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貉腹瀉病中,有病毒性的細小病毒腸炎、細菌性的埃希氏大腸桿菌腸炎、魏氏梭菌引起的重度出血性腸炎、飼料霉變引起的霉菌性腸炎等;由寄生蟲引起的腸炎至目前還未被人們認識。
本文報道了貉腹瀉病一種新的病原~組織滴蟲感染。該病目前在我國毛皮動物養殖密集區已發生較大的流行并導致嚴重的死亡,基于養殖者目前對該病不認識,因而臨床治療使用藥物不對癥,結果發病貉大批死亡,給養殖者帶來嚴重經濟損失。據此,對貉組織滴蟲病進行概述,旨在能有效地治療和預防該病。
1 流行病學
該病自2005年首先在河北省唐山地區發生大流行,2006年至今仍繼續流行且態勢不減,2007年遼寧錦州地區也出現十分嚴重的流行。2006~2007年,在山東、吉林和黑龍江各地送檢的嚴重腹瀉病貉中也分別確診為組織滴蟲感染。
發病日期在了月份以后,貉斷乳后進入生長期陸續出現感染,最初是少量的發生,幾天之內即波及全群,感染率可高達70%以上。成年貉易感性低,僅在5%以下;飼養密集、獸舍通風不良、糞便蓄積過多、衛生條件較差的、飼養場內養雞的或飼喂貉生雞蛋的養殖場發病率明顯高。由于對該病不認識,一般均按病毒性或細菌性腸炎治療,結果死亡率達80%以上。病貉排泄的糞便可能構成主要傳染源,但雞的糞便和污染的雞蛋間接或直接傳播可能更為重要,貉最初感染可能與其有直接關系。
2 臨床癥狀
貉感染組織滴蟲后排黏稠的、惡臭的膿性血便,病貉迅速消瘦和脫水,眼球塌陷,被毛逆立無光,后肢癱軟或駐立困難,肛門周圍粘有多量的黏稠糞便。病程3~5天,最后因高度衰竭和自體中毒死亡。
3 剖檢病理變化
盲腸有出血點和高梁米粒大潰瘍性壞死,壞死灶散在分布于盲腸黏膜表面,盲腸內充滿膿血樣糞便;結腸出血,內容物呈黏稠的黃色或黑色;直腸黏膜彌漫性出血,黏膜增厚。
4 診斷
取盲腸內容物少許放在載玻片上,加1滴生理鹽水混勻,加蓋玻片,鏡下檢查(×150),可見組織滴蟲呈活潑的鐘擺式運動,運動的蟲體可伸縮,表現形態多變,一會呈圓形,一會又呈倒置的梨形。用復紅染色,尚可見到近于圓形的有一根鞭毛的滋養體(成蟲)和無鞭毛的滋養體。
5 鑒別診斷
細小病毒腹瀉排黃、綠、粉紅色并夾雜腸黏膜糞便,抗菌素治療無效,使用細小病毒單克隆抗體試劑盒可快速確診。大腸桿菌引起的腹瀉選擇敏感的抗生素治療有效,如劑量和療程足可迅速控制,通過病原分離鑒定可確診。魏氏梭菌引起的腹瀉與動物性飼料污染該菌有關,以嚴重的出血性腸炎為特征,以青霉素和甲硝唑治療有效,從腸內容物中檢測和培養到魏氏梭菌有診斷意義。霉菌性腸炎是飼料中霉菌毒素導致的腹瀉,抗生素治療效果不明顯或無效,病料的霉菌培養可確診。
6 治療
組織滴蟲對通常使用的抗生素或驅蟲藥不敏感,臨床要選用呋喃唑酮(痢特靈)、甲硝唑治療,可單獨或聯合應用,效果較好。
7 預防
雞糞和污染的雞蛋可能是主要傳染源之一,飲水和飼料的污染可能是主要傳播途徑。因此,養貉場飼料和飲水衛生是預防本病的關鍵。此外,降低飼養密度、保持良好的通風、滅蠅、飲食具的每日清洗消毒及環境的定期消毒均可有效預防本病。
