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又名紅薯,具有產量高、再生能力強、耐瘠薄等特點。甘薯是喜鉀作物,在肥料的氮、磷、鉀三要素中,以鉀的需要量為最大,氮次之,磷最少,塊根中氮、磷、鉀含量比例為2∶1∶3。這是因為鉀能延長葉片功能期,促進光合作用及淀粉酶的活性,加速淀粉的合成和運轉,同時鉀能加強根部形成層的活動,有利于塊根的形成和膨大。如果鉀素缺乏,甘薯生長早期會出現節間,葉柄變短,葉片變小,后期缺鉀老葉葉脈間嚴重缺綠,并逐漸壞死脫落,對產量影響很大。因此,科學增施鉀肥是甘薯高產穩產的重要措施,其主要施用方法為:
一、底施。底肥施足鉀肥是高產的基礎。底肥要以優質有機肥為主,沙質土保水、保肥能力差,宜用半腐熟的有機肥做基肥;粘質土宜施腐熟的有機肥;結合翻地作壟667平方米施用草木灰100-150千克,或施入含鉀較多的優質農家肥3500-5000千克分層施用。注意在施用草木灰時,不要與銨態氮肥或人糞尿混施,以免造成氮素揮發損失。另外,甘薯是忌氯作物,不可施用氯化鉀。
二、浸藤。薯藤浸鉀能提高成活,促進早發。具體做法是:將硫酸鉀0.5千克加水25千克充分攪拌即配制成2%的濃度,把剪好的甘薯藤苗放在鉀液中浸泡,頂葉應露出水面。一般浸泡1小時后取出稍晾干即可栽插。
三、追施。栽后40天左右,667平方米用硫酸鉀10千克,在薯苗基部7-10厘米處開穴深施,施后覆土,以促進塊根的形成和膨大。在薯藤長至1米左右時,在無風而又有露水的早晨,667平方米用草木灰50千克左右,直接撒施在葉面上,可防止薯藤徒長,促進薯塊膨大。在薯塊膨脹期,若土壤濕潤,雨多,藤、葉轉黃時,可多施草木灰。
四、噴施。在甘薯生長后期,葉面噴施鉀肥液具有明顯增產效果。一般在收獲前40-50天,用1%的硫酸鉀溶液或0.2%磷酸二氫鉀溶液或5%草木灰浸出液(5千克草木灰加水100千克浸泡24小時后過濾去渣),每隔7天左右噴灑1次,共噴2-3次,每次667平方米噴施鉀肥液75-100千克。一般宜在傍晚進行噴施,以利于葉片吸收,增進肥效。
一、底施。底肥施足鉀肥是高產的基礎。底肥要以優質有機肥為主,沙質土保水、保肥能力差,宜用半腐熟的有機肥做基肥;粘質土宜施腐熟的有機肥;結合翻地作壟667平方米施用草木灰100-150千克,或施入含鉀較多的優質農家肥3500-5000千克分層施用。注意在施用草木灰時,不要與銨態氮肥或人糞尿混施,以免造成氮素揮發損失。另外,甘薯是忌氯作物,不可施用氯化鉀。
二、浸藤。薯藤浸鉀能提高成活,促進早發。具體做法是:將硫酸鉀0.5千克加水25千克充分攪拌即配制成2%的濃度,把剪好的甘薯藤苗放在鉀液中浸泡,頂葉應露出水面。一般浸泡1小時后取出稍晾干即可栽插。
三、追施。栽后40天左右,667平方米用硫酸鉀10千克,在薯苗基部7-10厘米處開穴深施,施后覆土,以促進塊根的形成和膨大。在薯藤長至1米左右時,在無風而又有露水的早晨,667平方米用草木灰50千克左右,直接撒施在葉面上,可防止薯藤徒長,促進薯塊膨大。在薯塊膨脹期,若土壤濕潤,雨多,藤、葉轉黃時,可多施草木灰。
四、噴施。在甘薯生長后期,葉面噴施鉀肥液具有明顯增產效果。一般在收獲前40-50天,用1%的硫酸鉀溶液或0.2%磷酸二氫鉀溶液或5%草木灰浸出液(5千克草木灰加水100千克浸泡24小時后過濾去渣),每隔7天左右噴灑1次,共噴2-3次,每次667平方米噴施鉀肥液75-100千克。一般宜在傍晚進行噴施,以利于葉片吸收,增進肥效。