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水稻僵苗的原因與防治對策

   日期:2016-04-13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36    
   水稻僵苗,又叫翻秋、坐蔸、遲發等等,是指水稻移栽后返青和分蘗期間發生的一種障礙性生理病癥。這種病癥在水稻栽培中大量發生,嚴重影響水稻產量的提高。 

    一、僵苗的原因 

    從僵苗發生程度來看,輕度者表現為出葉與分蘗緩慢,中度者表現為生長停滯,重者則植株矮縮,甚至死亡。僵苗的內因是品種抗逆性能差,秧苗素質低;外因是土壤環境不良,栽培措施不當,概括起來可分為以下幾種: 

    1.中毒發僵 

    大多是由于施肥不當造成。未腐熟有機肥用量過多,或綠肥翻耕過遲。有機物分解時,產生還原性物質毒害根系,如硫化氫、甲烷等。此外,土壤質地結構不良造成通透性差,長期積水,引起還原物質增加。主要癥狀是插秧后不轉青,生長停滯,老葉枯死,遠看苗色黃中透紅,稻叢簇立,根深褐色,白根少,軟綿無彈性。 

    2.泡土發僵 

    山區有一些爛泥田,鴨屎泥田、冷沙田大多屬于這一類型,地下水位高,田腳深,土粒爛糊,土壤通氣性差,表土浮松,插后秧苗隨泥下沉,根系生長不良。主要癥狀是插秧后秧苗下沉,稻苗簇立,返青慢,分蘗遲,葉片發黃,地下拔節,根位上移,不發新根,老根變黃褐色,黑根增多,形成僵苗。 

    3.冷害發僵 

    有一些田分布在山丘地區,田中經常滲出冷水,造成土溫低,容易發生僵苗。還有就是在水稻分蘗期間,如遇日平均氣溫連續3天以上低于20℃,最低氣溫低于16℃,一次降溫幅度大于15℃,并伴有大風和降雨過程的寒潮天氣,就會發生僵苗。其主要癥狀是:失水枯尖,黃葉或葉片卷筒,葉片暗綠,或伴有垮葉、倒苗等機械損失。晝夜溫差大時出現“節節白”或“節節黃”,稻根褐色,新、白根少。這類僵苗在5月低溫時較普遍,一般隨著天氣的好轉,便可緩解。

    4.缺素發僵 

    水稻的生長發育,不僅需要氮、磷、鉀三要素,而且對其他的微量元素也有一定要求。缺磷、缺鉀、缺鋅均會造成僵苗。缺磷時,表現為葉色淡綠,老葉帶紫色或枯尖,新葉暗綠色,葉片窄直,植株矮小;缺鉀時,葉色深綠,株型矮小,分蘗少,遠看似火燒焦,根變黑腐爛;缺鋅時,心葉卷曲,失綠白死,甚至造成白條狀。 

    二、僵苗防治 

    水稻僵苗一般要減產10%,嚴重者可減產50%,甚至失收,所以必須防治,其有效的方法主要是: 

    1.選擇抗逆性強的組合,合理布局 

    不同的品種、組合具有不同的生態適應性。因地制宜,選用水稻抗逆性強的組合,是防止僵苗的捷徑。一般來講,遲熟組合比早中熟組合抗逆性要好。因此,僵苗要選擇水稻的遲熟組合。 

    2.培育壯秧,增強抗性 

    壯秧根系發達,抗逆性強。據筆者試驗,帶蘗壯秧比單身秧早返青3、4天,增產10~20%。春季旱育和噴施多效唑,是培育壯秧行之有效的方法。 

    3.合理耕整,改善土壤結構 

    根據土壤的類型、特點、合理耕整,有利施肥、通氣,避免僵苗。冷侵田爛泥田開好“三溝”,最好采取壟廂栽培。壟廂栽培可增產20%左右。做法是:先開好圍溝,再開好廂溝,溝寬35~40厘米,溝深20~25厘米。 

    4.合理施肥,協調營養 

    利用測土配合施肥技術,防治土壤缺素癥是有效防治僵苗的一項措施,做到氮、磷、鉀配合施用,有機肥、無機肥混合施,多施腐熟有機肥,不用或少用未腐熟的有機肥,對防止僵苗、促早生快發,效果好。 

    5.提早插秧質量,搞好田間管理 

    插秧時在晴天,插秧保證淺插勻插,最好采取“不洗不扎”、“帶土移栽”等方法,提高移栽質量,搞好田間水分管理。其原則是:淺水活蔸,濕潤灌溉。 

    6.藥物防治 

    水稻僵苗主要靠農業防治,一旦出現僵苗,視情況選擇藥劑防治。每畝用鋅肥1千克、硫酸銅0.5千克、鉀肥2.5千克混施或畝用0.25千克磷酸二氫鉀、加1克“920”,連續葉面噴施2~3次,每隔2天噴1次。此外,可畝用30千克草木灰混合10千克石灰撒施。 
 
打賞
 
更多>同類技術

推薦圖文
推薦技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