本文報道了貉腹瀉病一種新的病原~組織滴蟲感染。該病目前在我國毛皮動物養殖密集區已發生較大的流行并導致嚴重的死亡,基于養殖者目前對該病不認識,因而臨床治療使用藥物不對癥,結果發病貉大批死亡,給養殖者帶來嚴重經濟損失。據此,對貉組織滴蟲病進行概述,旨在能有效地治療和預防該病。
1 流行病學
該病自2005年首先在河北省唐山地區發生大流行,2006年至今仍繼續流行且態勢不減,2007年遼寧錦州地區也出現十分嚴重的流行。2006~2007年,在山東、吉林和黑龍江各地送檢的嚴重腹瀉病貉中也分別確診為組織滴蟲感染。
發病日期在了月份以后,貉斷乳后進入生長期陸續出現感染,最初是少量的發生,幾天之內即波及全群,感染率可高達70%以上。成年貉易感性低,僅在5%以下;飼養密集、獸舍通風不良、糞便蓄積過多、衛生條件較差的、飼養場內養雞的或飼喂貉生雞蛋的養殖場發病率明顯高。由于對該病不認識,一般均按病毒性或細菌性腸炎治療,結果死亡率達80%以上。病貉排泄的糞便可能構成主要傳染源,但雞的糞便和污染的雞蛋間接或直接傳播可能更為重要,貉最初感染可能與其有直接關系。
2 臨床癥狀
貉感染組織滴蟲后排黏稠的、惡臭的膿性血便,病貉迅速消瘦和脫水,眼球塌陷,被毛逆立無光,后肢癱軟或駐立困難,肛門周圍粘有多量的黏稠糞便。病程3~5天,最后因高度衰竭和自體中毒死亡。
3 剖檢病理變化
盲腸有出血點和高梁米粒大潰瘍性壞死,壞死灶散在分布于盲腸黏膜表面,盲腸內充滿膿血樣糞便;結腸出血,內容物呈黏稠的黃色或黑色;直腸黏膜彌漫性出血,黏膜增厚。
4 診斷
取盲腸內容物少許放在載玻片上,加1滴生理鹽水混勻,加蓋玻片,鏡下檢查(×150),可見組織滴蟲呈活潑的鐘擺式運動,運動的蟲體可伸縮,表現形態多變,一會呈圓形,一會又呈倒置的梨形。用復紅染色,尚可見到近于圓形的有一根鞭毛的滋養體(成蟲)和無鞭毛的滋養體。
5 鑒別診斷
細小病毒腹瀉排黃、綠、粉紅色并夾雜腸黏膜糞便,抗菌素治療無效,使用細小病毒單克隆抗體試劑盒可快速確診。大腸桿菌引起的腹瀉選擇敏感的抗生素治療有效,如劑量和療程足可迅速控制,通過病原分離鑒定可確診。魏氏梭菌引起的腹瀉與動物性飼料污染該菌有關,以嚴重的出血性腸炎為特征,以青霉素和甲硝唑治療有效,從腸內容物中檢測和培養到魏氏梭菌有診斷意義。霉菌性腸炎是飼料中霉菌毒素導致的腹瀉,抗生素治療效果不明顯或無效,病料的霉菌培養可確診。
6 治療
組織滴蟲對通常使用的抗生素或驅蟲藥不敏感,臨床要選用呋喃唑酮(痢特靈)、甲硝唑治療,可單獨或聯合應用,效果較好。
7 預防
雞糞和污染的雞蛋可能是主要傳染源之一,飲水和飼料的污染可能是主要傳播途徑。因此,養貉場飼料和飲水衛生是預防本病的關鍵。此外,降低飼養密度、保持良好的通風、滅蠅、飲食具的每日清洗消毒及環境的定期消毒均可有效預防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