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蘋果腐爛病發生嚴重,范圍廣泛,從幼樹至衰老樹都不同程度發生,甚至有些樹成片死亡,造成毀園現象,果農把腐爛病都稱作是果樹的“癌癥”。
日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安德榮研究的“蘋果腐爛病發生機理及發明無公害防治新技術”取得了關鍵性進展,筆者近日專程采訪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博士生導師安德榮,探訪這一蘋果“癌癥”是如何被破解的。
2003年陜西蘋果栽培面積躍居全國首位,產量僅在山東之后,居全國第二。蘋果產業已成為陜西省六大支柱產業之一,搞好蘋果產業的發展有利于解決“三農”問題,對促進陜西經濟迅速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近年來,廣泛發生的蘋果腐爛病,為陜西蘋果產業的發展蒙上陰霾。雖然目前世界上對該病的防治技術進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并沒有真正控制其流行和危害,主要原因是生產上沒有根據發病規律進行綜合防治。
安德榮經過果園觀察和實驗室分析,發現陜西蘋果腐爛病的危害部位發生在不同樹齡的不同位置,其危害癥狀有潰瘍型和枝枯型,而其中以潰瘍型為主,枝枯型少見。從蘋果產區15縣采集的病原組織中分離獲得兩種致病菌,依照柯赫氏法則進行病原鑒定,確定引起陜西蘋果腐爛病的原菌是蘋果殼囊孢和梨殼囊孢。
而腐爛病的發生危害有兩個高峰,每年3月份開始有新感染病斑出現,并開始擴展;5-6月份出現第一個發病高峰,7月份數量及擴展突然銳減;8月份和9月份出現第二個發病高峰;10月下旬基本停止。11月份到第二年的3月份無新病斑出現和病斑擴展現象。此外,安德榮還發現,蘋果腐爛病的發生危害程度受栽植密度、樹齡、品種、土壤類型、果園地貌特征、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響較大。他通過在洛川縣建立的蘋果腐爛病流行程度最優預測模型,回測檢驗的結果與實測結果也是一致的,其流行程度主要受3月份,12月份的平均溫度,8月份的相對濕度和7月份降雨量的影響。
安德榮在研究揭示蘋果腐爛病發生機理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研發生物農藥的專業優勢,利用合成樹脂工業生產的一類以水代替有機溶劑的高分子聚合物乳液,與在水中有較好的穩定性且易于滲透植物體的植物激素,合成了無公害傷口愈合劑PND。經過對其穩定性的檢驗和田間藥效試驗,并進行傷口愈合調查及數據分析,結果表明,無公害傷口愈合劑PND對蘋果病傷口愈合率達到59.1%,優于目前防治蘋果腐爛病的其他藥劑,為蘋果腐爛病的防治及蘋果無公害生產提供了新途徑。目前該藥劑正在申報國家相關生產許可證。
日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安德榮研究的“蘋果腐爛病發生機理及發明無公害防治新技術”取得了關鍵性進展,筆者近日專程采訪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博士生導師安德榮,探訪這一蘋果“癌癥”是如何被破解的。
2003年陜西蘋果栽培面積躍居全國首位,產量僅在山東之后,居全國第二。蘋果產業已成為陜西省六大支柱產業之一,搞好蘋果產業的發展有利于解決“三農”問題,對促進陜西經濟迅速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近年來,廣泛發生的蘋果腐爛病,為陜西蘋果產業的發展蒙上陰霾。雖然目前世界上對該病的防治技術進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并沒有真正控制其流行和危害,主要原因是生產上沒有根據發病規律進行綜合防治。
安德榮經過果園觀察和實驗室分析,發現陜西蘋果腐爛病的危害部位發生在不同樹齡的不同位置,其危害癥狀有潰瘍型和枝枯型,而其中以潰瘍型為主,枝枯型少見。從蘋果產區15縣采集的病原組織中分離獲得兩種致病菌,依照柯赫氏法則進行病原鑒定,確定引起陜西蘋果腐爛病的原菌是蘋果殼囊孢和梨殼囊孢。
而腐爛病的發生危害有兩個高峰,每年3月份開始有新感染病斑出現,并開始擴展;5-6月份出現第一個發病高峰,7月份數量及擴展突然銳減;8月份和9月份出現第二個發病高峰;10月下旬基本停止。11月份到第二年的3月份無新病斑出現和病斑擴展現象。此外,安德榮還發現,蘋果腐爛病的發生危害程度受栽植密度、樹齡、品種、土壤類型、果園地貌特征、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響較大。他通過在洛川縣建立的蘋果腐爛病流行程度最優預測模型,回測檢驗的結果與實測結果也是一致的,其流行程度主要受3月份,12月份的平均溫度,8月份的相對濕度和7月份降雨量的影響。
安德榮在研究揭示蘋果腐爛病發生機理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研發生物農藥的專業優勢,利用合成樹脂工業生產的一類以水代替有機溶劑的高分子聚合物乳液,與在水中有較好的穩定性且易于滲透植物體的植物激素,合成了無公害傷口愈合劑PND。經過對其穩定性的檢驗和田間藥效試驗,并進行傷口愈合調查及數據分析,結果表明,無公害傷口愈合劑PND對蘋果病傷口愈合率達到59.1%,優于目前防治蘋果腐爛病的其他藥劑,為蘋果腐爛病的防治及蘋果無公害生產提供了新途徑。目前該藥劑正在申報國家相關生產許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