝用80~100克,對水40~50公斤噴霧。②40%絡氨酮畝用400毫升;對水40~50公斤噴霧。③5%井崗霉素水劑畝用400毫升,對水40~50公斤噴霧。④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畝用50克,對水40~50公斤噴霧。
4.稻白葉枯病
主要為害葉片,發病一般從葉尖或葉緣開始,初現暗綠色短線狀,后迅速沿葉緣或中肋向上下擴展,可順葉脈伸到葉鞘,形成深黃色長條紋狀病斑,最后枯白。在苗期就可發病,因早期發病緩慢,常到抽穗前后始見嚴重。因此要在水稻抽穗前防治,特別是出現急性型病斑,有利于發病的氣候,以及臺風暴雨或淹水過后即加強防治。發病田及鄰近稻田,病區受淹水的稻田和生長嫩綠的稻田,是藥劑防治的重點。常用防治藥劑有:①20%葉青雙可濕性粉劑,畝用100克,加水50千克噴霧。②50%消菌靈水溶性粉劑,畝用40克,加水50千克噴霧。③葉枯散500倍液噴霧。
1.稻瘟病
水稻稻瘟病在世界各地均有發生,成為糧食作物中世界性難題。稻瘟病的發生既有品種抗性問題,又有栽培技術問題,還有氣候和稻瘟病病菌問題。水稻在整個生育過程中各個部位均可發病,其中,以葉瘟和穗頸瘟為害水稻最重。為此防治上要抓住葉瘟和穗頸瘟兩個病情發生的關鍵時段。
(1)葉瘟:暗綠色,近圓形或橢圓形病斑,隨后兩端稍尖;一般有急性型病斑或有發病中心出現時,特別是氮肥用量高,生長嫩綠繁茂的稻田,當20穴水稻上在抽穗前整個生長期間所發生的葉瘟病斑總數達400個以上就必須施藥防治,以3~5天為間隔期,連續施藥2次。
(2)穗頸瘟:發生在穗頸上,病斑初呈淡褐色,隨后圍繞穗頸產生褐色或黑褐色的變色部,造成白穗或谷粒不飽滿。防治穗頸瘟主要在水稻孕穗末期和始穗期,尤以始穗期(稻穗剛露出劍葉苞)更為重要。目前常用防治葉瘟及穗頸瘟藥劑有:①40%富士一號可濕性粉劑畝用60~75克或40%富士一號乳油57~72毫升,對水60~75升噴霧。②20%三環唑可濕性粉劑畝用100克,加水50千克噴霧。③40%稻瘟靈可濕性粉劑畝用75毫升,加水50千克噴霧。④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畝用75克,加水50千克噴霧。⑤75%好艷可濕性粉劑,畝用量20~25克兌水60~80公斤均勻噴霧。
2.稻紋枯病
主要為害葉鞘及葉片,嚴重時也侵害稻穗和深入莖稈。初在稻株近水面處的葉鞘上產生暗綠色水漬狀的小斑,像開水燙過的樣子,后逐漸擴大成橢圓形或云紋狀,邊緣褐色,中部淡褐色或灰白色,病斑多時互相合并成大斑紋。當水稻發病達到20%時(10穴中2穴發病)要進行施藥防治。防治適期重點在孕穗至齊穗期,發病嚴重的稻田可提早到分蘗期。施藥要及時,過遲收效不大。常用防治藥劑有:①3%井崗霉素水劑,畝用200毫升,或5%井崗霉素水劑,畝用150毫升左右,加水50千克噴霧。②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700倍液噴霧。每隔7~10天噴藥一次,連噴3次,可有效地控制病害的發展和流行。
3.稻曲病
是稻穗上的主要病害,為害稻穗部分谷粒,每穗發病一粒居多,最多達幾十粒。初見穎殼合縫處露出淡黃色塊狀物,逐漸膨大,發展到包裹整個穎殼,病粒比健谷大3~4倍,成為黑綠色、表面平滑的菌塊。最后開裂,散出墨綠色的粉末。主要在水稻破口抽穗前感病,所以防治適期的重點在破口抽穗前5天左右。常用防治藥劑有:①30%DT可濕性粉劑畝用80~100克,對水40~50公斤噴霧。②40%絡氨酮畝用400毫升;對水40~50公斤噴霧。③5%井崗霉素水劑畝用400毫升,對水40~50公斤噴霧。④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畝用50克,對水40~50公斤噴霧。
4.稻白葉枯病
主要為害葉片,發病一般從葉尖或葉緣開始,初現暗綠色短線狀,后迅速沿葉緣或中肋向上下擴展,可順葉脈伸到葉鞘,形成深黃色長條紋狀病斑,最后枯白。在苗期就可發病,因早期發病緩慢,常到抽穗前后始見嚴重。因此要在水稻抽穗前防治,特別是出現急性型病斑,有利于發病的氣候,以及臺風暴雨或淹水過后即加強防治。發病田及鄰近稻田,病區受淹水的稻田和生長嫩綠的稻田,是藥劑防治的重點。常用防治藥劑有:①20%葉青雙可濕性粉劑,畝用100克,加水50千克噴霧。②50%消菌靈水溶性粉劑,畝用40克,加水50千克噴霧。③葉枯散500倍液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